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叫停央企“地王”势在必行

现在,货币政策强调要“抑‘泡沫’防‘风险’”。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货币政策之所以会走到“抑‘泡沫’防‘风险’”这一步,或许同今年上半年“‘地王’央企造”不无关系。“地王”央企造,不光会带来资产泡沫,带来经济金融风险,更可怕的是还会带来“塔西佗陷阱”……下面这篇《叫停央企“地王”势在必行》,我应邀完成于6月18日。

叫停央企“地王”势在必行

章林晓

最近,有媒体披露,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多家监管机构,对央企开发企业约谈,口头下发通知,要求收敛在土地市场的追高拿地行为。对此,据传有央企投资部人士私下坦言,近期央企在土地市场多次造高价地,带来不小舆论压力,这是被约谈的根源。不过,穷幽极微,舆论压力或许仅是央企开发企业被约谈的表象;条分缕析,央企争抢“地王”被叫停,在决策层应该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地王”央企造的原因推测

有研究机构统计,2016年1~5月,全国土地市场总价超15亿元的105宗高价宗地,成交总价为3288.2亿元,其中有52宗被央企、国企获得,成交金额1785.8亿元,占比54%。其中,信达、华侨城、 招商蛇口、电建地产、鲁能集团、葛洲坝、保利、中铁、中冶等央企共制造出15个“地王”。

对于“地王”央企造的原因,目前主流的分析观点,主要有以下这么三种:一是央企惧怕被整合兼并而抢地;二是央企不差钱而且又看好一二线城市楼市;三是部分央企看重的是资产配置需要而不在乎是否赚钱。

一是央企惧怕被整合兼并。有观点认为,早在六年前,国资委就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只保留21家央企。而且即便在保留名单中的21家央企也并非高枕无忧。2015年以来,在21家涉房央企中,已有超过10家央企开始内外部重组。为了在整合中取得一定话语权,部分央企选择不惜代价抢“地王”,扩充土地储备,扩大资产规模,避免在重组过程中被整合兼并。

二是央企不差钱而且又看好一二线城市楼市。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4.6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总额6.5万亿元,均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信贷的宽松让央企“不差钱”,再加央企对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热点城市的楼市持有较高预期,央企抢地自然也就变得激进甚至是疯狂了。

三是部分央企看重的是资产配置需要而不在乎是否赚钱。有观点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特别是从2015年7月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对于信达地产这样“我就是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实际最需要的是资产配置,从某种角度说,这甚至远比单纯盈利更为重要。为合理配置资产规避汇率风险,在“资产荒”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优质土地资源自然成了保值的最佳选择。

“地王”央企造的负面影响

“地王”超半由央企、国企造。虽然“地王”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导致的后果则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引起了业内外普遍的恐慌。针对苏州、南京的“新地王”,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苏州、南京的地价是不对的,杭州曾经比上海还高,因为地价高,很多开发商在杭州亏钱的,南京是在步杭州的后尘。”

针对苏州土地市场过热,2016年5月18日晚,苏州市国土局“断然”出台土地限价令,对网上挂牌出让的10宗土地设定最高报价,对超过最高报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在“地王”频出的当下,苏州做法实属无奈,但是很有必要。因为在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地王”有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对政府信用造成极大损害。从广义政府角度说,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实际上是同一个主权人。这也是银行更愿意将钱贷给央企、国企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央企、国企还贷相对于其他企业更有保障,其背后甚至可以说有着中央财政的信用背书。

有着政府信用背书的央企、国企,争抢出一个又一个“地王”,这极易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地价飙升,引发购房者恐慌,让早已不堪承受高房价压力的民众心生不满;二是中央鼓励适当降低房价去库存,而央企、国企却反其道而行之,频频制造“地王”,让民众对政府信用心生疑惑。

其次是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央企、国企凭借其多渠道、低成本获取资金的优势,不问成本收益,“面粉贵过面包”式地争抢“地王”,对其他房企无疑是一场不公正的竞争。另外,即便是对央企、国企自身来说,也无疑是一场豪赌。如果房价不能如预期般地翻番,央企、国企潜藏的资金链风险就有可能陡然暴发。

譬如,截至2015年年末,信达地产手上货币资金仅59亿元,全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46亿元,净利润8.13亿元,两者相差-51.59亿元;截至2016年3月末,信达地产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分别为83.96%和315.48%。信达地产继续疯狂抢地后,其负债率自然会更加攀升。

麻烦更在于,房价可能很难如过去那般上涨了,这里面关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房地产泡沫已经非常明显,不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从租售比分析,泡沫已很难继续膨胀,其最形象的佐证是“四成上市公司一年利润够不上北上广深一套房”;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将长期放缓,“以时间换空间”收敛消化房产泡沫的余地已大大缩小。“地王”频出,甚至反而会有利于资金外逃,导致房地产泡沫的遽然破灭。

最后是冲击到宏观经济稳健发展。一方面,“地王”频出,极易“水涨船高”导致高房价,抬高企业生产成本,甚至让“华为”这样伟大的企业也不堪承受。另一方面,涨得越高往往跌得越惨,房价的暴涨暴跌,极易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而金融是宏观经济的血脉。

当前,金融体系已面临很大威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15年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已急剧下降。譬如,工行净利润增速从2010年的28.3%,急速下跌到2015年的0.48%,5年间暴跌98.3%;二是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大幅攀升。2016年一季度,不良贷款已攀升至2.1万亿,总体不良贷款率已突破2%生死线。金融体系已很难承受得起房价暴涨暴跌的冲击了。

综上所述,央企开发企业制造“地王”被约谈,舆论压力应该仅仅只是表象,其背后决策层应该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