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转帖:我来说说冠昊的不足

说起这个话题,但愿不要招来喷子。现在,冠昊吧里已经出现一种现象,任何人都不能说冠昊的不是,否则都是别有用心。利用小长假,待在家里无事,我来说说早就想说的它的不足吧(当然,这里说的不足,更多的是从一个优秀公司的角度来要求的)。

在股吧里,各位高手对冠昊都研究得很透,很多人都不愿再谈它的基本面了,都认为它的未来将有良好表现,已经把它定位成了一个伟大公司,都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只要其没有高估时,静静的持有就行。但个人以为,只有愿意与朱老板一起,不管股价市场表现如何,都愿陪同公司一起成长的投资者(根据自己是否需要资金、而不是股价市场表现来决定是否减持),应该才能称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本文是针对以上类型的投资者写的,他们愿意长期关注公司的价值,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愿意陪伴公司成长。对于短线交易者,本文毫无价值;对于趋势投资者(我将价值投机者也归于此类),公司的美好预期仍然存在,并不影响你们炒作,也可以略过。

各位研究的公司的优秀的基因,确实值得期待: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国宝邓教授、孵化园、优得清等等,但这些都还只是预期,我们必须持续跟踪它实现的可能性。但现实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仍然值得重视,不能选择性回避。我主要谈谈两方面的问题。

说起这个话题,但愿不要招来喷子。现在,冠昊吧里已经出现一种现象,任何人都不能说冠昊的不是,否则都是别有用心。利用小长假,待在家里无事,我来说说早就想说的它的不足吧(当然,这里说的不足,更多的是从一个优秀公司的角度来要求的)。

在股吧里,各位高手对冠昊都研究得很透,很多人都不愿再谈它的基本面了,都认为它的未来将有良好表现,已经把它定位成了一个伟大公司,都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只要其没有高估时,静静的持有就行。但个人以为,只有愿意与朱老板一起,不管股价市场表现如何,都愿陪同公司一起成长的投资者(根据自己是否需要资金、而不是股价市场表现来决定是否减持),应该才能称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本文是针对以上类型的投资者写的,他们愿意长期关注公司的价值,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愿意陪伴公司成长。对于短线交易者,本文毫无价值;对于趋势投资者(我将价值投机者也归于此类),公司的美好预期仍然存在,并不影响你们炒作,也可以略过。

各位研究的公司的优秀的基因,确实值得期待: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国宝邓教授、孵化园、优得清等等,但这些都还只是预期,我们必须持续跟踪它实现的可能性。但现实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仍然值得重视,不能选择性回避。我主要谈谈两方面的问题。

一、公司有很好的成长预期,但仍需现实的检验,而从过往历史看,公司仍未摆脱“营业收入主要依赖首个产品”的风险,至少暂时仍未看到希望。

一、公司有很好的成长预期,但仍需现实的检验,而从过往历史看,公司仍未摆脱“营业收入主要依赖首个产品”的风险,至少暂时仍未看到希望。

1、上市后大家极为看好的第二个利润增长点:第二张膜——“无菌生物护创膜”,上市四年来,效果并不理想。

无菌生物护创膜于2009年6月取得产品注册证后开始正式销售。上市时,“实际控制人朱卫平和徐国风就新产品无菌生物护创膜预期可产生的收入作出如下承诺:除因发生不可抗力或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或现行法律法规出现调整,而对冠昊生物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外,冠昊生物新产品——无菌生物护创膜在2009年度能实现的销售收入不低于258.50 万元、2010 年度能实现的销售收入不低于517.00 万元、2011 年度能实现的销售收入不低于1,034.00 万元。”

从这一承诺看,无菌生物护创膜极有可能成为公司的第二个利润增长点,但现实情况是:上市前三年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上市近四年来,表现并不如人意,并没有成为公司真正的第二张膜,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仍依赖第一张膜——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每年营收占比在80%以上,今年为79.29%,因代理产品营收增长较多)。

2009年——2015年无菌生物护创膜营收情况:269万元、872万元、1067万元、763万元、808万元、1093万元、900万元。

从以上数据看,公司上市前三年,第二张膜的营收稳步增长(满足了招股说明书上的承诺),但上市后的四年的表现,却并不如人意。

至少从这一趋势可以看出(产品已经上市7年了),公司推出的第二个利润增长点并不算成功。

那公司近两年推出的第三、四个利润增长点表现如何呢?

2、“ACI”与“细胞存贮”,推广也似乎并不顺利,至少从业绩上看是如此。

2013年1月,公司与澳大利亚Orthocell公司签署了针对关节连接软骨病症的“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疗法”(ACI技术)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授权许可协议。2014年累计完成6例,批准2家医院;2015年累计完成59例,累计“技术准入阶段”的医院35家。——从进度看,似乎不错。

2014年6月30日,公司与鑫品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品生医”)签订有关免疫细胞储存技术《技术授权合同书》,2014年7月8日,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鑫品生医授予冠昊生物在中国大陆区域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区域)单独的、排他性的授权。

我们看看以上两项业务营收情况:

2014年年报开始新增加的“技术服务”科目,应该就是指的上两项业务的营收。2014年:133万元,2015年:309万元。

从2014年底公司开展细胞存贮股东优惠活动看,每位股东的优惠价为8万元,后恢复为10万元。从“细胞存贮”的消售单价和“ACI”的业务量与当年的营收比较来看,至少说明“细胞存贮”的消售并不顺利,增长并不多(当然,这里没考虑细胞存贮收入是逐年计入还是一次计入营收),而“ACI”业务也更多的是赔本赚吆喝。

这两项业务是否顺利,是否会成为公司的真正的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有待明后年的业绩检验。

3、组织补片。2015年实现了77.8万的营收,其真正会成长新的利润增长点吗?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无菌生物护创膜”(上市时同样期值很高)呢?需要后期业绩的检验。


4、优得清。众人最期待的优得清,真正获批后,一定会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市场很广阔?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吗?

