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李迅雷:市场出现五方面预期差

新年伊始,股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惊吓:先是《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七问七答,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而且,明确地告知,今后经济走势会是L型。这样一来,大家自然想到今年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比去年更宽松,甚至要收紧。


该文的内容还未来得及消化,央行又马上下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大强化了本币的贬值预期。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之而来的,还有刚刚生效的熔断机制开始发威。于是,股市选择了急速下跌,即使是后来暂停了熔断机制,也还是止不住下行的势头。


一线城市房价的暴涨,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拔地而起,这些都在吸引股市里的资金在流出。这从股市里融资余额的下降中可以略见一斑。不过,当那么多利空因素聚集在一起发威时,其实,不断下行的股价也已经或多或少地反映这些利空因素了。


不过,市场的波动往往在于“预期差”,即股市上涨或下行的趋势是由于往往是由于预期一致性而促成的,所谓的群体动力学原理。那么,要进一步强化或者改变这一趋势,则需要在预期上作出调整或改变。比如,大家原本认为某股票的利润为2个亿,实际公布却是3个亿,这就是正向预期差,会促成股价上涨;反之,如果实际公布的只有1个亿,则是逆向预期差,会促成股价下跌。


从年初至今,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悲观的预期并没有出现,甚至有些已经逆转,这意味着预期差对于股市的有利因素在增加。经我不完全的概括,大致出现了五个方面的预期差。


一、美元加息和升值的预期差。去年年末,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在今年将有4次加息。之后,不少分析师将加息次数调整至2次;如今,甚至有人认为今年不会加息,原因在于,全球经济都很差。最近欧央行再次下调负利率,但美元指数也不升反降,从而大大缓解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二、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差

年初大家都认为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会非常大,大量外汇会流出。如今,央行不仅加强了汇率调控,而且还管制了外币兑换和流出。尽管,人民币长期贬值的预期仍然存在,但如今人民币汇率再度回升,对于抑制居民换汇的短期冲动,或者股市资金回流也是有效的。


三、货币政策预测差

供给侧改革通常是紧缩货币,日本、美国和英国的供给侧改革都是如此。但央行却在2月末降准,并把今年的M2增速目标上调至13%,这应该是09年以来首次上调增速目标。最近,又在下调MLF的利率。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灵活偏宽松。


四、经济增速的预期差

原本以为一季度的GDP增速会很差,因为去年一季度股市火爆,金融对GDP增速的贡献达到30%,今年金融的贡献肯定会差很多。但前两月的数据看,发电量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回升了。尤其是克强总理提到的服务业增速达到8%。因此,经济在二季度回升的概率似乎增加了。


五、资本市场政策的预期差

熔断机制暂停还不能算是当今的预期差,因为这是1月份就发生的事情。但注册制被再次明确后延,则是略超预期的。因为大部分投资者还是担心股市放开发行,对股价有很大冲击。更令人惊奇的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居然没有把上海的战略性新兴板放入其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毕竟是证监会提出的要求。而且,在两会期间,监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也明确表示,国家队不会退出市场。这些都反映了管理层呵护股市的良苦用心,而且,这些良苦用心用的都是真金白银。


当然,并不因为这些预期差,给股市的基本面带来根本性的改观,或者对中国经济带来大的变化。股市和经济存在的长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有些都是通过强化管制来寻求短期的稳定,给的是麻醉剂而非良药。


不过,股价应该是反映所有信息的。股市和经济存在的长期问题投资者也不是没有看到,也不是完全没有体现在股价上。只是因为短期出现的这些预期差,对于股市或有利。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预期差,市场就是这样变幻莫测。玩股票就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