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宏皓《皓脉》美的被骗十亿的启示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皓脉》。本期《皓脉》跟大家聊一聊,美的被骗十亿的启示。

如果有一天,你买到了假理财产品,不要忧伤,不要焦急,因为,绝对不是你的智商不够,而是造假太厉害了。这不,连银行和上市公司都中招了。听说美的买了10亿理财,结果全被骗啦!没错,就是那个卖空调、卖冰箱的美的集团。那么,这么大的上市的公司,究竟是如何被骗的呢?

美的遭遇骨灰级“李鬼”,被骗10亿元,这才是步步惊心!

去年3月份,美的金融中心安徽分部的负责人李某,向其大学同学,透露了一则消息,就是:“美的理财业务最重要的要求是,要有银行兜底”。然后,这位大学同学,就辗转通过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资经理,向李某介绍了一个7亿元的理财项目。这个价值7亿元的理财项目,名为“财通资产:创赢1号单一客户专项资管计划”。

该产品的推介银行是农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资产管理人是,上海财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托管人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项目标的公司是,农行成都武侯支行的3个“授信客户”。

根据这份理财产品合同,在“声明与承诺”一栏的显示,该理财产品还搭建了另一层通道“渤海信托贷款项目单一信托计划”:即理财产品资金流向的实质是,穿越财通和渤海信托两层通道,最终贷款给项目标的公司。该理财产品的资管专项计划期限为2年,预期年化收益为6.7%。

听起来,这个理财产品真的不错,收益不低,还有银行兜底,出具保本保收益的《承诺函》。于是,美的就这么入套了,买吧赶紧买吧。

放款后两个月,美的方面再次前往,农行成都武侯支行核查,这才发现这个理财项目中,最核心的《承诺函》上的印章,是伪造的,盖章的“黄行长”为假冒,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陈某也是假冒的。

简单一点说,就是去年3月,美的购买的7亿元理财资金,由“农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借道上海财通和渤海信托,最终流向3家借款公司。直到放款后2个多月,美的方面才发现,无论是银行出具的兜底函,还是资金流向的3家公司授信资料,都是伪造的。

几乎同一时间,美的集团另外的3亿元理财资金,遭遇了相似的情况,只是涉案银行变成了“重庆银行贵阳分行”。这个“骗局”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戏剧性了,“萝卜章”也就算了,甚至还有专门的“演员”,而美的,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观众了,“该配合你演出的我非常配合”。美的事件确实令我觉得“活久见”,在此也提醒,无论普通人还是企业,都要特别注意买理财产品风险,要仔细核实,是不是真的银行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美的被骗之后,网友大呼:10亿,得卖多少空调啊!

我去逛了圈美的官方旗舰店,发现空调的价格也是有高有低,就拿普通款的均价3000元来说吧,10个亿也要卖300多万台。市值数千亿的美的集团,竟被“萝卜章”骗走十亿元理财资金,不知是演员演技太好,还是美的很天真。

这件事也暴露出美的集团,对于下属公司的监管存在漏洞,或许是过于急切想获得高收益,或是存在利益输送,从而忽略了对理财产品和银行的核查。而涉事银行农行更是在监管、体制,存在更大的问题,出借行长办公室,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涉事行长要么是利益相关体,要么就是玩忽职守,而农行也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那么,真的是美的太傻太天真,才会上当吗?为什么这么大的公司,风险意识这么差呢?还屡次被骗?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来看,这件事情非常平常,并且还会出现更多的这类诈骗案件。

你可能会说,美的又没有自己的风控团队,怎么能甄别企业的风险,敢把钱借给企业呢?往往这个时候,银行在里面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银行就会承诺兜底。而银行呢?一方面没有占用自己的贷款额度,一方面又把利差给赚了,所以,几乎所有银行都有这样的操作。因为是抽屉协议,而且市面上,目前都这么干,美的自然放松了警惕。

上市公司美的集团竟然买到了10亿元假理财,农业银行出具的保函是假的,借款材料是伪造的,这就很让人害怕了,频繁爆出巨额银行假理财事件,而且屡禁不绝,这非常值得深思,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之前民生银行大案也是这样的。

