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巴菲特“吃苹果”在A股的运用

今年2月中下旬的时候,有关巴菲特“吃苹果”的故事在A股市场上一度盛传。这位曾誓言“不碰科技股”的股神,于去年第一季度豪掷11亿美元建仓苹果股票,第二季度又大幅增持苹果,持仓较一季度末增长55%。去年四季末持有5736万股的苹果股票,是三季度末持仓的3.77倍,三季度末持有1523万股。而今年2月28日,巴菲特再次表示,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在苹果公司的持股又增加了一倍以上,使得这家硅谷巨头的股票成为伯克希尔持仓最大的股票之一。


而在巴菲特大量“吃苹果”的同时,却选择了远离传统零售业。F13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去年四季度最大的减持来自沃尔玛,当季沃尔玛持股减少89%至139万股,上季度末持有1297万股,相当于抛售了约9亿美元的沃尔玛股票。巴菲特接近清仓的抛售凸显了传统零售商式微的局面。去年他承认,面对电商巨头亚马逊的竞争,传统零售企业生存艰难。


一方面大量吃进苹果,一方面大量减持沃尔玛股票。巴菲特的投资体现了这位年老的股神仍然有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巴菲特相比,A股市场的一些分析师们无疑是应该感到惭愧的。因为经过了2015年6月到2016年初的股灾之后,A股市场的一些分析师们可以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对市场的分析,言必称蓝筹。在这些市场人士的眼里,好象蓝筹股就是股市里的一切。


当然让这些分析人士得以欣慰的是,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蓝筹股成为市场投资的主流,一些优质蓝筹股也确实出现了不错的表现。如贵州茅台更是屡创历史新高,股价已逼近400元大关。分析人士对蓝筹股的推崇,得到了行情的认证。


不过,近期公布的投资基金2016年年报却透露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信息。截止3月31日,从基金业已披露的年报来看,成长股仍然是大多数投资基金重点持有的对象,尤其是消费升级领域的成长股,更是受到投资基金的追捧。只有小部分基金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对于某些一味鼓吹蓝筹股的市场人士来说,这种结果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实际上,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与股神巴菲特的“吃苹果”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认为是巴菲特“吃苹果”在A股的一种运用。


对于股市来说,蓝筹股当然是一个好东西。但毕竟A股市场真正的蓝筹股数量有限,而且经过近一年的炒作,一些蓝筹股的股价并不低了,如贵州茅台的股价逼近400元,市盈率逼近30倍。更何况一些蓝筹股已明显失去了成长性,在这种情况下,一味鼓吹蓝筹股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失去了成长性,那么其投资价值也就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在这方面,巴菲特无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就此而论,投资基金大量持有成长股,可以说是巴菲特“吃苹果”在A股的一种运用。


当然,对于A股市场来说,确实需要倡导价值投资。但倡导价值投资不能“唯蓝筹股论”,不能因为价值投资就否认成长股的价值。实际上,投资成长股同样是一种价值投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投资。因为成长股里毕竟有真成长股与假成长股,特别是由于A股市场造假盛行的原因,一些看起来成长性挺好的公司,说出事就出事了。因此,投资成长股很容易在不知不觉踩上“地雷”的,这是投资者时刻要防范的,这也是投资成长股的一大风险所在。


但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假成长股的存在而否认真成长股的价值。尤其是不能以价值投资为由否认真正成长股的价值,更不能以蓝筹股的标准来考核成长股,让成长股削足适履。巴菲特尚且都与时俱进了,年轻的A股市场更没有“唯蓝筹股论”的道理。进一步讲,如果真要“唯蓝筹股论”的话,那么我们不妨问一声发审委:IPO上市的都是蓝筹股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