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11.26忠言周评:为何近期大盘上涨容易下跌难?

11.26忠言周评:为何近期大盘上涨容易下跌难?

本周沪市又大涨了69点,周K线已是7连阳。

尽管近期相继出现美国大选出现“黑天鹅”,美联储加息日益迫近,人民币连续十几天贬值到7元的关口,四周发行4批52只新股、扩容速度之快史无前例,年末货币收紧、机构将年终结账等种种利空因素,令许多人忧心忡忡,每天每时都在提防股市暴跌、连续调整、行情结束,稍有风吹草动,就迫不及待地看空做空。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个时期以来,股市却涨多跌少,即使调整,哪怕剧烈调整,也只是在盘中完成,收盘照样拉出阳线,甚至大阳线。例如周五,从早盘跌32点,到收盘涨20点。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历来熊长牛短、暴涨暴跌的A股,如今却变成上涨容易、下跌难?这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A股的市道真的变了!

1、A股已成了国际上13个进入牛市的市场之一。

当很多人还没有从去年5178点—2638点罕见股灾的阴影中走出来时,当绝大多数的市场人士和投资者连“慢牛”二字都吓得羞于出口时,国际投行已把中国股市列为国际上13个进入牛市的市场之一。即从年内2638点最低点,到本周的3262点,涨幅达23.65%,已达到了涨幅超过20%的由熊市转换为牛市的标准。

尽管大多数人已被去年权威媒体“4000点是牛市的新起点”的舆论误导吓破了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连“3000点是A股行情的新起点”的话都不敢说了。但是,当大盘在11月3日冲破了4月13日3097点和8月16日3140点“双头”之后,也即从2638点的涨幅达到20%之后,实际上,很多先知先觉者已经承认A股进入了慢牛。

从11月4日到11月25日的单边缓涨走势看,显然已经属于典型的慢牛走势。而牛市的基本特征就是:涨多跌少,投资者的基本策略就是:持股待涨。眼下股市的节节高,十分正常!

2、两大国家级机构入市成为市场的稳定器。

首先是市场出现了拥有2万多亿巨资、握有占股票总数50%以上、1500只个股的国家队。

国家队从去年7月初为拯救股灾而入市,成为26年来政府为稳定股市所作出的史无前例的举动,相当于平准基金入市。一年多来,国家队屡次将股市化险为夷。一方面,烫平了市场的波动幅度,避免了暴涨暴跌的频繁出现,是股市出现了罕见的平缓走势。另一方面,不断地将炒得过高的小盘高价股获利了结,调仓换股成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

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造成了上证指数的超常稳定,底部不断抬高、顶部不断上移,目前离去年年底的3539点收盘指数只差7.86%。二是抑制了估值近百倍市盈率、泡沫过大的创业板指数,逐步向价值回归,回到了70多倍市盈率,目前离去年年底的2714点收盘指数,还跌20.16%,跌幅达到了熊市的标准。并且比2月20号刘士余主席上任时的2211点,还跌2%。可见国家队对消除股灾的阴影、维护股市的稳定、调整股市的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养老基金入市箭在弦上。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颁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的施行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新设养老金管理部和人员招聘配置完成,还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评审公告的发布,根据人社部2016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计划年内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预示着养老基金2016年入市已进入倒计时。从可能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来看,据华泰证券的测算,理论上大约可有万亿资金入市。依据可供运营管理养老资金2万亿元与初始投资A股比例15%计算,预计初始养老金入市的规模约为3000亿元。

养老金入市的意义更主要在于,表明了A股已具有投资价值,提供了新的长期稳定的投资力量,并对社会资金产生1:N的乘数效应。从中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逐渐改变市场的投资风格和观念,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当前络绎不绝入市的场外资金,是作如此考量的:连作为“养命钱”的养老基金都敢入市了,那么当今股市无疑是机会大于风险;广大居民没有理由不跟随养老基金一起进股市博弈,同命运、共呼吸。并且纷纷于近期赶在养老基金前入市。

