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融资潮高烧难退 IPO过会率急升

市场不好不代表不发新股了。证监会近日在回答“投资者关注热点50问”中明确了三项工作重点,其中一项是“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这也许意味着,新股发行速度并不会放缓。尽管一季度境内IPO数量、市盈率等同比大幅下降,但过会率提升了不少。同时,近期新股继续高速发行。业内人士认为,4月中旬以来,新股首日表现基本是涨多跌少,上市后表现分化,投资者仍需注意风险。

  “三高”使得A股“牛短熊长”

  证监会阐述三项工作重点称:一是“打黑”,“提高市场诚信水平、坚决打击内幕交易”;二是促进融资;三是支持创新。

  “实体经济是基础,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证监会表示,“投资和融资、服务和回报、风险和收益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同时,支持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使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新股发行速度不会放缓,监管层的意图是抑制“三高”而非抑制新股发行。而证监会也再次强调要抑制“三高”,认为这是“牛短熊长”的原因,并坦言“这种世所罕见的高价发行现象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

  从发行监管的角度看,证监会要求“不断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

  新股保持高速发行

  从数据上看,证监会并无放缓新股发行的迹象。

  近期IPO市场维持高速发行的节奏。继连续两周新股七连发后,本周发行新股升至8只。除周二外天天有新股发行,其中,周三的中国汽研发行总数为1.92亿股,是一个多月以来发行总量最大的,周四的百隆东方发行总数也达到1.5亿股。据统计,5月发行新股25只,较4月的16只增加56.25%;5月发行数量也从4月的9 .115亿股升至12.873亿股。

  5月IPO融资额也有所提升。据清科数据库统计,5月共有2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约21.71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09亿美元。与4月相比,上市数量上升5.3%,虽然融资金额下降39.2%,但如果对比剔除海通证券后的4月中国企业IPO融资总额18.92亿美元,5月IPO融资额有所回升。

  具体来看,完成IPO的20家中国企业中,8家登陆深圳创业板,融资约6 .22亿美元,融资额占比28.7%;6家挂牌深圳中小板,合计融资7 .81亿美元,融资额占比36.0%;5家在上交所上市,这也是今年以来上交所上市家数最多的月份;另有中国轨道交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0.26亿美元。

  更有百余家企业在排队等着“输血”。据统计,目前IPO审核通过尚未发行的公司多达110家。

  尽管今年一季度境内IPO上市企业数量、融资总规模、新股发行价格及市盈率都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但过会率上升。从最新数据来看,据统计,今年头 5个月,共有154家企业首发上会,除去3家取消审核、1家暂缓表决外,有23家企业未通过审核,通过率为85.06%,去年同期为80.29%。

  逐月来看,审核通过率情况为:1月90%、2月90.91%、3月80%、4月77.42%、5月86.54%。

  IPO还是要“审”

  “IPO不审行不行?”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惊天一问,曾引起市场轩然大波。

  证监会此次给出了明确答复———还是要审。证监会表示,应该进行合规性审查,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主体均应归位尽责:“实行审核制还是注册制,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平台和其他市场中介的职责和义务,如何保证企业能够完整、准确、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在那些实行注册制的市场,有些审查得比我国要严得多、细得多。”

  近期,证监会将重点从增强买方定价约束、加大承销商定价责任、提高股票流通性、加强对定价行为的监督等方面,完善定价机制。

  华泰证券研究员程艳表示,IPO新政意图控制发行价和抑制新股炒作,加上目前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犹在,建议投资者依然要谨慎对待新股。

  昨日挂牌的3只创业板新股表现不佳,海达股份仅微涨0.66%;华灿光电和德威新材则双双破发,分别下跌0.40%、2.18%。(南方都市报 谢晓婷)

  ---------------------------------------------

  不停发新股将给中国股市带来深刻变革

  新股发行失败常态化离我们有多远?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还需等多久?

  这些看上去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现在终于因为监管部门的一个回答而变得可以预期。

  不久前,针对网友有关“股市低迷,新股发行、增资扩容的脚步并未停缓,为什么不能暂停新股发行,提振股市信心”的提问,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有关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监管部门不能根据指数高低来调整发行节奏,否则就是走“回头路”,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监管部门的回答,以及目前近700家企业排队等待IPO的“豪华”阵容,多少有点令充满期待、等待政策“救市” 的投资者感到意外和沮丧。长期以来,股市指数的高低,一直是影响新股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而调控新股发行节奏,也一直被管理层视为“救市”的法宝之一。如今,面对低迷的市场和投资者的呼声,管理层却不为所动,“一意孤行”地坚持市场化方向,甚至取消了机构投资者网下配售股三个月的限售期,通过新股上市全流通加速筹码供给,这究竟是为什么?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第37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上的一段表述,或许已经为这个问题寻找到了答案。周小川说,“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父爱式管制’,要加大改革力度。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做好投资者教育,让其自行积累知识并逐步承担风险。”显然,“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的态度,已经表明了监管部门远离“父爱式管制”的坚定决心。或许从现在开始,监管部门将真正回归监管本位,回归到将监管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和执行游戏规则、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上,而市场的事则交由市场机制自己负责。

  “市场的事交由市场机制负责”,对市场各方意味着什么?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从此新股发行或将只看供求、不再看大盘“脸色”。但对于那些市场参与者而言,大量新股在“不停发”中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股票进入全流通时代,将使得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者再也难以像从前一样,只须按发审委标准选择投资标的就能赚大钱,它们现在必须自己学会找好企业——那些未来会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欢迎的企业;券商也难以再像从前那样,依靠给拟上市企业过度包装,提高发行报价,来获得承销费,它们必须不仅对上市企业客户负责,更要对投资者特别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负责,学会如何做投资银行家,学会如何将真正的好企业推荐上市,学会如何定价才能确保新股发行出去,选择申购怎样的新股上市首日才能赚钱;发行企业也难以再像从前一样,不管行业前景多么不妙,业绩多么糟糕,只要各路中介机构一路相助,妙手妆扮,就能以超高发行价超募资金,大肆圈钱,今后上市的企业必须是那些主业强、业绩靓、行业好、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的优质公司;投资者也同样难以再像从前一样,打新必赚,他们必须学会看企业的财务报表,知道分辨公司的优劣好坏,有选择地申购新股,并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能让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发生如此变化,全仗着新股的“不停发”、全流通以及因此而来的新股发行失败常态化:由于新股海量供应,大量新股入市,使得在打新资金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IPO发行价将不断走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在未来“过得了发审委的会,却过不了市场的关”,以至最终不得不宣布发行失败。也只有新股发行失败常态化,才能倒逼市场参与各方矫正自己的行为: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者在选择企业上不敢掉以轻心;券商等中介机构不再热衷对企业实施包装,甚至为了承销费而操纵发行报价;想上市的企业也将三思而行;而投资者则在新股必赚的神话破灭、市场估值中心下移后,不得不重新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

  接轨成熟市场,离不开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接轨。而增加新股供给,增加新股发行失败的几率,增加中国股市能容纳更多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体量,让更多大型机构以自己的长期投资行为引导市场,为投资者树立标杆,最终将会引发市场的深层变革:券商的行为改变了,发行人的质量提高了,价值投资的理念树立并深入人心了,中国股市也就走向成熟了。尽管这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尽管发行失败常态化时代尚未到来,但“不停发新股”这种坚定的市场化态度,只要坚持下去,中国股市的深刻变革必将会到来。

?本文用菊子曰发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