各大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买理财产品

美的2016年,总共认购262.67亿理财产品,包括36.36亿的银行理财产品。自 2012 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认购金额,都呈现几何级数量增长。上半年沪深两市共有 742 家上市公司购买 4663 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高达 4420.55 亿元。上市公司如此热衷买理财,原因无非在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获取额外的投资收益。

上市公司用剩余资金,做理财投资本无可厚非,这属于正常的投资理财行为,但是,怎么理财既需要专业,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理财方法太落后,才会频现理财陷阱。

金融投资没那么简单——上市公司如何避免买到假理财

从美的集团整个放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美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近7亿的大金额投资,只是简单的会面一小时,然后拍照,留存,而且,也没有发现承诺函的印章是伪造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处理大额资金往来的人员:美的的工作人员,在审核投资项目时,根本是非常不专业的,所谓的审核,只是和“信任的行长”谈了一个小时,拍了照,整个合约就签下来了,7个亿就打出去了!

作为美的这样的上市公司,资金投资的管理,应该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一季度财务报表上,美的的货币资金有353亿,7个亿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而美的在放款的过程中,似乎也没有领导级别审批。也没有通过相关的财务部门审计,7个亿投出去 非常容易。而事后的复查,美的内部也是等到两个月以后才进行的。

因此,从美的事件可以看出,即便是美的这样级别的上市公司,在理财和金融方面也只是“小白”级别,在和所谓的“银行人员“会谈时,难道只是看了一张名片?也没有所谓的“银行人员”的关系确认?也没有验证所谓的“企业材料”是否合理真实?

美的集团骗局事件后,其年报数据受关注,通过查阅和整理美的集团,近几年的年报可以发现,美的集团4年投资了2000多亿元购买理财。由此看来,美的集团骗局的“10亿”不足轻重啊,真是资金充裕财大气粗。

其实,像美的集团这类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多,有不少上市公司,就拿去投资理财产品了,资金没处用,上市公司总得薅点羊毛吧。那么,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呢?从上市公司的本质来讲,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说明该上市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资金,也可以说资金已经严重过剩,资金严重过剩的公司,盈利能力也会下降。

所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这个看似像利好的信息,实质上是偏利空的,从上市公司以业务业绩为重来讲,大量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说是“不务正业”, 财富增值没有合适的途径,理财方式非常落后,公司缺乏善于资本运营的人才。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很多假冒的“金融诈骗”案,受害者多是金融知识不足的“大爷大妈”,而这一次,作为美的这样的上市公司,财务制度的滞后,导致了风险的发生,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金融风险意识薄弱,才是关键,肯定就是觉得:银行肯定靠谱没问题,我美的这么大的公司,不会有人敢骗。

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风险和机会,什么P2P,什么“飞单”,什么高息理财,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都要睁亮双眼。投资有风险,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而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有对投资项目,投资过程,做了多少准备和了解?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警惕的。美的被骗7个亿的背后,给我们更多的警醒。那么,上市公司怎样理财才是正确的思路呢

上市公司正确的理财思路

上市公司去买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财富管理能力低下的表现。上市公司的合适的理财投资思路,一是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基金,打造产业链,为自己的产业发展布局,为自己的产业集群服务,通过市场化的产业基金,培育出能拿到未来船票的好项目,为自己的产业升级服务,同时也能获得高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投资自己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既能获得投资收益,又能将自己的产业链打造的更完美。三是投资自己产业集群上的公司,在通过投资获得收益的同时,又扩大了自己的产业集群,扩大了自己产业的朋友圈。

本期《皓脉》到此结束,我是宏皓,感谢收听《皓脉》。

央广《经济之声》每周六、日早七点,宏皓为您带来的《皓脉》与您相约美好清晨。

宏皓: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中国金融家俱乐部主席、中国金融促进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25年从事金融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指导各地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及运作,帮助地方政府用金融创新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实现转型升级。中国讲金融最权威的专家。

近10年来著有《理财决定命运》、《融资决定成败》、《金融学家给你的七封信》、《中国未来经济模式——互联网金融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24部著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