从公司公布的实验数据:“生物型人工角膜用于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脱盲率达83%,治愈率达100%,超过预期目标。”83%这个占比已经很高了,但是,你们反过来想过没有,是不是还有17%的比例是不能复明的,也就是说,实验中的72位中,有12位是未能成功复明的,这是实验数据,在选择案例时,应该还是有针对性的,我想现实中,这个不能复明的比例应该更高。作为一个致肓者,当医生跟他说,手术后,有17%以上的概率不能复明。我不知道他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等待捐献者?还是等待更好的产品面市后再做手术?(我没做过市场调查,但我个人认为,因为这是眼睛,不是别的病患,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的成功率的要求应该是100%的。)如果有这种犹豫,其面市后真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所以,这个未来最近的可能利润增长点,一定能成功吗?会成为第三个“无菌生物护创膜”吗?仍然需要检验。

二、朱老板的表现(或者说管理层),与公司自己定位的“成为国际领先医用技术和产品的中国领军企业”的老总(管理层),还有不少差距。

我觉得,一个公司,要想成为一个伟大公司,要想卓越,其公司的老板必须是一个卓越的人,其管理层必须非常优秀,如果经常耍点小聪明、不能真诚对待投资者,将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请看以下几个事件:

1、2012年4月9日,对已于2月28日进行了预告的一季度业绩进行了大幅修正,由原“同比增长40%——60%”,修正为“同比增长420%——450%”,其后导致了股价的短期暴涨,要知,此时正是利益相关方的股份解禁的前夕(但全年业绩并未超预期,以前和随后的几年都未出现单季业绩如此报表的情况,且解禁当天及随后几天即进行了大幅减持,当然,随后的股价表现大家自己看),如此做法,大家只能“呵呵”。这与一个卓越公司的管理层的的差距还很大;

2、在回答投资者,是否收购优得清的提问时的表述,似乎跟一个未来可能成为“中国领军企业”的管理层对待投资者态度有不小的的差距;

公司在增资广州优得清的协议中表述为:“第二期:2015年6月30日前,优得清生物型人工角膜项目计划完成临床试验(采用术后180天脱盲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在提交产品注册申请并获受理后, 冠昊生物继续增资 3,000 万元,占优得清增资后注册资本33.33%;”

“如2015年6月30日前,优得清不能按计划完成生物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则冠昊生物将对优得清进行重新评估,根据此次估值,在与冠昊生物协商一致前提下,优得清可在以下选项中选择一种方式:(1)…(2)…(3)…(4)优得清退还冠昊生物出资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资金占用费。”

按原计划(术后180天),应该是于6月30日前已经“按计划完成生物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了,但公司6月份公告最后一例需延长观察期到一年,从而导致对“优得清公司是否按计划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了生物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的判断出现了歧义,从而间接影响了对上述增资协议中是否增资优得清的理解上的歧义,因此有投资者于6月下旬,在互动易上多次提问,其大意是:增资优得清的前提条件是 “2015年6月30日前,优得清生物型人工角膜项目计划完成临床试验”,还是 “提交产品注册申请并获受理后”(因一季报已提交并获得受理,若以此为条件,则就是确定性的),公司是否增资优得清?但公司就是不回答是否增资,只采取了一句外交辞令回答了投资者:“公司会按增资协议严格执行”。在随后于8月份公布的半年报中,公告已于7月份增资优得清。这样对待投资者,似乎少了一点真诚。

3、在本次收购珠海祥乐股权的停牌前的股价表现,似乎管理层在这其中起的作用也并不太光彩。

1)员工持股计划的匆忙建仓。

2015年9月11日股东大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根据员工持股计划方案相关规定:“股东大会通过本员工持股计划后6 个月内,易方达资产兴昊3 号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法律许可的方式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也就是说,必须在2016年3月11日前完成建仓。如果收购珠海祥乐股权停牌后,不一定能确保3月11日前复牌(你不知,我不知,但大股东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将停牌)。因此,才有10月12日更换资产管理单位后开始,到11月10日就公告完成了建仓,从成交均价43.906元来看,可以确信的是,在公司停牌前的2—5天内,是有建仓的,且这几天建仓仓位还不低。你会相信资产管理单位建仓时不知道公司将进行资产收购而停牌?我只能呵呵。是否存在涉嫌内幕消息泄露?

还有,朱老板停牌前一天公告高价增持(均价49.497元),其实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根据承诺,他必须在2016年1月9日前完成增持。知道内幕消息者在停牌前一天增持股价,我不知道是否算涉嫌违规,反正我感觉不怎么舒服。

(从这个角度看员工持股计划建仓价位43.906元和朱老板高位建仓价位49.497元,至少不能成为短期股价的价值判断)

2)停牌前6天的暴力拉升。大家会相信只是市场行为,没有涉嫌内幕信息的泄露吗?

(复牌后的股价表现看,对于靠近消息者,其实并没占到多少便宜,也许还有一定的损失,也算是对靠内幕交易者的一点小惩罚吧)

从以上三个事例来看,冠昊想成为公司自己定位的“成为国际领先医用技术和产品的中国领军企业”,其管理层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注:本文转自股吧“不在于涨得快”同名帖子。

看得出作者也是在长期跟踪冠昊生物,并且功课做得很细致,才有如此观察。所以提到的几个问题,我都也有思考过,有空再梳理一下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