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央行:建立利率走廊操作系统 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成本

11月17日,央行刊登央行研究局研究人员马骏、牛慕鸿、宋雪涛、张翔的工作论文《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称,应弱化将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给予其以更大弹性;有必要建立利率走廊操作系统,利率走廊系统可以降低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上也更具优越性。

研究人员表示,建立利率走廊第一步要在隐性政策利率周围建立事实上的利率走廊。第二步是逐步收窄事实上的利率走廊,第三步是取消基准存贷款利率。

另一方面,央行研究文章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和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现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

据悉,文章中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并研究发现:第一,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第二,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减少央行公开市场的频率和幅度,降低操作成本;第三,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利率波动率、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

研究人员表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渡过程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文章对 “利率工具无用论”进行了反驳:央行的政策对各种利率的作用方向一般都是正确的,如央行降息一般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起到刺激投资的作用。论文认为,考虑到政策部分传导会被风险溢价对冲,因此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就应该比不考虑风险溢价时的更大。

论文强调,周期性因素会导致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弱化,是在所有经济体和所有经济下行周期中都会出现的、无法避免的现象,但并没有阻碍其他国家选择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论文称,对于降息未必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的观点,持有者往往没有分清体制性因素导致的货币政策传导阻滞(这种因素在周期的任何部位都起作用)与周期性因素(如在经济下行时风险溢价上升)导致的传导效果的弱化。

对“周期性”传导效果弱化的一个正确的解读是,考虑到部分传导会被风险溢价对冲,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就应该比不考虑风险溢价时的更大,才能达到预期的调控利率和实体经济的效果。

点评:证监会会出现了“股奸”,央行有无渎职???,这篇论文的目的???尽管在博客里能够提前预知姚刚级别的人物要出事,央行是否此地无银三百两,还真的不能、不敢做妄加判断,三届不倒翁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