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转:新三板量价齐跌流动性枯竭:做市商有苦难言

新三板量价齐跌流动性枯竭:做市商有苦难言


2015-07-22 常亮 新三板时代


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枯竭并没有好转迹象。


7月22日,新三板全市场成交金额为4.21亿元,换手率仅为0.24%,尚不及一只沪深A股。7月份以来,新三板市场成交金额长期徘徊在3亿元至4亿元一线,而早在一个月前,日均成交额8亿元还曾被认为是“底线”。


尴尬的是,最近一周新三板做市股票流动性呈现出加速滑坡迹象,由于有做市商这一持续提供双向报价的市场参与者存在,做市股曾被认为是企业质地及流动性的“双保险”标的。但7月13日至7月17日,三板做市股成交量周环比却下降达71.39%之巨,同期协议股成交量下降仅为35.3%。


一时间,指责做市商“不作为”的呼声四起,作为新三板市场最为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做市商是否应当为量价齐跌、流动性枯竭的现状负责?


牌照垄断套利者?


“从做市以来到现在半年时间,我的一家做市商将库存卖掉了90%,净赚2000万左右,我对这种行为感到很不理解。”上海某新三板企业董事长李良(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认为做市商应当对企业价值有一个基本判断,我正是希望做市商能够帮我稳定股价,与企业共同成长,所以给了很优惠的价格,没想到做市商会率先跑路。”


这样的问题在做市指数遭遇重挫的7月初开始批量出现,7月7日,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221.27点,跌幅12.15%,盘中最大跌幅17%。众多三板企业对做市商的行为表示极为不满,而一批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持有至今的投资者亦认为做市商在领衔“砸盘”。


“凭借牌照垄断,向企业压价拿票,转手高价抛售。这就是我理解的做市商盈利模式。”李良表示,“这背离了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设立的初衷,既没有稳定股价,也没有在市场冷清时提供流动性。”


根据当前业务规则,三板做市牌照仍为券商所垄断,78家券商为619家企业提供做市服务。其中,齐鲁证券、国信证券、广州证券、上海证券、天风证券的做市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41家、90家、85家、83家、80家,位居前五席。


而从三板做市企业的做市商数量来看,联讯证券(830899)和伯朗特(430394)遥遥领先,做市商数量分别为23家和18家。


然而尴尬的是,619家做市企业和78家做市券商却不能保证企业的流动性。7月22日,619家做市企业仅有352只成交,占比仅57%,而在352只有成交记录的股票中,尚有154家企业全天成交量不足10手,成交额超过100万的仅有34家。


流动性枯竭至斯,做市商正在作壁上观?


量价齐跌之苦


“首先需要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做市商也是商业机构,各家券商拿出多则几十亿少则几亿的真金白银,也是需要盈利的。”在国内某综合排名前列做市商从事一线交易的林洁表示,“外界认为我们‘砸盘’,至少在我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所谓‘砸盘’的动力。”


“我们拿了股票首先是为了和企业共同成长。在技术层面,我们需要提供双向报价,其实你可以想想看,我们在这种暴涨暴跌的单边行情中是最受伤害的,我们必须参与其中,价差收入很小。”林洁表示,“而到现在这种流动性枯竭的行情,货也都全砸在了手里,我们面临的风险其实并不小于其他市场参与者,现在很多做市商都在亏损运营。”


“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做市商’的含义,认为做市商就是‘庄家’,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调整报价来操纵价格在一定的区间内,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林洁表示,“我们必须提供连续双向报价,最长间隔为5分钟,同时还有价差限制,我们最理想的操作是同时双向平仓完成买卖。在行情最好的4月初,我手头的股票虽然在高点抛出,但同时还要接回来,所以我们的最终成本并没有比其他市场大玩家更好,怎么上去的怎么下来。”


做市商交易员们认为,三板做市股票与其他管制条件较为宽松的市场一样,供求关系是形成价格曲线的最重要因素。


“我不否认有做市商确实是在低价拿票,高价卖出,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据做市规则,有人买,我们才会卖,而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买盘极度稀缺。现在散户投机者基本上已经被洗出去了,只有前期参与定增的投资者希望卖出解套,何况还有一些老股东在出货。”沪上某大型券商做市业务交易员表示,“我们做市商库存股一般只有5%,甚至更少,面对老股东和高价定增的大笔解套盘,我们报单卖出的一点量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又为何一定要接走这些高价定增投资者的抛盘呢?”


南橘北枳谁之过?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做市商制度运行已近一年,为何令市场各方诟病,乃至做市商本身亦苦不堪言?


“由于倾向于短期化投机交易的投资者投资偏好、市场定增后的快速扩容、新三板流动性未有效改善、做市商持股份额及挂牌公司片面追求做大市值等因素的制约,在市场出现暴涨时,做市商很难有效将股价稳定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北方某大型券商做市部门负责人张超(化名)表示,“同样道理,面对非理性的市场,在市场下跌或出现恐慌性集中抛售时,做市商也很难去做所谓的兜底。”


“做市业务的启动本身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开始,做市商有必要有理由享受比其他投资者较低的价格,也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补偿方式。参与定增的投资者何尝不也是如此,都是相对于市场价格有一块折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本身都无可厚非。”张超指出,“平心而论,各家券商对做市商业务的认识也不同。前段时间的大跌,很多券商风控部门直接插手要求做市部门按照A股风控要求清仓,这也是很多做市商参与抛售的原因。”


“微观层面,做市商不应简单追求短期内的所谓做市家数、规模等指标,而应当更深层次的承担起对所做市企业进行公允定价的职能。由于各家考核模式的不同,会导致做市商一定程度上存在收益短期化的倾向,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结合市场进行优化。”张超表示,“宏观层面,新三板市场预期的不明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做市商的运作模式。目前来看,市场的参与门槛比较高、盈利模式简单,多数人把做市商作为交易对手或者是收益变现的取款机,市场缺乏真正长线参与的资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