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道之存处 无形无相

?





道之存处 无形无相




?



? 首先我想说“经典”离我们现代人已经几千年了,我们学任何一部经典,都首先要有跨越时空的思维。圣人们所说的经典都是在当时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而说的,我们要想读懂古人既要能回到古人又要能拉到现在,这很重要。在这点上佛陀特别慈悲,佛陀在很多时候都在强调“对机说法”,他讲法49年,最后他说“我可什么都没说,如果谁要说我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你看说的多么厉害啊!为什么佛陀要说得这么严重呢?他就是想告诉我们他说的法是在特定时空点对着特定人群而说的,有着特定角度的。一旦过了那个时空点,佛陀说的法就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了,他生怕他当时所说的话被弟子们记录下来后会误导了后世的人们,所以在很多佛经中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带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经典,才会尽量少出现偏差和误解。


《道德经》这一部经典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跟一个叫尹喜的人有关。尹喜本来是周朝的一名大夫,通古晓今,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易经》也特别有研究。周朝政治的衰败让他很失望,所以他自请去函谷关做了封疆大吏。话说某一日他发现东边天空腾起一团紫气,他就叮嘱手下,这两天将有圣人经过函谷关,到时候这人来了,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通知我。果然,过了两天,老子就骑着青牛从东边来了,这就是“紫气东来”的传说。由此可以看出尹喜很崇拜老子,当时诸子百家都在讲治国之道,他特别想从老子那儿得到治国之道。因为老子从来没有任何的讲学,著书立说,唯独留下这五千言,据说还是尹喜逼着他留下来的。实际上论官职,尹喜比老子要高得多,可他对老子很谦卑,一定要做老子的弟子,磕头拜师,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子留下五千言,对尹喜所说的主要是治国之道。虽然《道德经》中有养生之道,有各个方面后人的解读,这只能说明在很多方面道是相通的,但是老子写这部经典的初衷还是站在治国者的角度主要在讲述治国之道,了解这个角度之后,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很有帮助。我们在座的多数都是管理者,都是成功人士,如果在古时候也属于“圣贤”,“大人物”之类的人群,我们应该理解老子所说的思想不是针对百姓的,而是针对治国者的、大人物的,如能站在“大人物”的角色去体会老子所说,就不会认为这些思想消极了。后来有很多人批判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是怎么理解的呢?很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老子的思想,但读《道德经》就是按一般的解读,也会认为他有些思想是消极的,做了管理者后,自己要管理一个几百人的企业了,再看《道德经》看法就转变了、尤其等到自己学了佛之后再来读《道德经》,就越看越通达了。


?


第一章分享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章,其实就是老子在告诉尹喜,你作为大人物、治国者应该有怎样的一种宏观思维。老子所说的“道”,虽然开头说的是宇宙大道,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宇宙大道,天地之道,还是小到管理之道,为人之道,甚至小到茶道,厨道……都是一样——它们都有“有”和“无”两面。有两句话对于我们进入《道德经》特别有启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有“边界”的意思,但在我看来,它更是“标准”的意思。任何一种道,它都有两面,一面是“无”,一面是“有”,“有”主要是指万事万物当有了名称就有了界限与标准。拿“厨道”来说,譬如说我们要做一道“宫爆鸡丁”,首先有了这个名称的界限就要有一个标准,原料要是什么,标准分量如何,佐料的配比要什么标准,盐要几钱,醋要几钱,酱油要多少,姜要多少,葱要多少……这些都是有形的“道”,标准是“道”之“有”的层面。但是,我们看了厨艺书,知道了这些标准,我们就能成为厨艺高手吗?我们就掌握了厨道吗?非也。真正成为厨艺高手,他的高妙是无形无相的,是妙不可言的,所以任何一种道又都有不可言说的一面。茶道也是这样,泡一泡好茶对水、水温、茶叶量、泡茶时间都有要求,铁观音要泡几分钟,大红袍要泡几分钟,这些都是标准,但是掌握了这些标准,就能说懂茶道了吗?不是的。同样按照这种标准不同的人泡出来的茶是不一样的,而且同样的人不同的心情泡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这茶该怎么泡,可偏偏他泡出来就这么好喝,我泡的就总是差这么一点呢?不可说,说不得。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那么“有”是道的标准,包括我们刚才学的太极拳,我们必须从一招一式入手,“无”是道的境界,道一定要有标准,道不能失去“有”的层面,否则就偏离了道。但是你真正成为太极高手,你要忘记所有的招式,这是一个次第升华的过程。我们这样理解“道”才是正确的。


回到管理之道,你学了管理学,就一定能成为管理高手吗?真正的管理奥妙是“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的,那是不可说的,只能意会,只有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能领悟,无法写在书本上,写在书本之上的“管理之道”已经不是本来的道了。老子一开始就是从“有”和“无”两面来讲“道”的,他并不是说什么都是无,而是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一体两面,也就是佛家的“不二”。所以我理解的“玄”就是不二,不是高妙。所有能称之为“道”的都有“有”和“无”两面。我们说天地之道是这样,无形无相是天地之始,有形有相了就必须命名,命名就是给它一个区分,标准,界限:这是水,这是山,这是树……“有”和“无”两面同为宇宙本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要想进入“道”的妙门,首先要懂得“不二”,“不二”为众妙之门。作为治国者,你要先懂得不二,你要先能站在这样一个高度。


既然有无不二,那么为什么《道德经》中更多讲的是“无”呢?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有为法太多了,大家都说的是“有”——标准。法家法制标准很多,儒家道德标准很多,而忽略了境界层面的无形无相的东西,但是境界层面的才是道真正高妙的部分。我们管理者到一定境界了,应该追求的是不断作减法,是“无”,而不是总围绕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标准团团转,总是作加法。组织的标准、用人的标准、绩效考核的标准等等……标准不是不要有,但是管理者要能超越标准,而不是被标准束缚。标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祖在讲法时说:“我跟你们说的法就像渡河的筏子,上了岸之后就要登岸弃舟”所以佛家说“法无定法,法本无法”,这里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来理解“道”。道有标准,但是不能执着于标准。实际上道家跟佛家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它们的说法不一样罢了。道家用“有无”,佛家用“色空”,“色”是指客观物质世界实有的东西,“空”是指无形无相才是一切的本来面目,所以老子所说的“两者同出而异名”,无异于佛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两者同谓之玄”即“色空不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不二法门。掌握了不二法门,你就站在了一个高度。这是第一章,是《道德经》的最核心思想(总纲)。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