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A股的牛熊轮转规律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本来不想写文章的,因为今天的大盘下跌,惊起一地J毛,就把其他事情都抛开吧.

记得在前几天的文章中给大家讲过牛市轮转的问题,今天特别需要再次就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

因为A股早期的交易制度和现在不太一样(比如在95年以前是T+0交易制度),我们就以95年以后到现在做个简单的剖析.

现在请把上证K线的日线图缩到最小.

然后划第一条线:把1990年12月19日第一天上市的低点95.79点与94年7月29日的低点325.89点再与2005年6月6日的低点998.23点相连.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10月28日的低点1664.93点/2013年6月25日的低点1849.65点和2020年3月19日的低点2646.80点,这三个点几乎和这条线是在同比例地抬高,可以理解为趋势的线性同比抬高.

然后画第二条线:把2005年6月6日的低点998.23点与2013年6月25日的低点1849.65点相连,我们发现2020年3月19日的低点2646.80点也落在这条线上.

那么,这两条线按一定比例地逐步抬高,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未来的趋势大线.当下一轮牛市结束,探底后的低点也会落在这条线上附近,正负值会在10%以内.也就是说,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是处于一轮长牛市的进行中.

如果是老读者,在2013年前开始看我的评论以来,你一定记得早在2013年时,我就非常确定地说,2014 2015年会有牛市到来,.如果你更早看,在2018年你也一定记得那时侯一直说2019年会有牛市.我并没有多么神仙.我今天就把我那几次牛市当中为什么可以提前认为牛市会来,又为什么总是牛市进入到尾期的时候都能够给大家提示.

众所周知,股市通常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A股也不例外,表面上看A股不如其他发达经济体那样更直观地反应经济运行,但实际内核是一定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只是A股的牛熊转换更快而已.总的趋势还是围绕经济运行的向上趋势在演变,当然,幅度也比外围市场稍微更小一些.

先说第一点,时间因素.

我们把历次牛市的起点和终点时间统计一下,我们会发现,一轮牛市从最低点启动到最顶点结束,通常跨度时间在2-2.5年,而熊市,从牛市的最顶点下来到最低点结束,时间跨度在2-4年.而自2015年牛市结束到现在已经5年,甚至我们可以把2019年1月4日的低点2440.91点就可以看做是本轮牛市的启动点.而2019年的科技股走强是不是和2014 2015年的TMT股票率先在2013年开始走强非常相象.

第二点,市盈率变化因素.

总结历次牛市与熊市场的市盈率,我们会发现,当牛市结束而熊市到来,当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中值跌到30倍左右(正负10%),就是熊市的底,而当牛市到来,市盈率中值除了2015年因为融资杠杆的作用而放大到接近130倍,历次牛市的顶都出现在60-80倍的市盈率中值时.也就是说,牛市顶的市盈率中值变化大 弹性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在初中学物理的时候,学到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记得当年的书本上有举例到水,水在液态 固态和气态时都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我们就用水比做股市,牛市就是把水从液态吹化成气态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变成水蒸气,然后不断膨胀,温度越高膨胀就越大,一直到一个无法再继续膨胀的临界值.而熊市就好比是把水蒸气降温,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汽变成液态水和固态水也就是结成冰块.把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汽,弹性是很大的对吗,但液态水凝固成固体,缩小到一定程度即使温度再低也无法再大范围缩小了.

从这个比喻上看,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每个熊市跌到市盈率中值在30附近时,市场就见底,而牛市见顶却会在市盈率中值上会有不小的弹性 ---- 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热情和资金规模这三着因素的不同决定了60-80倍中间出现牛市顶都是正常的.而究竟会在多少倍时牛市可能结束,那就需要根据这三个因素去做经验判断了.而我在历次牛市快要见顶时,以及前几天的文章中也说到过一些因素或者说现象,比如成交量到多少,比如如果菜市场阿姨和门口保安都来炒股,比如新基金的发现速度越来越快,比如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越来越多地叫你买各种理财产品,等等等等--------再坚韧的铁都禁不住过高的温度去烧!!

而2019年1月4日的低点2440点,当时对应的市盈率中值就落在30倍左右.而现在,指数来到2800点附近,在这段时间题材股胡乱折腾一番以后,市盈率中值也不足35倍.也就是说,在本轮牛市中,大盘指数在上方还有一倍左右或以上的运行空间!

第三点,成交量因素.

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通胀也跟着增长,货币供应量也是一起增长.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我小时候一分钱可以买5颗糖,现在一块钱也难买5颗糖了.也就是说,在这40多年中,经济发展了上百倍,货币量增加了上百倍,通胀也扩大了上百倍.

