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 专家热议全球经济复苏路径与投资机遇

2022年09月26日 05:0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摘要

【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 专家热议全球经济复苏路径与投资机遇】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深刻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塑,经济放缓、通胀高企、地缘政治风险等各类因素交织,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脆弱。(上海证券报)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深刻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塑,经济放缓、通胀高企、地缘政治风险等各类因素交织,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脆弱。

  以“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为主题,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9月24日于北京举行。与会人士围绕全球经济复苏路径、可持续发展与投资机会、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等话题展开讨论。

  全球宏观形势更加复杂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

  不确定性来自哪里?

  在中投公司总经理居伟民看来,当前,全球宏观形势复杂严峻,风险因素、通胀水平和加息力度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脆弱,市场波动幅度超出预期;各国政策应对面临多难权衡,国际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气候变化、贫富分化、地缘政治和信息科技等非传统风险交织叠加。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挑战更为严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球供需结构性失衡趋于频繁;激进加息对平抑高通胀作用有限;保护主义对产业布局影响更为突出;金融动荡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认为,今年四季度,经济下行风险依然是各国关注的重点。现在判断全球经济明年是否会出现大范围衰退可能还为时过早。

  增进全球沟通协调

  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

  如何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呈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逐步改善,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总体稳定。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宁吉喆建议通过下述五项确定性的举措,来对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引导市场预期。中国有正确的发展指导理念,有勤劳智慧的人民和灵活多变的市场主体,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内需,还有改革开放的活力、动力等积极因素。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应当保持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

  二是加大政策力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应当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要进一步落实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三是依靠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动力。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政府要实施逆周期调节,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应实行逆周期的投资经营,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在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下,使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四是面向经济转型,开拓增长领域。当今时代,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能源蓬勃发展。这不仅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机遇所在。目前,我国在网络通信、工业互联、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存在商机。

  五是不断扩大开放,增强系统的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外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今后几个月,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进一步落地,推进国际双边、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为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有三项政策建议:一是大力鼓励创新;二是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建设和对外开放。

  陈文辉建议,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为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以更加稳定平和的心态应对不确定性。

  张文才表示,面对全球宏观变局,各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应加强务实合作,增进沟通协调,携手应对挑战,助力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当下的困境。

  “推行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才能解决全球问题。”李剑阁表示,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也是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之举。经济全球化会有曲折起伏,但不会逆转。要坚定不移地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新机遇正在酝酿

  看准长期趋势布局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投资机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市场。苗圩认为,中国的消费潜力蕴含巨大市场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同时通过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部分人将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苗圩进一步称,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也会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达16.2%。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4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

  苗圩认为,体量巨大的传统产业将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步伐,为国内外硬件、软件、终端、服务等各类企业,创造出极为广阔的市场机遇。“外资企业不仅能在中国找到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也能找到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伙伴,实现更具爆发力、更高质量的增长。”他强调。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林昭杰表示,有三个主要转型趋势值得投资者关注:通胀机制的改变、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新的能源形势。这些转型趋势可能在未来几年从根本上改变投资格局。“如今,扰动全球的极端事件频发,看似都是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但背后都能找到‘灰犀牛’的身影。”陈文辉建议,资本应多一些耐心和定力,看准长期趋势积极布局,才能获取超额收益。他表示,有几个确定性较高的发展趋势,蕴藏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可持续投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而兴起;数字化和“双碳”将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改造和重塑;新消费观更加关注健康、个性化和低碳,重塑企业竞争格局。

  居伟民认为,今年以来,在通胀高企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形势下,成长型资产估值承受更大压力。但伴随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相关行业主题投资前景良好,科技、医疗、新材料、新基建等领域中,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他预计,在通胀中枢抬升的新形势下,另类资产将继续受到追捧。

  在加强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建议,外汇、证券、商品期货等相关金融市场要加快创新,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多元化交易服务和风险对冲工具;要尊重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和管理,加快金融市场开放的体制机制建设;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要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离岸金融市场上的创新和在岸市场国际板块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规制和监管作用,防范产生系统性风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