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欧佩克、欧佩克+、欧佩克++究竟是什么关系?

欧佩克/欧佩克+/欧佩克++

  之前大家一直在关注的都是欧佩克。2016-2017年的联合减产后,关注的重点变成了欧佩克+。在经过最新的G20会议中通过的美国、加拿大、挪威所谓的“承诺减产”后,关注点又变成了欧佩克++。欧佩克、欧佩克+、欧佩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各自发挥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下面将分三部分为大家阐述。

  欧佩克

  欧佩克是谁?

  欧佩克全名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共有5个原始成员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欧佩克共有13个成员国,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沙特阿拉伯(1960)、委内瑞拉(1960年)、利比亚(1962年)、阿尔及利亚(1969年)、尼日利亚(1971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安哥拉(2007年)、加蓬(1975年加入,1995年退出,2016年再次加入)、赤道几内亚(2017年)、刚果共和国(2018年)。

  欧佩克在成员国的结构上来说,他的进出要求并不严格,一些成员国的进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反复进出的情况。印度尼西亚1962年加入,2009年退出,2016年1月再加入,同年9月再次退出;厄瓜多尔在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次加入、2020年1月再次退出;卡塔尔在2019年1月退出;

  欧佩克想要做些什么?

  1961年1月,欧佩克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了第二次欧佩克会议,并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欧佩克条约》。《条约》以1960年决议为基础,将欧佩克目标概括化,《条约》规定欧佩克的目标主要有:

  1、欧佩克的首要目标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政策,并确定以最有效的手段,以单独或集体的方式维护成员国利益;

  2、欧佩克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保持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消除有害的和不必要的油价波动;

  3、欧佩克认为产油国的利益应得到维护,产油国应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石油消费国应能获得有效的、经济的、正常的石油供给;石油产业的投资应能获得合理的回报。

  欧佩克更多是一个防御性组织,他并非是要把油价抬的过高,更多的是想要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油价环境。希望产油国的利益得到维护、能够维持稳定的石油收入、获得正常且有效的石油供给、石油的投资应该获得合理的回报或一定的超额收益、油价的上涨不能损害世界经济的增长等等,这是欧佩克成立的初衷。

  欧佩克如何影响市场?

  卡特尔是一个合谋控制市场的组织,有两种形式:价格卡特尔、产量卡特尔。

  价格卡特尔,是所有的厂商共同确定一个固定价格,所有人都按这个固定价格去销售产品。这种方式是对价格更有控制力的一个卡特尔。

  产量卡特尔,是市场份额基本固定,通过调整各生产厂商的产量来维护价格的稳定。

  欧佩克政策的演变

  我们大家所理解的卡特尔,包括欧佩克联合减产等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属于产量卡特尔。但从欧佩克的历史上看,真正成为一个产量卡特尔是从1986年才开始的。在1986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佩克是一个价格卡特尔,采取的是固定价格的政策。欧佩克固定了沙特34度轻质原油的价格,规定了所有原油和基准原油的差价,所有国家按照各自固定的价格去销售。

  从1960年开始,欧佩克的政策重心放在收回资源主权上,当时的中东和拉美还有很多石油资源都控制在国际石油公司手中。欧佩克建立的最初,是要阻止国际石油公司单方面的调低石油标价,降低产油国的石油收入。但从1973年采取石油禁运之后,欧佩克慢慢收回了石油主权,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石油政策。

  欧佩克的石油政策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1981年),采取的是“提价保值”战略。

  因石油禁运导致国际油暴涨,引发了全球之战。1974-~1978的油价在名义上上涨了,但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按照不变的原价计算,这段时间的真实油价下跌了21.8%。所以提高名义油价,避免产油国因为国际通胀的关系而遭受损失,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政策重点。

  由于沙特和俄罗斯的谈判未能达成一致,最终出现了竞争的局面。在早期的欧佩克也曾出现过两次双重定价现象。第一次双重定价在1976年12月,当时各成员国对于提价意见不一致,最终出现了两种定价模式。一种是沙特和阿联酋把价格提升了5%,其他国家提升了10%。此次双重定价持续了半年多后重新合二为一。第二次是在1979年6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暴发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国际油价快速上涨,欧佩克大部分成员国都提高了对外出口的石油标价,但沙特和阿联酋没有提升,出现了第二次双重定价的局面。此次双重定价一直持续到1982年才结束,才回归了统一价格。

