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新三板转IPO过会率低至40.91%



上周三(17日),4家新三板企业扎堆上会,却遭遇“三被否一暂缓”的结局。“目前来看,新三板企业转板情况确实难达预期。”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说。


新三板企业的过会成功率,低到了何种程度?上海信脉统计发现,去年1-9月,新三板IPO上会的过会率为77.27%(审核22家通过17家);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即去年10月至今),共审核22家新三板企业,9家获通过,11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1家取消审核。在“大发审委”审核下,新三板企业转IPO的过会率低至40.91%。


“新三板拟IPO企业数量增多,引起监管层格外关注,审核标准也在趋严,这势必造成整体过会率下滑。”在严鹏看来,新三板市场在会计准则、股权结构、信披规范等方面均与A股存在差异,如何适应A股的“生存规则”成为新三板拟IPO公司的一大难题。


不足4个月被否11家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共有7家新三板公司申请IPO审核,仅有两家新三板公司(润建通信和泰林生物)成功过会,新三板公司今年的IPO通过率仅为28.57%,这一数据远低于全部待审核公司IPO审核通过率。


“5家新三板企业IPO同时受挫,实属罕见。”联讯证券的研究认为,这其中固然有企业自身的瑕疵问题,但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出乎市场意料,值得反思。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看来,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最近上会的新三板公司较集中,过会率较低主要跟审核节奏和上会企业的分布有关系。


从去年1-9月来看,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22家新三板转IPO上会企业,其中,17家公司IPO首发申请获得通过,4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在过会的17家企业中,包含一家鲁企世纪天鸿,该公司在去年7月26日首发过会。


“数据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去年前9个月,新三板转IPO被否企业只有4家。去年10月到今年1月,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不足4个月时间就有11家新三板转IPO企业被否。”严鹏认为,过会率显著低于其他企业,个中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格外注意规范运营等问题


有市场人士分析,新三板公司扎堆转IPO的一个原因是,转板成功后,公司估值将有很大提升。另外,新三板相对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来说,融资能力不强、机构认购定增不够活跃。因此,转板对于一些试图谋求更好发展的新三板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提升自身估值、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好办法。


然而,不少新三板公司的美好预期,却遭遇了现实的无情打击。经济导报记者梳理发现,那些IPO折戟的新三板企业,虽然被否原因多种多样,但还是集中受制于几个因素:持续盈利问题,规范运营问题,独立性问题,业绩真实性问题。


比如本月17日刚刚被否的新三板企业天元实业,其被否的核心关注原因即包括毛利率异常、存货余额较大以及产能存在下降情形,等等。


“持续盈利问题包括盈利来源集中、业绩大幅波动、经营模式重大变化、核心竞争力缺失等方面,独立性问题则涵盖关联交易、同业竞争、资产完整性等。简单来说,新三板企业要想成功转板,必须得运作规范,且利润真实性经得起推敲。”严鹏表示。


此外,不少受访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新三板企业欲IPO,应严格按照首发的标准要求自己,企业内控、合法合规、资金占用等规范运营问题要格外注意。而且,有的企业对商业模式梳理不够,在新三板挂牌时披露的商业模式也是流于形式,未抓住要点;财务核算和审计基础薄弱,导致信息披露尤其是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瑕疵或偏差,且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转板的“绊脚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