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资深金融专家领辩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2018年3月14日,23点区块链技术应用研讨班群(下称,23点区块链社群)有幸邀请资深的金融专家于洸老师跟大家一起研讨“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问题,大家认真学习,积极思考。

  23点区块链社群是井通科技CEO武源文先生发起,区块链专业人士与各界精英,汇聚一起,深度探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向与最新趋势的地方。一日一主题,一日一点评,一日一论坛,23点开讲,23点30分结束。其他时间,大家自由沟通,主张主题讨论,有效沟通,精英式沟通。所有创造性的前沿的探讨都在这里。

  本期话题前瞻:3月8日,在23点区块链社群商链邱寒先生与众多网友激辩第一期的“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话题,激动人心,深入碰撞,观点冲击,到现在意犹未尽。由此,大家都知道了:当区块链改变传统供应链金融,整个商业体系中的信用将变得可传导、可追溯,大量原本在过去无法融资的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有望和核心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由此获得信用和融资。

  今天,于洸先生表示:区块链进入到拼内功,拼和实体经济结合的阶段了。这个话题比以往更有现实意义。

  主持人:首先让大家认识下今天的嘉宾。

  于洸老师,多年金融工作经历,基金管理人,供应链金融设计人操盘人。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真刀真枪设计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跨界人才和落地应用实干家。

  群友提问:老师能给我们概括供应链情况吗?

  于洸:供应链金融一般被总结成1+N模式,这里的一就是核心企业,就是整个供应链中最关键的企业,通常也是最大的企业,N就是众多的上下游企业,例如汽车生产厂商和4S店之间。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是自偿性,也就是说,供应链交易过程中资金支付就可以偿还贷款。

  群友提问:老师能给举一个例子吗?

  于洸:自从新桥用供应链融资改造了深发展后,供应链金融在中国迅速普及。如火如荼之时却又遭受上海钢贸的打击,进入了稳定发展。举一个例子,国电的一家电厂,有贸易商给它供煤,国电确认收到煤后,平均45天付出煤款。国电,央企,信用好,贸易商有国电的应收款,1和n都有了,应该是一笔很好的保理业务。但是这样的一笔好业务,银行也很想做,却在落实授信条件时,遇到了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让保理无法操作这个难题就是,银行要求电厂,贸易商加上银行,三方签订一个确认函,确认应收账款的转移。但是电厂是不会签的,它认为这是变相的给贸易商担保。它们当然是不会给贸易商担保的。

  这说明什么呢?看上去美丽的供应链融资在具体落地落实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细节,这些细节随时会致命。

  群友提问: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需求和细节是什么?

  于洸:能有效的把上下游链接在一起,使融资变得容易。那么没有区块链之前供应链融资已经在做了,而且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我们用区块链做一个账本把确认函记录下来,这个可能开发一周就能做到。但是如何说服电厂去用,去签署这个确认函,这个不会因为确认函是不可篡改的就能解决。

  电厂认为提供担保还不如直接付款算了,况且它还可以不采购需要签署确认函的贸易商的煤呀,有的是人给供。也就是说区块链的采用并不能体现出必要性,也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吴坤超:核心企业缺乏确权的动力。

  群友提问:区块链和银行能否匹配?

  于洸:在银行业务中,并不存在必须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的业务,这是多家银行在调研和花了几个亿开发系统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已经不那么在意区块链是否会颠覆他们了。我们在讨论区块链加供应链金融的时候,最好把观念更新到这个层级,再往后讨论才有更大的价值,没有不必要重复设计车轮。

  为什么要从银行的视角来讨论,原因很简单,供应链金融的钱是银行出的。

  从融资角度看区块链的应用,更多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那么这就不算是一个痛点需求。而区块链所要求的分布式账本,是不是需要相关的银行、核心企业、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海关、物流、商检等机构都要进来做节点?

