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迪安诊断投资价值分析A(转载黑熊捕鱼博客)

300244迪安在2013年终于得到了市场认可,从最低价开始到最高斩获3倍涨幅、这其中明显是获得了双击收益。业绩伴随估值双丰收。而这也正是我平常低位潜伏所追求的,原来低位潜伏的逻辑和理由得到了验证。而今、上涨后获得如此之高的估值是否合理?有一些关心的问题。



股票投资取得超额收益、要公司业绩不断超出预期。而迪安增长一直在45%之上,尤其是其前景似乎越来越好:这行业国外的临检巨头如美国QUEST(年收入80亿美元)、LabCorp、日本BML(年收入约合60-70亿人民币),也给A股市场目前仍只几亿元收入的这些市场龙头级别的公司打了鸡血,中国人多而体弱、疾病缠身较美国更甚、按理市场空间更大、因此随之推想迪安等公司空间也将更高。尤其是即将来临的老年化社会、伴随新一届政府的民生远景、所以美好的故事吸引了更多的进入者,故而日益提升了估值并给予支撑。目前不到一个亿的利润、已经给出了最高近80亿的市值、且昨天收盘仍维持在70亿上。按我自己的用主营业务利润水平方法来估值、也达到了近80倍之高、显然不低。做为我目前的持仓股票之一,今年再期待迪安双击显然有点过份。如果没有低位成本的底仓、是拿不住的。业绩45%的增长率、对应了近80倍市盈率。尤其PEG早已经超过1、这个建仓期间绝对不予以考虑的红线。现在持有、其实在忽略交易成本时,便等同于买入。而目前这种估值、明显不会再有双击、所以不可能去买入。这和持有似乎是茅盾。这时、如果对于选择的股票没有信心、心中不纠结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很多价值投资者、经常不会考虑高市盈率的成长股的原因。好在我只盯公司成长生命周期,谈不上是一个什么价值投资者。在我认为这公司的空间仍在、发展的空间仍在。我在高估时也会拿得住。在这、我也不谈趋势投资、反正、市场去猜想是徒劳的。拿住的前提是我已经做了低位筹码的安心处理:比如0成本持有。这样、万一错误判断,公司出现业绩不如预期、而导致估值与业绩双杀出现,这在很多因眼光不行、选到假成长股很常见。中地雷我也可以在心理层面承受、毕竟没有伤及本金。所以、这茅盾便好解释了、相信自己眼光而坚持、管你啥价值投资、趋势投资。我便按自己设想的去做而已。这其中、相信目标股波段向上是主旋率。



一棵种子发芽、已经成长为小树。正在茁壮成长、又有何太值得担心的呢。我要做的、仅是浇水和关注。公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才是我较关心的,整理一下、理清持有的逻辑:



?。。。。。。。。。。。。。。。。。。。。。。。。。。。。。。。。。。。。。。。。。。。。。。。



2012年8月23



问:现从整个行业来看,检测外包服务收入每年的自然增长量大概有多少?



答:15-20%。



问:目前来讲,公司客户构成中是否以中小医院为主?未来和三级医院的合作力度是否会有所加强?



答:目前从公司的客户分布来看,主要以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为主,而对于检验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三级医院来讲,我们可以定位在一个拾遗补漏的角色,目前公司与三级医院的合作重点主要放在一些“三高一新”项目上。



我们认为,与三级医院的合作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并且随着公司未来研发、检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扩大与三级医院合作力度是可以期待的。



问:请问新建一家独立实验室的投入成本会达到多少?需要多长时间实现扭亏为盈?



答:设立一个综合性的独立实验室,基本上需要2000万的投资规模,这也是国家对独立实验室的设置标准所要求的;从我们目前的运营经验来看,一个实验室一般需要2-3年实现盈亏平衡。



问:独立体检公司与我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些体检公司也是我们的客户。



问:公司是否有想过涉足体检业务?