因此,我们在判断熊市底和牛市顶的时候,成交量的底和顶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老读者一定还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我在文章中多次说,当上海市场成交量超过2500亿的时候,随时要打起精神,牛市随时都可能会结束,而那轮牛的最大成交量2755亿.在2009年的时候,也说过上海的成交量超过3000亿以后,也要做好牛市结束的准备,那轮牛市的最大成交量在3028亿.而2014 2015年的牛市,因为市场出现过度杠杆作用,成交量只在当时有参考价值,如果要现在采用做参考的话,我个人认为需要缩小30-40%,以更接近去杠杆后的真实参与资金的真实成交量,也就是用那轮牛市的单日最大成交量13099亿乘以0.6大约在7800亿左右.从这三个成交数据,我们发现,随着2008 2009 2014 2015几轮货币宽松,以及经济总量的增加,即使在剔除杠杆化以后,成交量也是在逐步放大的.无论是见底或见顶的成交量都是同步放大的并且放大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我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 本轮牛市要见顶,成交量需要三次以上见到1万亿或者单次出现13000-15000亿,才会随时牛市结束.而现在,成交量只有区区3000亿都不到.也就是本轮牛市,走到当下这个阶段,还只是处在萌芽期而已.

另外,我们还需要就最近三次牛市的启动点单日成交量和最高成交量做个对比.2005-2007年牛市,2005年6乐日的成交量只有53.7亿,本轮牛市的最高成交量是2755亿;2009年的牛市,最低点1664点单日的成交量是413.3亿,最高成交量是3028亿;而2013年开始的牛市,起点在2013年6月25日,单日成交量是1047亿,最高成交量是13099亿.在分析2013-2015的牛市时,最高成交量因为行情走好而带来的杠杆化而失真,但在2013年6月25的底点时可是没有杠杆资金的,落在1047亿.我们在把最见底成交量和一轮牛市最大成交量进行对比.2007年是53.7比2755,扩大了51.3倍;2009年的比例但是7.3倍;2015年的比例是12.5倍.这三组数据,看似没有很大的关联比例.实际上,我们需要考虑的,现在几乎50%以上的股市投资者都是2007年大牛市行情刺激下开始炒股的.因此那轮牛市成交量高低点的对比高达51.3倍,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每天上百万新开户炒股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只把2009年和2015年的两次进行对比,并且先把2015年因为资金杠杆因素剔除,也就是把12.5倍乘以06-0.7,我们发现2015年的高低成交量倍数和2009年的7.5倍是比较接近的,大约7.5倍.由此,艾龙个人认为,把2019年1月4日的成交量1393亿乘以7.5,也就是10500亿左右.再加上,即使自2015年对杠杆资金的监督已经加强,但现在融资融券的交易制度还在,一旦行情走好,总是有一部分人再次放大杠杆进行交易,也就是说10500亿还应增加杠杆因素进行一定数量的增加,我个人认为放大20%是可行的,那就是10500乘以0.2再加10500,也就是大约12600亿.

所以,我说本轮牛的顶点会出现在成交量出现多次10000亿以上或单次出现13000-15000亿后,随时可能牛市就结束.而现在,离10000亿以上的成交量还远着呢.说个哏 --- 经常在我文章里出现的姐夫,今天我又给他打了电话请他老人家该再次进股市,他老人家说没有钱,有是有的,我是知道的,只是这么多年,习惯了跟我对着干,被市场打服了打怕了,现在还不敢进而已,等到牛市的中期或后期,当市场快速上涨的那个小阶段,他会进来的.而这类朋友,现在还巨多啊.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后期成交量上不了万亿.你把他们这些人整进来,少了多少印花税啊,你说是吧.

因此,综上述,总结如下:

每轮牛市的进行和演变都是一段不容易的并且是相对漫长的阶段,不是说牛市要来,就天天大涨,连一点一小段调整你都接受不了.你想每天都上涨这是不现实的,而更不现实的是,还有不少朋友10几年如一日的永保小散户思维不变,幻想着每天的上涨都吃到,每次的调整都能躲过.请这部分朋友一直保持住这些思维和操作习惯,,然后继续想着每天大涨的个股都假如我买到,保持下去,我恭喜你们做好本质工作或生意,然后只要还来股市玩,你们会有永远交不完的学费!! 做小猪容易,谁有机会都能做的到,做柳下惠可就难了,就是境界了,难道不是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