  说服这些人做节点?这个工作量,这个协调能力,只怕5部委联合下文也难以解决吧!而依靠一个初创的区块链科技公司来解决。

  分布式账本有时候是推进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大的障碍,这是发烧友想不到的吧 。

  银行的业务系统需要和外网物理隔离,怎么在这样一个系统内布一个以太坊节点?相信海关也有类似要求吧。没有这些节点,如何共识呢?

  群友提问:进入金融领域就需要想钱从那来,条件是啥,如何偿还这三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于洸:央妈说了,一切金融活动都需要有牌照。这里并不是要唱衰区块链,或者否认区块链能用于供应链金融,而是要区分现在能做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未来区块链江山一统时代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现在做供应链金融,就需要找到痛点,强需求;要能有方案解决分布式账本的问题;以及金融牌照的问题。

  禅静水胜茶:区块链可能不适合于交易量巨大的银行税务财务。财务分析需要简明,结构简单的数据,以便归类,统计。

  群友提问:区块链的每一交易记录都加密,太复杂,数据分散,如何保证全面性也是问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于洸:

  这倒不是问题,效率也不是问题。可以区块记录数据hash,不用全记录。这个要了解银行需求,设计好和他们合作的模式。

  只能从银行不能做的开始做,就我举的例子而言,已经有人解决了。不过没用区块链,还做成了上市公司-瑞茂通(600180)。

  禅静水胜茶:

  财务分析,通常直接从中心服务器下载数据,用EXCEL分析非常简明。银行的交易记录巨大,把区块链能累垮了。

  Lu&Boo爸:

  在各家银行自己的体系里转,区块链肯定没什么价值。不是多方协作的结构,没必要用区块链来做。而且原有系统已经很发达了,不必推倒重来。其实现在银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开放度的问题。银行的系统在传统的信息安全要求下,基本都是封闭在自家数据中心里的。确实有固定的通道链接外部系统,但是数据的开放性并没有质的变化。区块链在某些特定的金融产品上是有可用场景的。央行发数字货币,那现在的很多系统和业务自然都会被颠覆。

  不是所有的银行的所有业务都是交易量巨大的。说明这里油水很足。

  群友提问:像GE金融公司那种?大公司自己弄金融部门?

  LuBoo爸:那是非银金融机构,银监会3处管理

  于洸:这么中心化的想法不太适合区块链。

  群友提问:应收账款转让的关键是核心企业确权,这个业务问题并非区块链能解决?

  于洸:还是这个例子,解决办法是,资金方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和电厂签合同,和贸易商签合同。把应收账款变成自己的,就不用确权了。

  和电厂签供煤合同,和贸易商签采购合同,实际还是贸易商送煤。

  把融资关系变成采购关系。电厂就直接欠资金方的钱了。

  现在,有可能用区块链操作的应该是商票区块链。商票解决合规的问题。

  区块链联合中小企业,联合政府平台起项目公司的作用。

  银行给商票做保贴。

  吴坤超:那就是保理公司。不是保理公司也是受让。

  群友提问:上次讲的时候说的也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场景有可能有机会。怎么看?

  于洸:银行承兑应该没机会。早两年金融自由化时代,和p2p结合是个机会,现在要变通多一些。

  陈又绮(益西卓玛):如果有资质如国电这么好的企业,能开出商票来,就直接有资金方可以贴现了,只是价格高低的问题。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是要选择合适的核心企业的,这种项目一定要核心企业愿意参与进来。这个通证如果是核心企业发的就可以解决确权的问题。

  现在民生之类的行就在做你说的这个业务,商票加区块链是用在没这么大中心的情景。

  武源文:区块链的协同,很适合做长尾经济,有共同追求的先抱团。

  群友提问:核心企业发通证,也是中心化的的做法?

