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从失眠到夜猫子,科学家告诉你昼夜规律究竟有多重要


相信每一个人都听说过“生物钟”这个词,而这就是昼夜节律的一种体现。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是夜猫子,有些人可能过了点就睡不着,深受失眠症困扰?大脑究竟如何调节这些节律?
要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要从一只失眠的果蝇开始说起。当时,科学家们从这只失眠的果蝇身上找到了周期基因(period gene),从而翻开了昼夜节律研究的新篇章。
在今年的第三届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就有一场围绕“大脑的律动”展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脑科学峰会。届时,两位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杨和迈克尔罗斯巴什,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将围绕生物节律相关的分子与遗传机制、前沿课题与研究进展、相关神经疾病与药物开发等进行探讨。
迈克尔杨
1949年出生于美国迈阿密。1975年从美国德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5年至1977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后。1978年起,他一直任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杨的研究对象是昼夜节律钟,这是一种内源性机制,能够记录和调节在大多数生物体上观察到的日常活动。1984 年他的团队克隆出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杨之后的研究还揭示了更多生物钟相关基因,以及它们产物的运作情况。杨的发现对于研究睡眠和情绪紊乱,以及与基因活动节律(基因活动节律是视觉功能、运动能力、新陈代谢、免疫力、学习和记忆力的基础)有关的功能性失调,都具有重要意义。
迈克尔罗斯巴什
1944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1970年从MIT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三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做博后。1974年起,他一直任职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1984 年他和杰弗里霍尔(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小组克隆了果蝇的 period 基因,1990 年提出了生物钟的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的概念。1998 年,他们在果蝇体内发现了 period 基因、时钟基因。 2003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 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
杨雄里
1941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2年在日本获学术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教授,“辞海”副总主编,“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国际顾问编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在视网膜中信号传递处理及其机制研究方面。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开。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除了上述话题,量子计算、光遗传学、DNA芯片储存、新冠病毒研究等关键词也将被列入讨论。
论坛期间将有130余场科学家独立演讲、70余场主题峰会,大部分活动将通过网络向公众直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