  第二阶段(1981~1985年),采取的是“限产保价”战略。

  此时期是欧佩克的高光时期,很多国家为了维护国际油价的想对坚挺,都在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像沙特、利比亚等国家,产能利用率只有50%,1981~1985年期间减产了50%。此时期主要是采用固定价格的策略,各自产油国按各自固定的价格出口原油,目的是想影响国际油价的短期波动。但各品种石油(轻质、重质、中质原油)的市场是不一样的,市场的冲击及需求不同,导致各个产油国都在暗中偷偷的调整自己的销售价格,出现了一种价格的极度扭曲,从而促使欧佩克的配额制的产生。我们现在认识的欧佩克,实际从1982年4月才形成,前后经历了24年才建立了配额制。虽然建立了配额制,规定了各成员国的产量,但还是以价格为重心。当时的沙特做为机动产油国没有配额要求,根据供给需求调整生产配额。1986年的价格战之后,欧佩克才真正根据产量调整来间接影响油价政策,推出了一览子油价的制度,按照六种欧佩克原油加一种非欧佩克原油形成了综合价格,由此欧佩克放弃了价格卡特尔转变为了产量卡特尔。

  第三阶段(1986~2004年),采取的是“低价保额”战略。

  这一阶段的国际石油市场是一个低油价的市场。欧佩克确立了几个目标油价,都是按照1974年的不变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一直想要捍卫一个合理的油价,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从1985年的一个比较低的值开始慢慢扩张。我们称之为低价保额策略。

  第四阶段(2005~2015年),采取的是“维持市场适度紧张”战略。

  此阶段欧佩克的重心转变为了影响国际油价的长周期波动,要维持市场适度紧张的状态。2005年以后,欧佩克多次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剩余产能对石油市场十分关键,按照欧佩克产能的5~10%,市场保留300万~600万桶的剩余产能。但这和规模的剩余产能供应小的石油供应中断还可以,但遇到大的石油供应中断就有些力不从心。实际的作用是通过市场适度紧张的状态,影响国际石油投资价格的波动。2009年的油价下跌很快恢复、2018年的国际油价暴涨、页岩油气的快进快出的开发特点也是跟欧佩克采取的这种政策都是相关的。

  第五阶段(2016 年至今),采取的是 “限产保价”战略 。

  此阶段又回复到了之前的“限产保价”策略。2016年“欧佩克+”成立了。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合作,通过联合减产去影响国际石油油价的波动来支撑油价。

  欧佩克价格约束机制的变化

  欧佩克石油政策的变化是越来越松散的。从1973年~2005年的价格约束的机制变化,从紧(1973~1985年,以固定油价为目标的“标价和差价体系”)到松(1986~2005年,指导性的“目标油价体系”)直至退出(2005年至今,油价政策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过程。

  欧佩克产量约束机制的变化

  1982年4月开始,欧佩克建立配额制,这个配额制也是由紧到松不断的变化,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重新恢复。松散的产量约束机制和价格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欧佩克已经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卡特尔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在产量调整上独立性越来越高。

  欧佩克产量调整的协同性

  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存在一种争论,有说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还能影响油价,还有人说欧佩克已经对国际油价没有多大影响了,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欧佩克为什么能影响油价?因为石油供给和需求都极为缺乏弹性,石油供给的略微变化都会影响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但实际从1984年~2018年~至今,欧佩克对短期的产量会做出调整,这种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但产能调整的协同性是不断弱化的。

  1997年金融危机面对国际市场的低迷,欧佩克做了三次减产,总计削减配额450万桶/日。但成员国主动配额遵守率不断下降,到2018年的减产配额表面的遵守率高达152%,但实际主动减产的欧佩克国家主要是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其他国家的减产都是产量下滑,并不是主动减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