一根火柴终于摖燃了
本博在昨日的《牛市之火 可以复燃》中说:“目前国内的股市已如一只油桶,而目前缺乏的,也只不过是一根小小的火柴”。
今晚这根小小的“火柴”终于摖燃了,后市会怎样已不用多说。只是本博认为已经于昨日开始了的第五浪会因政策的影响原因而变得复杂了。
本博以为:因为这根“火柴已经摖燃”,不仅本周会收出底部的“红锤周k线”,而且本月也极有可能会收出底部的“红锤月k线”。本月至目前的最高点位为3657点,今已收3278点,还相差379点,故预计“已经摖燃了的火柴”的价值应在400点以上。如此,技术阻力位已经可移至4000点附近了,故首看3月12日与13日形成的缺口是否会封闭。
这根火柴为什么会摖燃?除了大家认为的“救市”、也营造奥运的喜庆气氛之外,本博以为的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要利用股市吸收社会更多的流动性,一方面可减缓银行的经营压力(存款在增加但贷款又受严格控制),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实体经济出现可能的泡沫—君不见发改委今日已说“大量资金逃离股市并可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从而助推房价走高,二季度房价上涨压力加大”么?而房价再涨时由于其关联度太大,就势必会导致投资的进一步加热,并会更加导致物价的上涨。君不见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1539亿美元中,有近850亿元不能清楚地解释其来源么?君不见一季度的cpi已经高达8%么?君不见一季度银行的存款在不正常地增加么?
宁肯让虚拟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而不能让实体经济出现泡沫,同时国内的股市已经从6124点跌去了50%,股民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风险教育,因此股市已经可以来承担并完成这个吸收流动性的任务了—本博以为这应该是高层在左右权衡之后,不得不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宏观决策。
为什么不能够让实体经济出现泡沫呢?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股市还看不到希望,则流动性就会逐步地进入实体经济,而炒高了实体经济的资产价格之后再集中撤退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假如热钱从实体经济中集中地撤出5000亿美元时,则就相当于会突然地增加市场的集中性供给3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到时有谁能够承接?若是不能承接时,则就必定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打击——而这,也就是当年东南亚发生经济危机的实质。
由于国内的股市已经承载了沉重的吸收社会流动性的使命,并将间接地完成大小非逐步减持并使国有资产增值的使命,因此,高兴之余,仍需一份谨慎与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