答:其实公司在早期的时候也确实考虑过是进入体检市场还是医学检验市场,当时考察了一些国外的体检公司。后来发现中国有个特点,医院也同时在做体检项目,考虑到可能会形成竞争的问题。后来,公司还是更倾向于从技术入手,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独立的医学检验平台。在今天来看,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当然,这并不排除迪安以后会进入这个领域,但是目前来讲并没有纳入到实际行动中来,因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做一家还是连锁?是做高端、中断还是低端?这些都是要经过仔细斟酌的。那目前来讲,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借助自身的技术检测平台去更好地与体检公司这种商业模式进行结合,将独立实验室业务扎扎实实地做下去。



问: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下公司的CRO业务?这块业务目前我们做的怎么样?



答:公司确实在做新药临床实验业务尝试,并且跟一些国际同行进行了相关的学习洽淡,同时CAP的认证认可也已经启动。因此,CRO临床试验,将是迪安诊断业务延伸的一个部份。但这几年,迪安还是会把重点关注在模式创新上。?



?问:广东为什么会选择从佛山开始?



答:多年来迪安一直致力于在华东、华北地区进行布局,事实上佛山是我们进入华南市场的一个切入点。广东是一个经济总量非常的大的地区,第三方检验业务市场空间也比较大,基本上已达到几个亿的市场容量,未来具有高成长性,加上佛山当地政府对于独立实验室行业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迪安必须进入。



问:迪安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别是什么?



答:?迪安地处浙江,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还是比较独特的:一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和强调“服务 产品”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我们认为迪安之所以能在这个行业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有效平衡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关键在于——我们所坚持的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其他竞争对手都在忙于跑马圈地,而迪安恰恰相反,我们将大部分资源聚焦在江浙沪市场。江浙沪市场不仅仅市场潜力大、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就是这个市场是目前中国最规范的医疗市场。因此,我们将这个市场作为利基市场,深耕细作,将业务网络迅速下放,抢在同行之前将它织成一个严密的网,令竞争对手无从下手。



问:公司目前在谈的项目大概有几个?



答:目前在谈的项目虽然很多,但着手去做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如有新的进展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公告。



问:公司计划每年对外扩张的速度会保持一个什么水平?



答:每年大概2到3家。



问:如果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这个风险怎么控制?



答:公司秉持对样本负责的原则,为了防范质量风险,制订了统一的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日常质量控制,注重人机料环法等影响质量的各类因素的管理,内部开展各项质量监督活动与集团质量巡查工作;总部建立了质控监测平台,能实时关注到各实验室的在控水平与能力;在检测活动中,公司开展三级审核制,进行多环节复核;并且对阳性标本、结果值与临床诊断有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查,以及积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上述途径不断提升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和人员技术水准。



问:公司在完成收购后,如何解决与收购目标进行人员、文化等整合的问题?



答:为了防范整合风险,公司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通过作出大量的资源整合与管理输出工作,包括并购前的筛选、理念、文化、利益分配机制等方案的设计,帮助公司在并购项目启动时少走弯路,并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当调整,使正式合作时能顺利按照公司的管理体系要求,最终达到双方人员、文化等相互融合的目标。



。。。。。。。。。。。。。。。。。。。。。。。。。。。。。。。。。。。。。。。。。。。。。。。。。



2012的8月30号



1、?浙江省内与我们合作的私人医院数量有多少?



答:浙江省内大概有600-700家。



2、?能否分析下检验业务的成本结构?



答:根据行业特点,我们的分类可能有其特殊性,检验业务的成本构成基本上是以三大块来分:一、试剂成本;二、实验室费用,其中又包括人员、设备折旧等等;三、物流成本。



3、?迪安在杭州的实验室的贡献一直很大,但不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发



展空间?



