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谨慎无缘国戚的张安世

张安世是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张汤之子。


张汤汉武帝时出任御史大夫,阿法以媚武帝,深得汉武帝的崇信。


但与丞相庄青翟产生嫌隙,而丞相府的朱买臣等三长史素与张汤不合,于是合谋害张汤,张汤不能自辩,于是自杀。


张汤死后,家产不超过五百金。


事后武帝追查,丞相庄青翟,三长史皆被处死。


武帝因此提拔了张贺的弟弟张安世。


张安世与父亲不同,他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


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


掖庭令张贺是张安世的哥哥,有一次在张安世面前称赞皇曾孙(后来的汉宣帝)的才干,并谈到与皇曾孙有关的一些奇异征兆。


张安世总是禁止他说这些,认为上有年轻的皇上,不应称道皇曾孙。


到汉宣帝即位时,张贺已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初无端的称赞我,将军制止他是对的。”


汉宣帝到了娶亲的年龄,张贺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汉宣帝。


当时汉昭帝始冠,张安世拒绝了兄长张贺的建议,说:"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


于是张贺只好放弃嫁孙女与宣帝的事。


张贺发现下属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相貌不错,且年龄与宣帝相当,于是就为宣帝聘下了许平君。


许广汉是暴室啬夫(暴室是宫廷内的织作之所,啬夫是暴室属官),曾因过失被处以宫刑。


宣帝与许平君成婚后,不久许平君为汉宣帝生下一子,即后来的汉元帝。


昭帝死后,张安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张安世为官廉洁,曾举荐一人,其人来谢,他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


他生活简朴,虽食邑万户,仍身穿布衣,夫人亲自纺织。   


张安世一门三侯,张安世家族也以八代高官大宦未失侯位,为史家称奇。


认为“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汉宣帝追念张贺对自己的恩惠,打算封他为恩德候,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


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


张彭祖幼年时又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打算封张彭祖为候,先赐他为关内侯。


张安世对张贺封侯之事坚决辞谢,又请求减少为张贺守墓的户数,逐渐减至三十户。


汉宣帝说:“我本是为掖庭令,并不是为将军你!”张安世这才罢休,不敢再说。


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下诏说:朕在平民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都对朕有旧恩,还有已故掖庭令张贺对朕辅导教育,使朕研习儒术,恩惠卓著,功劳最大。《诗经》上说:‘没有不应报答的恩情。’今特封张贺的养子侍中、中郎将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缢号为阳都哀侯,丙吉为博阳侯,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


张贺有一孤孙张霸,年仅七岁,被任命为散骑、中郎将,赐爵为关内侯。


张安世自认为父子都被封侯,权位太盛,便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


汉宣帝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收藏这笔无名钱,达到数百万。


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


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


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


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与

此人绝交。



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调升,自己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张安世对他说道:“你的功劳很大,皇上是知道的,作人臣子的,怎么能自说长短处!”坚决不答应他。


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


张安世见自己父子地位尊显,内心深感不安,便为儿子张延寿请求出任地方官。


汉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


一年多后,汉宣帝怜恤张安世年老,又将张延寿调回朝廷,担任左曹、太仆。   


元康四年(前62年),张安世在任上逝世。  


张安世在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霍光为第一,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等人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