  于洸:你说的对,中小企业先团结起来,记好分布账本,积累信任,核心企业付商票,不贴现(商票贴现加1%),互相流转。某种意义上这个商票也可以看成通证。

  好处是合规。

  从区块链内在的要求来看,央行发数字货币节点放在那?和谁共识?如何共识?这才是问题。这才是活的东西。

  技术不是问题,要有足够多的记账节点才有资本和大企业谈。没资本和大企业谈是与虎谋皮。

  流转岁月:实现的方式有三种,从底层开发,接入底层平台开发,接入商业通证平台。大企业的动力不足是个问题,小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不足。最好的实现方式是开发相对通用的平台,再对接企业。

  LuBoo爸:发行本身中心化没问题。相当于上链就是做发行。大的核心企业做发行的好处是信用背书够强以及涉及的企业比较多。关键是流通是非中心化的。这种业务要落地,必须有实际的企业跑过,才能放开做通用平台。

  群友提问:共识是怎么构建的?

  于洸:从区块链内在的要求来看,央行发数字货币节点放在那?和谁共识?如何共识?这才是问题。这才是活的东西。

  全国人民每人一个节点;每家商业银行一个节点;g20国家央行每家一个节点。这三个方案带来的结果显然不同。

  这是顶层设计,治理结构的问题。

  最好还是跳出技术范畴看,技术反映的是需要。

  巨头如何达成共识分配算力(表决权),历史上是先打一次世界大战才能坐下来谈的。G20也是金融危机后坐下来的,而且还是在二战后的框架内。所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不能只见技术不见人群。

  从tokensky_blockchain大会看,这也是目前很多应用的一个短板。这些离咱们太远了,找银行找海关之类的就布不了节点。那就从普通老百姓开始,从小微企业开始。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从说服大企业开始的,都是从老百姓开始的。先有摩拜后有共享单车管理规定,这是规律。

  要看节点如何分布,权力如何分配。看活的东西而不是采用的比特币,以太坊,还是超级账本。你去看看央行每次发表的文章,就是在纠结这个问题。

  群友提问:供应链金融资金方除了银行、保理公司外,还有成千的在市场上更加活跃和灵活的做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方,资金方不仅仅只是银行,也有保理公司,小贷公司甚至P2p。这些非银行机构保理和小贷可以向银行借款 且规模做大了资产还能发行ABS,对于这些机构来说核心企业确权并不是业务操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毕竟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仅仅是一种模式。

  您讨论的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方是否略有局限?

  于洸:这么简单就不用做了,现在中国人出门带手机不带现金,不是已经数字化了吗?

  群友提问:我们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发现类似订单类产品,实际并不需要核心企业授信。风控的难题实际在于参与者的真实信用判别以及贸易真实性判别。您提到的涉及银行需要核心企业确权确实只是过去银行操作保理业务需要的一个点,这只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应收账款产品,还不包括动产产品,订单产品等,而银行操作动产订单这些产品时重点就不在于确权问题了,而且到时核心企业作为卖方会比较配合银行,那么对下游经销商贸易缓解真实性考察就变成风控痛点。怎么看?

  于洸:你好,我讲一个案例,我们股权投资过一个贸易商,接管了财务,章证,账户,以此确保能收到电厂回款。但是,有一天收到一个法院通知,由于其他债务,这笔应收款被法院查封了。

  黄庆峰:民间资金风控能力更差,严格来说更加需要核心企业确权。年化15%-18%安全的资金,赚钱厉害的房地产企业也不敢要这么高的钱。大的实体企业也要不了。只能是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我理解的还是对资金量需求大的企业、周转率也高的。

  ZENGY:资金如果沉淀就不是供应链,不流动就没这个命题。周转率搞是必须的,一切是建立在这个假设上, 高利贷很多时候也是做过桥资金,谁能长期拿30%-40%年化的资金?

  总结:区块链作为技术的集合,并没有创造新的技术,为什么选了这些技术?为什么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有这么大的威力?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权力点,从这个角度就好理解了。最好还是跳出技术范畴看,技术反映的是需要。

  当群内人在次日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的时候,讨论还在继续中,区块链+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和全链条优化,去除没有价值的中间层,联接有价值的各方,互为增值,大大降低合作和交易成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我们相信供应链金融还有很多话题,方方面面的细节也都需要去解决。这也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