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希腊是如何被算计的

?



希腊是如何被算计的
2010年03月06日 14:16解放日报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远去的时候,欧洲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大规模的金融风暴。先是希腊主权违约风险升高,随后出现了对欧元的攻击,使欧元在10天内下跌10%以上。如今,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依然在这场新一轮风暴中挣扎。


最近有消息揭露,这场表面上看是由希腊赤字大幅超标引起的政府财政危机,其实一切有幕后之手操纵——美国投行高盛早在本世纪初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加剧希腊的债务危机,并在2001年至2002年帮助希腊悄然融资10亿欧元,从而让希腊成功达到加入欧盟的条件。上周开始,美联储和证监会介入有关调查。曾经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着“不光彩”角色的高盛等投行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那么,希腊是如何被高盛“算计”的呢?


早在2001年,希腊刚刚加入欧元区,根据欧共体部分国家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一是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二是负债率低于GDP的60%。但是当时刚刚入盟的希腊完全不能达标。


如何从账面上让希腊符合这两项标准?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然后由高盛负责将希腊发行国债获得的欧元兑换成美元,等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再由高盛将其重新换回美元。问题出在高盛在兑换时,不是按市场汇率计算。事实上,高盛“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借贷一大笔现金,但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按照当时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但高盛采用了一个更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在这个兑换中,高盛实际上借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希腊国家预算赤字占GDP从账面上看当时仅为1.5%,远远低于欧盟要求的3%。事实上,在希腊危机爆发出来以后,有关方面测算出,多年来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实际是在5%以上。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从这些服务和借贷中,高盛也获得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


高盛借给希腊的10亿欧元尽管不会在账面上显示出来,但是借钱总是要归还的,而归还时间与希腊发行的国债到期时间差不多,就是2010年左右。于是,今年年初,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多笔交易到期在即,希腊却无法偿还。消息暴露出来之后,引起市场大幅波动。


高盛又是如何从希腊危机中获益的呢?专家认为,高盛这次利用的是一种曾经在次贷危机中“大红大紫”的金融衍生工具——CDS(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业务。所谓CDS,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信用期权合约。其实质是将金融机构自身无法管控或消化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配置。再具体点说,CDS就是对一个主权国家债务可能存在支付问题而创出来的一种保险,即当一个主权国家被怀疑出现支付能力问题时,持有该国国债者便可购买“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即CDS,由承保方负责支付亏空部分,相当于把风险转嫁给了卖方。而当希腊国家支付能力被怀疑的时候,有关希腊债务的CDS便会上涨,此时卖空CDS就会赚钱。


在高盛向希腊借贷了10亿欧元之后,高盛曾向一家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来分散风险,以便在希腊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当希腊的支付能力未被怀疑时,高盛还从市场上大量购进希腊债务的CDS。当高盛拥有数量让它足够满意的希腊债务的CDS后,开始动用各方力量降低希腊主权风险评级,同时与华尔街的一些投行和对冲基金轮番抛售欧元,造成市场恐慌情绪,引发欧元大幅下跌,这让希腊的CDS价格曾一度飙升400个基点。此时,高盛开始大量抛出希腊债务的CDS,从中获利。


在高盛等金融大鳄的围攻下,希腊经济正走向困境,目前其预算赤字已经达到GDP的12.7%,债务占GDP可能将在明年达到135%。而希腊危机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希腊,还有欧洲各大银行。从已知消息来看,欧元区多家银行,包括欧洲央行都为希腊国债做出过担保,也就是承担着希腊债务违约的风险,因此希腊危机牵动着很多欧洲银行的利益。


让人担忧的是,有消息称,高盛的“货币掉期交易”方式,并非在希腊这一个欧盟国家中实行。据说,有一批欧盟国家正是借助这一方法,使国家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占GDP的3%以下的水平,其中可能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还有意大利和德国。这批 “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爆炸,关系着欧元区的未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