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A股能否走出独立行情

谈股论道:控制风险的六大神奇途径

股市的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无论股市处于任何时期,都需要具有风险意识,并且有控制风险的准备。在投资操作过程中,投资者需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的控制风险:
一、从心理上控制风险,在股市投资过程中,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的不仅仅是行情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心理也是引发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行情不稳定时,需要要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能过于急噪;行情低迷的时期,需要克服悲观心理;而在行情极度火热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的心理。
二、从操作上控制风险,在某只股票获利抛出后或者止损以后,需要学会适当等待。很多股民今天刚一抛出,明天就买入,永远持有股票。这样的操作在行情向好时固然可以盈利,但在不稳定的行情中将面临较大风险。此外,有的投资者盲目跟风,追涨杀跌也是造成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从仓位上控制风险,仓位越重的投资者,收益可能很大,但冒的风险也越大。一旦行情出现新的变化,大盘如果选择向下时,重仓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因此,投资者要根据行情的变化决定仓位,在趋势向好时,可以重仓;在行情不稳定时,投资者要适当减轻仓位,持有少量的股票进行灵活操作。
四、从持股上控制风险,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品种中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短线操作的激进型投资品种;另一部分是用于中长线投资的稳健型投资品种。在持股的种类方面,投资者要减少持股的种类数,持有股票种类数多的话,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顾此失彼,特别是在行情突变时,难以及时应变。减少持股的种类数,可以提高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抵御风险。
五、从策略上控制风险,控制风险的最有效策略是止赢和止损,一旦投资者发现股指出现明显破位、技术指标构筑顶部、或者自己的持股利润在大幅减少,甚至已经出现亏损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性策略。通过及时止赢来保住赢利成果,通过及时止损来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六、从思路上控制风险,投资者之所以容易出现失误,往往是因为对行情的演化缺乏清晰的认识。由于股市本身就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投资者在对后市行情发展方向缺乏必要认识的前提下贸然介入个股中,往往会招致较大的风险。因此,保持清晰的投资思路是控制风险和获取利润的必要途径。


观点与操作

1 .A股能否走出独立行情 :今天收盘后,截止春节小长假之前仅剩10个交易日,元旦之后的下跌过于凶悍,导致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处于不小的被套状态,坦率的讲,作为股民这个春节不会过的太好。当然,如果经历过09年之后几年熊市的老股民或许还能坦然处之,作为去年入市的投资者而言,恐怕就是五味杂成了。本周收盘A股周K线在连续两周暴跌之后终于收出阳线,看周K线,上证指数在120周线止跌企稳,空间上这波下跌至少短期内是到位的,我也讲过了倾向于短期会有一波反弹冲击20天线。

其实,本周A股能够收出周阳线是极为难得的,本周外围主要市场全线暴跌,截止周四收盘,美股道指周线跌,港股跌,全球市场似乎都步入了空头周期。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港股走势,港股国企指数已经创下6年新低,而我们知道国企指数构成中有相当部分是AH股,H股的受压将传导到A股,甚至已经有媒体惊呼98年的港股保卫战将历史重演了。那么A股能否在节前延续走出独立行情呢?

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之前我说过管理层在应对本轮下跌之初是被动式排雷,熔断出问题暂停熔断,减持出问题就减持出新规,注册制恐慌就表态缓和市场情绪,这种被动式的预期管理节奏明细跟不上市场节奏,但是从上周五对融资盘爆仓问题的处理上我们看到了积极一面,即开始主动快速的回应市场关切,合理管理引导市场预期。其实在这一点上央行就做的一直不错,本周的提前放水6000亿,减缓节前资金紧张状态,引导市场预期,当然,央行毕竟是经过了2013年6月钱荒暴跌的实战锻炼过。就现在市场状态而言,焦点在于两个,一个是外围下行是否会通过港股渠道传播到A股引发新一轮下跌,另外一个是一直处在边缘的部分融资盘爆仓风险。第二个问题解决不难,证监会在此敏感时间节点要随时透明公开相关信息,数据的公开是平复市场恐慌情绪的最好药方。这一点从上周开始就已经在做了,并且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看,平仓盘压力并不大。我想除非快速跌破2850点引发新一轮暴跌,否则这个风险点应该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第一个问题就难处理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从历史走势看,外围市场从来就不是决定A股中长期走势的关键因子,之前欧美股市牛市走了五年,而我们则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才走出熊市。其实如果各位经历过08年熊市的话,应该还记得当年A股是在08年11月就见底了,而外围市场欧美股市则是在09年3月才见底。总体而言,A股在目前状态下是具备走出短期独立行情的能力的,外围的动荡不应成为当前阶段投资者考虑的主要因素。


2.有板有眼 :暂时保持高仓位;对于新入场的增量资金建议逢低配置侧供给改革的资源,地产,钢铁股,水泥;主题投资关注长江经济带和二三线低价地产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