以上这两件事,无疑是26年股市的创举,对市场的信心是极大的鼓舞,有助于改变中国股市长期以来的“熊长牛短”局面。我(公众号:李志林)相信,受此感召,更多的国内和国外资金,也将会加入到A股市场中来。

3、多路增量资金正踊跃入市。

一是即将开通的“深港通”。11月22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有可能于未来一至两周内宣布推出。另外,人民银行及中证监22日也发布了有关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银行账户的通知,规范两地股市在“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资金流动。业内普遍相信,此为“深港通”启动前的政策授权。业界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15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二是两融余额的满血复活。随着近期A股总体呈上行态势,两融市场也持续升温。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两融余额再次突破9500亿元,报9543.88亿元,较上一日增加62.84亿元,创10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意味着投资情绪的上升和资金的逐步入市。

三是来自房市、债市,甚至监管趋严的期市等各路场外资金,正加速流向股市。

去年股灾后,巨量资金从股市撤离,分别流入债市、期市和房地产市场,推动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在楼市调控收紧后,资金又加速进入债市和期市。今年以来,包括焦炭、焦煤、螺纹钢在内的黑色系期货品种涨幅惊人,均较去年底的价格上涨3倍以上,农产品期货价格涨幅也有1.5至2倍,而今年前10个月债券市场收益率仅次于商品市场,这意味着,去年年中以来,其他大类资产全都大幅跑赢了股市。

但这种现象目前正在悄然变化。尽管近日期市依然火爆,但今年以来一直以期市作为主战场的知名私募开始了结期货仓位,拟将部分期货资金迁移至股市。11月11日,部分商品期货经历了在极短时间内从涨停到跌停的极端行情,此后期货市场震荡加剧。比期货资金回流对A股影响更深远的是,体量庞大的债市和银行理财资金正在回流股市。10月下旬以来,债市连番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半年短期高点。受经济企稳、通胀预期再起、风险偏好上升等因素影响,超5成受访债券投资人开始看空债券,而对股市更加乐观。

四是银行理财资金也转向股市。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也普遍下滑,目前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2.5%左右,与两年前的7%不可同日而语。部分此前配置银行理财的资金也不得不改变策略,选择向风险要收益,开始缓慢流入股市,购买低估值高分红的蓝筹股。

五是保险资金频掀举牌潮。近日以安邦、宝能、恒大为代表的险资大鳄举牌潮,对推动大盘指数冲关功不可没。恒大人寿两次举牌万科,控股达10%。安邦保险在11月17其在对中国建筑进行第一次举牌、动用资金113亿、持股比例达到5%后,11月24日再次举牌增持15亿股,合计31亿股,控股10%,共耗资230亿元。

无论是保险资金,还是其他产业资本的二级市场举牌的背后,可能是A 股市场结构性低估。今年以来,虽然整个指数表现平稳,但举牌活动频繁,有55家公司被举牌,规模较大的有中国建筑、万科A、北京银行、伊利股份、长江证券等, 涉及资金达到890亿元,为二级市场带来明显的增量资金和赚钱效应。

六是10月以来基金和大户资金不断增加。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8.74万亿元,而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9.13万亿元(多数仓位都很轻),共有16万亿巨资站立于股市的门口。又据中国结算公司最新月报显示:截至10月末,投资者持股市值在1亿以上有4496人。在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共有86170人,环比9月增加了3452人。此外,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投资者数量为10.34万人,较9月增加了4215人。

4、新股发行改革将扩容利空变为利多。

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四周发行52只新股,每天有2只新股发行和2只新股上市,扩容速度比去年6月5178点时的扩容速度还要快得多,为什么股市不跌反而涨?我认为:

第一、将用资金申购新股,变为按市值申购新股。

一方面。避免了每次发行新股时都出现资金大搬家、股市大波动的状况,而且不用等资金锁定4天解冻后才能进行下一批申购,而是可以每天申购,大大提高了新股发行效率。

第二、将新股以高市盈率、高价发行,变为以低市盈率、低价发行。

以往打着新股发行价市场化的旗号,于民争利,如新股海普瑞以148元高价发行,70—80元发行的股更是比比皆是。其导致的恶果是:市场大量的宝贵资金被上市公司所圈走、一去不复返。新股上市后均高开低走,没多久就破发,二级市场投资者被深度套牢,从而加剧了市场扩容恐惧症。这种新股申购法,每发一只新股,都是对二级市场造成伤害。

而现在,新股普遍以低价低市盈率发行,让利于民。新股上市后,今年平均每只新股有15个涨停(包括第一天的44%涨停),平均收益577%。巨大的新股收益,仍然留在二级市场运作,可谓藏富于民,放水养鱼;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第三、将人们害怕新股发行,变为期盼新股发行。

就机构而言,网下配售新股分为A、B、C三类。A类国家队、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可获77.4%的网下配售额;B类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和机构,可获20%的配售额;拥有沪深各3000万市值的超级大户,拥有2.6%左右的配售额。网下配售,,不仅将其持有的市值长期锁定,而且因新股的利润收入,刺激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就个人投资者而言,8000万中小投资者,几乎每天都参与沪深两市的新股申购。连跳广场舞的大妈、大爷、家庭保姆、钟点工、打工族、白领、离退休人员,都尽可能地至少买进30万—50万股票市值,首先是增强了筹码的锁定性。

其次是盈利性。每个账号一年一般可以中两个签,收益大约有6—8万元,收益率高达20%以上。如果二级市场的股票也上涨,收益就更大,远胜于买福利彩票、存银行、买理财产品。

再次是传导性。申购新股巨大而广泛的财富效应,似无声的命令,像磁铁般地动员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股民踊跃入市,参加一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这种人民战争的威力对造就牛市实在是太厉害了。

5、成长股是主线,但大盘股也会间歇性地轮涨。

今年市场上涨的主流板块是中小盘高成长股、高科技股,尤其是外生成长性个股。

但是,不能不看到,以金融股为主的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仅10倍左右,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倍左右,约有40只个股的股息率超越4%,近百只个股股息率在3%左右。蓝筹股处于估值洼地。何况,它们还有PPP、债转股等利好刺激。这就为各路新增资金,尤其是厌恶风险、寻求安全收益的资金回流股市,提供了良好的标的。

因此,大盘股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异动,温和上涨,带动大盘指数上升。这并不是主力机构在拉高指数掩护出货,而是场外新增资金在逐步进场。对大盘股、尤其是二线蓝筹股的的轮涨,长期青睐于中小盘成长股的投资者,也应予以理解和容忍。就如2014年11--12月份也是大盘股上涨为主那样。而没有必要一见大盘股涨,一见自己的资金卡暂时跑输大盘指数,就自己吓唬自己,慌不择路地杀跌。

若要降低风险,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仓位和适量高抛低吸来实现。

上述A股市道的五大变化,对近期慢牛行情的形成功不可没。

尽管目前市场还有一个最大的利空——12月美联储加息,对市场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人们对这个利空已经有了1年的心理准备,只要市场坚持走慢牛,每100点都反复震荡洗盘、夯实(如2900点收盘57天、3000点收盘54天、3100天收盘21天、3200点收盘10天),即便利空兑现,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也不至于构成对A股的致命打击。

当大盘在3230点关键位上连续4天后,鉴于今年春天只有熔断而没有“春生”,秋抢行情从3004—3062点,涨幅只有8.58%,远不如去年33052—3684点的20.7%,我(公众号:李志林)相信,假以时日,大盘定有能力去翻越摆在人们面前的“三座大山”的第一座——1月4日—5日的3276点和3287点。至于后面两座大山,即1月7日的3361点和去年年底的3539点,能否翻越,则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但明年上半年股市理应更看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