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重新认识MA指标.MACD.W&R和KDJ(转载)!!!!

?重新认识MA指标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托、井、死*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
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对MA指标的一点小改进

??一、尽量缓解MA(5,10,20)的系统误差。首先调整一下MA的参数设定。从江恩理论中“在每周期内的45度和120度倍数位置是行情的关键点”、我国古代历法“以5日为一元,3元为一节(气),6节(气)为一季”和上证的特点每年近250个交易日出发,选取神奇数列中的5,13,34为MA参数。这样即为MA(5,13,34)。

二、为了尽量缓解MA(5,13,34)的滞后性增加其灵敏性,我们引入统计数学中的加权算法对MA作一定的修改。加大MA中近期收盘价所占比例。
(ma(close,5) ma(close,3))/2;
(ma(close,13) ma(close,8))/2;
(ma(close,34) ma(close,21))/2
至于用法你就看着办吧。


??我认为首先从公式的编写入手。现在想看加密公式的算法已经不难了。打开公式一步步地理清算法的思路,可以采用绘制框图法,逆向地由细到粗地绘出公式算法的基本框图。最后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作者的思路和算法依据。

??其次,用这种思路和算法去考查历史数据,(切记不要用它来考查个股,原因在本人《难得糊涂》、《股指对炒股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详细阐述。还没发表呢。),在考查过程中放大K线圈,一天天向后移。移前心里作一下时后市的判断几趟下来,您就能从历史数据的成败中进一步地理解公式,并能体会出公式对应算法的优劣,结合你对技术分析的心得与之融会贯通。接下来对其框图作一些改动,并通过逐步由粗到细法对原公式进行修改,改完了再评估一下优劣,决定对此分析公式的取舍

??最后,最后是什么呢?对了,无招胜有招。舍掉公式因为公式的理已经掌握了,已经烂熟于心,公式是死的,只有心中的招式才有灵性,绵里藏针的威力就在于无形。过了河就要弃舟上岸。
这样看待分析公式的准确性
??
??有不少人追求在历史数据库中检测为高成功率的分析公式。认为这样的成功机会就一定大。其实,成功率达90%的公式你拥有10种。这样高成功率的选股公式,10种同用不但不能把成功率提高到100%相反却只有35%。不知你有没有想过?(90%的10次方)。

再者,这样的公式一般都是作者在对股市中某一特定时期的一次行情的解读中所领悟的总结。不能对所有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这类分析公式的出击率非常低,有的每年就那么次把次(同时出击的几只股票只能算一支)。比如,我看过一个公式,成功率100%。 经测试它只对5.19那一次有效。只要公式的机理好,算法精巧就不失为一个好公式。就像MA(5,10,20)是从趋向性和均线理论出法,虽然不太准确但你还是乐此不疲;波浪理论没有统一的用法,各人用各人的而且还是错误的多。大家还不一样非常喜爱?所以讲,分析公式的活力源于公式存在的机理。分析公式的灵巧与否在于使用她的人。

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剑不杀人,人杀人”、“如果剑不够长,就向前再跨一步”。
我对公式指标的看法和运用原则!
对指标、公式,我是按照一下几个步骤来处理的:

第一步:引入公式指标,自己能理解的、适合自己的操作理念的,留下,否则统统KILL!
第二步: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公式指标的优缺点,留下那些优点突出、优点明显、优点大于缺点的,其他的再统统KILL!
第三步:在那些优点突出、优点明显、优点大于缺点的公式指标,再看看其缺点能否加以克服,如果其缺点会致命的,也KILL!再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加以优化、完善!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我相信:能留下的公式指标已经不多!那些加密的、没有原码的、没有思路的、没有理念的、没有优点的、七拼八凑的、乱七八糟的公式指标,会统统在你的视野中消失,留下的就是你要的、能适用于你的好东西!下一步,那就是你好好地用好这些公式指标,去股市挣钱的问题了!

公式指标有千千万万个,你不能寄希望一个公式指标就能解决你的炒股的所有问题!因为,一个公式指标,往往只能解决股市某一类特定的问题,是有相当大的针对性的,超跌的绝对不能用于追涨!同时,在技术水平比较一般的情况下,没有指标是万万不能的,虽然指标不是万能的!
但你到达超一流水平时,你可以说指标是无用的,但在你到达此目标之前,指标还是有用的!这就象一个学武之人,在没有到达最高境界之前,武术的一照一式,还是有用的,而且是你学武的正规入门之道,也是你走向武术高手的必经之路!等哪一天你到达了武林高手之列时,你才可以自豪地说:无招胜有招!才可以说:指标、 公式是无用的!

