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也谈政策底和市场底

也谈政策底和市场底:国庆节后的暴跌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判断和预期,熊市尾声的残酷超出了想象,今年的行情之艰难,远比2011-2014年慢熊要凶残,如果一定要比也只有10年之前的08年超级熊方可一比。不过,在出清之后,从战略角度看,这轮15年七月开始的熊市已经正式步入尾声,只是我们仍然不能确信的是熊市尾声的反复震荡筑底需要多久,目前的看法,大致需要半年左右。

这轮下跌在10.19见底2449点,这个位置当时副总理,央行行长,银保和证监会同时发生力挺股市,同时,针对大面积的质押风险出台化解政策,2449点是政策底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当然,与此同时,另外一种论点也甚嚣尘上,即2449点仅仅只是政策底,真正的底部即市场底还没有出现,按照过去的历史经验,市场底一般比政策底低10%左右,真正底部应该在2200-2300.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理解政策底和市场底。

第一,政策底和市场底是A股的独有概念,无论国内的港股还是海外的美股,我们并没有看到过关于政策底和市场底的说法,坦率讲,出现这两个说法本身也反应出A股自身的不成熟。现在A股在全力进行开放,向成熟市场靠近,以过去的政策底和市场底的经验来判断是否继续有效值得打个问号。

第二,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在分析市场底比政策底低10%的论据中,最强力的证据是08年熊市中9月份2000点一线时发布9.19三大救市政策,2000点成为当时的政策底,结果当年10月后继续暴跌直到1664点才见底,以此认定市场底比政策底低,然而,见底1664点时就没有利好政策吗?各位如果用大智慧的软件,很容易就能在日K线上找到当时的重要政策新闻,比如:1664点是10.28见到,10.27宣布个人证券交易资金免征利息税,10.28证监会宣布融资融券业务近期将启动试点,10.29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0.27%,数月之后还有更震撼的四万亿计划出台----按照这些政策力度,你说1664点是政策底还是市场底?其实即便当时1664点时,仍然有悲观声音认为大盘要跌倒1400甚至更多。后来投资者普遍认为1664点是市场底,最根本的内在原因无非在于这个位置随后没有被跌破而已,记住,没有被跌破的底部才最后被认为是市场底。

第三,2449点是什么性质的底部。这次国庆之后的暴跌诱因是海外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同时由于质押风险在下跌中逐步放大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而国家队几只基金节前空仓离场也对市场情绪的引导给出了负向反馈。截止目前除了高层喊话,我们并没有见到公开信息佐证有救市资金直接进场做多(之前的数次政策底都是高调宣布汇金或者中证金融直接入市做多)。也没有采取降低印花税或者减免分红税收等更为直接的刺激手段,也没有暂停IPO或者限制股东减持措施,也没有出现降低利率或者存准率的措施出现。至于保险资金,地方国资采取措施解救质押股权的措施,则是化解抛压的措施,而并非给市场直接注入做多资金。----我个人的看法,2449还真谈不上是政策底,是不是市场底?也未必,前面说了,真正的市场底,是个后视镜概念,只有后面走出底部你才能确立。

第四,如果一定要对比,我个人认为这波下跌和2013年的6月中旬那次快速暴跌见底1849点极为类似,只是诱因不同,那次是因为钱荒预期导致的市场恐慌,这次则是外围暴跌叠加质押风险扩散引发。事实上,在2013年6月暴跌见底1849的过程中,政策之手也是伴随左右,比如当年6月17日大盘2000点岌岌可危时,四大行发布公告,汇金公开入市增持四大行以及新华保险和光大银行等权重股,大盘在6.25见底1849点,当日央行发表公告表示将督促各行做好资金安排,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随后,证监会宣布大幅提高RQFII额度到1047亿,同时加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你说1849点是什么性质的底部?当然,在随后一年多的熊市震荡筑底中,这个1849点并没有被跌破,于是被认为是市场底。

事实上,政策底也好,市场底也好,本身都是带着后视镜看问题。我前面说了,目前判断,这个熊市震荡筑底的阶段需要半年左右,在熊市尾声,对指数我并不过多关心,建议投资者更多精力放在个股研究上,学会做加减法。现在三千多股票,已经和之前市场环境不同,一定会有部分股票率先走出熊市,也必然会有部分股票会延续下跌之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