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咨询(Deloitte Consulting)的一项研究估计,前来亚洲的医疗旅客至2012年将会达到1,000万人。亚洲最热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是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因为它们的医疗服务收费不仅比西方国家便宜,而且专业主诊医生能提供高质素的治疗。即使加上旅费,还是比他们在其国内的医疗收费来得低。
新加坡有何魅力?
医疗旅游具有带动经济增长的潜能。台湾在2008年开始推行各种医疗旅游计划;后知后觉的韩国,在2009年也开始塑造亚洲领先医疗中心的形象,医院自去年5月起接收国外病人。日本也在去年推行试点项目,争取吸引国际病人。
自19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推广医疗服务,让不论贫富者都能负担。由于邻近国家如印尼等医疗水平较为落后,让新加坡近年成为周边国家富商喜欢前来看病的地方,许多印尼富商甚至每年定期到新加坡住院一个星期,接受健康检查,演变成医疗度假的形态。除了周边国家的旅客,甚至远至俄罗斯的病人都到新加坡来施行眼科手术或治疗癌症。此外,新加坡一些私人医院也紧盯美国病人,并同当地的保险业者和旅游机构合作,以吸引更多的美国病人前来就医。
医疗旅游对于新加坡来说,它并无泰国和印度这样的成本优势,也无台湾这样的对大陆民众的吸引力,同时还面对着来自区域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竞争,究竟新加坡怎样在医疗旅游业方面着力呢?
新加坡旅游局医疗保健服务署署长叶振发(Dr Jason Yap)告诉《时代财智》,新加坡的医疗旅游业主打的并非是成本优势,而是质量。
他分析说:“泰国的医疗旅游业以服务友善著称,而印度则在成本上占据优势,马来西亚对回教病人具吸引力。但对于新加坡来说,则希望通过医疗质量取胜。”叶振发指出,对于病人来说,对医疗机构的信赖感是非常重要的。而新加坡则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
新加坡的医疗旅游有哪些优势?
? 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医疗人员,他们擅长的领域涵盖外科手术到复杂的癌症治疗、干细胞疗法等;国内还设有专科中心来应付不同领域的需要;
? 新加坡是全亚洲拥有最多由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认可的医院,其中的专科医生都是在英美顶尖医疗中心受训;
? 拥有世界级的医疗基建和科技;
? 除了是一个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心外,新加坡也是亚洲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它拥有广泛的研发设施来探寻崭新的和更先进的医药和诊治方法;
? 政治和经济局势稳定;
本地医疗旅游市场接近稳定
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共有34万8,000名医疗旅客来到新加坡接受治疗,总共花费17亿元。尽管2007年的医疗旅客人数比2006年的41万名减少,但其消费年比却增加30%。
以美国为例,2007年有75万人次到国外就医,随着美国几家保险巨头准备调低保健保费赔偿,预料2010年海外就医的美国人会达到600万。
为投入这场争夺战,有英语障碍,本身缺乏医生的日本,计划把医院、旅行运营商、翻译和相关产业结合在一起,来吸引外国病人。在东京的一家汽车零件出口的贸易公司就透露,他们在过去4年里,已为日本的医院输送了60名俄罗斯病人。这些病人以接受心脏绕道手术或脑瘤外科手术为主。
韩国政府也在去年投入4百万美元推动医疗旅游市场,并放宽签证申请规定。
新加坡旅游局也设下目标,要在2012年之前吸引到100万名医疗旅客。
不过,去年的经济危机已使全球受重创,或许使这个目标已无法在限期内达到。2009年2月,新加坡的旅游入境人数曾一度下降到69万,截至去年11月的访客数量为871万,与2007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6.7%。
嘉诚亚洲(Cazenove Asia)的分析师指出,每月访客量是和医疗旅游人数成正比的。虽然在经济重创之下,几家主要的分析机构的报告却显示,本地医疗服务领域去年表现仍然突出(outperform)。卫生部(MOH)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新加坡私人医院接待近900位病患,第三季比2008年同比增长1%,显示本地私人医院的客流已接近稳定。
本地上市的三家主要私人医院,百汇控股(Parkway Holdings)、莱佛士医疗(Raffles Medical Group)和康生医院(Thomson Medical Centre),在过去一年的股票走势显示稳健攀升。
医疗服务业者积极建立海外业务
随着亚洲的医疗旅游迅速发展,本地的竞争愈趋激烈,因此本地私人医疗服务供应商不断向区域扩张。就在长堤对岸,医疗保健商哥伦比亚亚洲(Columbia Asia)便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3亿6,500万令吉来兴建6所中等规模的社区医院,它还计划还在印度兴建14所新医院。
目前,百汇医院的病人60%来自本地,40%则是外国人。09年第三季收入较去年同比增加8%,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35%。公司通过40%合资Pantai Irama Ventures,大举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公司已作好准备,为马来西亚颇大的中产阶级市场提供服务,并已拟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于当地开设五家新医院。
莱佛士医疗与百汇控股不同,后者在中国、印度、文莱和马来西亚设有合资医院,前者的海外业务仅包括在香港的三家医疗中心。莱佛士医疗是通过在全球各地近百名伙伴-扮演引荐人和非医疗代理角色的医生,及积极的营销策略来建立国际业务。公司也正着手加强其保险网络,来提供更方便的无现金付款和环球医疗优惠。
据星展唯高(DBS Vickers)的报告指出,莱佛士医疗的09年外国病人比去年增加9%。医院去年第三季,来自俄罗斯的病人首次超越马来西亚病人,成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病人来源地。尽管一直以来为医院贡献丰厚利润的印尼病人仍占总病人数目的约22%,但医院客源已扩大至超过100个国家。
另一方面,康生医院则把其增长寄托在越南的业务上。公司旗下只有一家医院(和7家诊疗所),专攻妇产科。虽然它不断地为位于汤申路的唯一一家医院重新装修, 但一般认为它的装潢较为逊色。公司的海外病人占客户基底的30%,因此它对会影响医疗旅客收入的变化非常敏感。
为了从越南每年出生的160万名婴儿所带来的商机中受惠,公司总裁杨辉忠(Allan Yeo)已签署一份医院顾问合约,涉及管理位于河内的Hanh Phuc国际妇女和儿童医院,并附有购入25%股份的期权。康生医院也预期在越南平阳省兴建第一所妇女和儿童医院,预计2010年开始营运。
财智观点:
中国庞大的人口和有限的医疗设施,无疑造成巨大的海外医疗的需求。当越来越多国际医疗跻身中国市场时,也让中国人对医疗旅游收费变得敏感。新加坡旅游局的国际医疗下的“中国市场”在去年重组,至今未有结果,再次说明进入中国市场的收益不是简单的按人口基数的百分比计算。不同于到中国的开发房产的嘉德置地,做金融的星展银行,或招生的国大,建立在高收费之上的优质服务不能成为绝对优势。一位高消费的中国游客在义安城说:她(营业员)说的英语我听不懂,华语我也听不懂!
现在,来自俄罗斯的病人成为继印尼之后的新贵,可是能持续多久还是个问题。虽然一致认为,赌场开放会令游客深信不疑的增加,但持续增长需要从长计议。中国的崛起已经给新加坡带来商机,把握机会,新加坡人还需要一点非经济力量的软实力。
(《时代财智》,2010年3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