MACD的优劣性

MACD的优点就是能分清弱市和强市缺点是MACD有近五个交易日的滞后性。而重要行情都是从弱市或强市下开始的,MACD没有一定的取值区间,使我们心中没有底。
从MACD的算法来看,MACD表现的是MA的乖离率的移动平均,所以归根据结底,MACD是MA的变化应用。这样一来MACD的优劣就非常好理解了。 因此我们从MACD指标的柱状线变化中可以提前了解转势的信息,即当MACD柱状线最长并开始变短两三个交易日后就能观注或买入,同时为了减少杂波干扰只要设定好MACD的指标参数,再结合W&#R或KDJ和ADL就不判断了。

谈谈W&R和KDJ

作为技术分析者就一定要非常深入地了解指标的内涵、特性。否则拥有最好的指标也赚不到钱.因为,指标都有它失误的时候。W&R和KDJ指标都属于趋向性指标,W&R在低于20时超卖,高于80时超买,KDJ在20以下金*为买入信号,80以上死*为卖出信号,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不难发现在盘整的格局中W&R和KDJ还过得去。而要在下跌和上涨通道中则屡战屡败,用W&R和KDJ做成的交易系统总是不能走完大行情。

??为什么?我们来看看W&R和KDJ的算法,W&R是表示当前收盘价在历史N个交易日内最高和最低价区间的相对
位置,KDJ指标则是W&R指标的移动平均与W&R之间的关系。当股价创新低(N<本通道的交易日数)它的稳定性就越差,只要股价稍有一点点反复指标立刻会做出强烈的反应,失真就应运而生了。< /FONT>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分析时就要引进相对稳定的指标,把算法于W&R和KDJ融合。例如:MA指标就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让W&R和KDJ采用大

参数移动平均的方法来解决。
目前有不少股票分析软件都有开放性的公式编制平台,这给技术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利用这个平台的自编公式功能使我们能够对技术分析的认识从迷茫走向清晰。但编制出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公式的确是一项很困难的事,这也导致很多人半途而废,甚至认为公式无用。针对这种情况,谈判我的看法。

首先,共享的赚钱公式是不存在的。我们编制公式的目的,就是想用它来指导股票买卖操作,并在股市中赚钱。 我们的股市是个投机的股市,因为在沪深A股中很难找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人们来这里是想通过低买高卖赚钱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装腔作势的说来股市是为了投资。在一个投机的股市中,有人赚钱必然有人陪钱,否则那是谁赚谁的钱呢?也就是说大家买来卖去总赢利之和为零,即股市竞争是零和的。如果考虑手续费和印花税的因素,股市竞争是负和的。 在这样的股市中不可能存在可以共享的赚钱方法,也就不存在共享的赚钱公式,所以赚钱的公式是不会被公开的。要想用公式赚钱必须自己编写。实际上一种方法用的人越少其有效性才能越强,公式也是一样。

其次,不存在简单地赚钱公式。得出这个结论和上述结论理由相似,即如果存在简单而能赚钱的方法,因为它简单,则所有的人都能使用这种方法,这也和零和竞争相矛盾。有了上述两个结论就可以解释很多常见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经典的技术分析方法不能直接用来赚钱;为什么网上收集来的公式看起来很好,应用却不灵;为什么真正的高手不说话;为什么好公式不能拿出来;为什么很
多人说公式无用;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能赚钱的时候就不能去做了……等等等




书归正传。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式的编制者会编出一些自己秘密的好公式。但依然实战效果不佳,这可能是他们落入了误区,但离成功已经不远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被误区所吞没,变成了公式无用论者。
在这里只想谈谈我所走过的几个误区,提醒朋友们小心。
误区一:过分追求成功率或其它测试统计指标
一个公式的好坏,成功率当然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但也不是唯一指标。成功率过高往往引起信号量减少到很低的水平和信号过分集中,这就失去了测试结果的统计意义,有迎合某个历史特殊情况的迹象。实际上一个好的实用型公式并不一定要求很高的历史测试成功率,70%以上也就不错了。
误区二:对公式中的参数调整过度或过于精雕细啄
一般在公式编制过程中都需要对其中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但是任何一个参数在公式中一般都有它的实际意义和适宜的调整范围。如果对参数调整过分,就会导致公式失真,失去公式原本的含义。另外,即使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调整也不宜过分精细。在很多情况下,调参可以把某个指标(如成功率)调到极大值,但往往会趋向于历史特例,无实际意义。不少分析软件都提供所谓参数优化平台,使用时应小心才是。
误区三:公式由过多的子公式组合而成
公式往往由若干个子公式(或称为子条件)用条件“与”或条件“或”组合而成。每增加一个子条件就会增加公式的自由度,而自由度越大越容易趋向于历史特例,公式的可伤心性随之迅速降低。一般公式的子条件应控制在五个以内。
误区四:对分析软件的算法了解不足,受其误导
很多分析软件的分析平台是有缺陷的,必须弄清楚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调整,并考虑其影响。例如《分析家》3.16版对买卖价格是按均价计算的,而均价的默认设置是“收 高 低/3”。这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引用了未来数据。因为公式中常用的数值,如收盘价、成交量等,都在收盘时才得知,用其所提示的买入信号指导盘中买入(买价定在“收 高 低/3”)实际是无法操作的,这就是引用未来数据。“低开大阳线”公式的测试成功率很高就是这种误导的结果。
上述的这些错误在很多公式中都能见到,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对公式缺乏可行性的考虑。这里所说的可行性是指公式在未来的使用中能保持其良好特性的能力。这应当是实用型公式所要追求的重点!实际上公式的好坏只有研究了它的原码,理解了原理之后才能得知,只看其测试结果是不够的。公式测试结果的美化很容易做到,可使用的花招很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