答:杭州迪安是2004年成立的,到现在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观察它的成长规律。成长性基本可保持30%以上,而今年成长性接近50%。



我们分析了这里面的一些原因: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些新医改的政策比较密集,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国家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介入是极大鼓励和支持的,而且在很多文件中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是“集中检测”这种商业模式的推动力度也越来越大;二、医疗服务本身的自然增长量。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每年体检的人群不断地在扩大,导致了医院的检验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上涨的空间;三、由于国内医疗服务中外包的比例一直比较小,这就存在一个外包量不断释放的扩容机会,基于全国“一万个亿的医疗市场、一千个亿的检测市场”的巨大基数,只要稍微加以释放,这个量还是相当的可观;四、技术创新。迪安一直致力于新项目的投入与研发,例如“肿瘤个体化治疗”等特检项目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预见到“技术驱动”将成为未来市场增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每年通过政府买单的项目在不断增加,而且每年政府买单的人群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放到社区医院,但社区医院基于条件所限,基本上都选择外送给第三方来做,这些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未来增长的动力。



4、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的降低对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答:早在2005年,我们在浙江省内就经历了一次大的降价,当时迪安从盈利瞬间转为亏损,但没过多久,我们突然发现检测外包业务开始释放。因为这次降价后,要求导致医院更注重成本的核算,迪安也借此机会,引导医院进行检测项目分类成本的核算,使他们将不赚钱的项目进行外包,业务量得到快速增长。



对于检测项目价格的调整,对迪安有利有弊,这是一把双刃剑,会降低企业的毛利,但同时会促使医院刺激外包业务量的提升。



5、?迪安与梅里埃的合作目前进展的怎么样了?



答:我们与梅里埃的合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双方都希望未来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多领域上进行合作。



6、公司实施连锁化发展,人才是否是瓶径?



答:人才的确是独立实验室发展的一个瓶径,毕竟大多数专家都积淀在公立医院。因此引进人才也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引进各学科领域的国家级、海外背景等类型的专家,树立学术权威,进而带动实验室各学科的建设。



7.?一个检验中心从设立到实现盈亏平衡、再到收回投资一般都需要多长时间?



答:新设一个实验室需要投入2000万,从我们目前的运营经验来看,其盈亏平衡点大约在2000-2500万,如果要达到这个规模,一般需要2-3年,即实现盈亏平衡;根据以往的经验,投资回收期则需要4-5年的时间。



8、一个实验室的固定资产投入大概需要多少?



答:在新设实验室的2000万元投入中,其中固定资产投入大概需要500万元。?



9、与同行业相比,迪安存在哪些优势或劣势?



答:整个独立实验室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客观的来讲,目前中国几家大型实验室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但迪安的“服务 产品”一体化的业务模式、资源整合的着眼点、团队的稳定性等方面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



?2012年9月20号



1、请介绍下行业现状及公司的发展策略。



答:目前对于诊断外包服务行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包括鼓励民营资本承办医疗机构、鼓励第三方集中检测的模式以及商业保险参与支付制度改革等,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契机。



迪安通过多年的经营,发现独立实验室商业模式的特点即为规模化、成本领先、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且相对于国外来看,国内的医学独立实验室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外包概念深入人心及促进医院将外包释放等方面,还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前期采用插红旗式的快速布点策略,公司更侧重于聚焦发展的策略,即在原有市场做实、做深、做透。因此迪安目前的营运能力、团队稳定性以及盈利能力还是具有较强优势。



公司坚持实施稳健的连锁化扩张战略,计划每年实施2-3个点的布局。公司上市后,品牌的影响力与政府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因此,对于新进市场,我们坚持采取“不从零开始”的策略,以并购、资源整合等方式进入,在最短时间快速推进市场,公司会兼顾速度与耐力的平衡,确保整体的持续盈利能力。



目前公司充分发挥“服务 产品”一体化商业模式的优势,并通过建立社区的集中检测平台,以及对医院检验科实施集中采购与管理咨询输出等增值服务提升与客户的合作粘度。在检验项目上,公司已经启动CRO业务,同时会加大特检领域的服务项目。



2、请问新医改对药品进行控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