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市场再出利好
证券之星2020-12-11 16:51:15
指数全天震荡走弱,尾盘有所回升,个股普跌,收红个股仅700余只,跌幅超9%个股逾40只,市场行情表现低迷,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板块上,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集体高开后大幅回落,其中有色板块跌幅最大,白酒板块亦冲高回落,农业板块逆市拉升,疫苗冷链、新能源汽车、医美等板块尾盘回暖。
截至收盘,沪指跌0.77%,报收3347点;深成指跌1.28%,报收13555点;创业板指跌1.13%,报收2687点。
沪股通净流出10.09亿,深股通净流出29.59亿。
资管新规或再延期
对于资管新规大家都不陌生,这次21世纪经济报再曝猛料,资管新规或再度延期至2025年,具体怎么回事?
时间先回到2018年4月,央行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按照原计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大力开展理财业务整改。但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转型也面临较大压力。
继7月31日央行宣布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后,又有媒体报道称过渡时间延长至2025年。
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0日披露,监管此前与部分银行以窗口指导形式沟通过部分难消化老资产的解决期限问题,如果超过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尚未处置完,可采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宽到2025年。
业内认为,资管新政过渡期延长有利于稳定A股投资者信心,提振金融股走势。其次,由于目前资管产品中,证券和保险资管产品存量化解难度不大,银行理财整改难度更大,因此新政对银行股利好更多。
中小银行扎堆上市
证监会官网公告显示,齐鲁银行于12月10日首发过会。这意味着齐鲁银行长达两年的上市之路终于迎来胜利,即将成为山东省第三家上市银行,同时也是年内第四家过会银行。
根据证监会披露信息统计,目前仍有15家银行正在排队等候,其中,农商行数量达10家,占比超六成,且都为中小型银行,在排队的名单中,广州银行和重庆三峡银行已获得证监会意见反馈,其余13家银行处于披露招股书阶段。
作为中小银行来说,今年受疫情冲击、宏观经济放缓、银行净息差收窄、中间业务下滑,尤其是中小银行加大风险计提等因素影响,对今年的营收与净利润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而此时资管新规的延长或将对中小型银行带来一定的提振。
龙头券商对银行股观点针锋相对
经历快速上涨后的银行股最近陷入调整,后市还有没有行情?这个问题引发两大龙头券商针锋相对的观点。
昨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旗帜鲜明的看好银行股,让投资者不要怀疑银行股行情,中金公司认为,目前银行处于未来5个季度业绩V型反转的起点,处于风险溢价因素反转的起点,处于估值仓位反转的起点。宏观经济复苏趋势明确,流动性环境亦有利于银行业绩表现,并预计A股和H股银行指数未来3-5个季度上涨空间分别为50%和60%。
今日,中信证券研究就在其公众号上发布研报表示:部分优质个股(银行股)估值达到阶段性高位,年底前市场表现主要依据市场风格。
虽然表示部分个股估值达到阶段性高位,但中信证券也对明年进行了展望并表示:2021年全年,银行板块个股选择可遵循两条线索:
1、阿尔法品种打底,优选具备特色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客户、业务模式和盈利趋势的优质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2、贝塔品种增强弹性,兼具业绩弹性和估值弹性的品种具备“双击”潜力,可关注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和邮储银行。
对于银行股行情能否延续,老金认为与热点板块相比,银行股属于表现比较平淡的行业板块,基本上跑输同期指数,且板块处于历史估值底部,性价比高于其他热点板块。且在经济复苏,让利实体经济尾声之际,银行股的确存在估值修复的需求,未来上涨高度取决于政策层面上的松紧程度,同时还需要看未来几个季度银行股业绩增速回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