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银行类大盘蓝筹,不可避免的疑似垃圾股?

1.中国银行业,过度投资的行业?
至07年5月18日,两市总市值18.40亿,工行中行总市值3.31亿,占比约18%。其他上市银行的市值约1.9亿,占两市总市值的约10.32%,两市银行股占总市值的比重高达28.32%。考虑到建行、农行与国内众多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还没有上市,预计银行股的权重三到五年内不会显著下降。
鉴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基本局限于国内市场、也无足够竞争力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的情况下,银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拥有的份额是超常态的。站在2007年6月8日这个时刻,追溯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背景,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来看,如果银行业不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大约四分之一的价值,那么银行业在未来要占有四分之一的市值是不可能的。如果银行业只能为市场提供十分之一的价值,那么,银行业走向十分之一市值的远景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2.银行正在失去垄断特质的光芒,逐步演变为普通商品与服务的供应商
随着银行业不可避免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银行不再具有早年的垄断特质,目前它只是普通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规模与网络上还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尤其是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但不幸的是,造就这种优势的原因同时也带给我国银行业固有的竞争劣势,譬如,缺乏服务意识、对正在悄悄变化的市场环境缺乏敏感、僚的形象、坚守固有的业务范畴、对混业经营的迷失等等。在开放的市场,银行业终极的优势取决于资产的获利水准,而这正是国内银行业令投资者普遍担心的问题。如果缺乏清晰的战略远景,我认为,两三年的盈利高速增长对于三十多倍的银行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3.中国银行业的代表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已经被市场定位为最垃圾的投资品
从证券市场对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定价上看,至6月8日,在市场基于业绩、未来预期、发展前景等认为并没有严重低估工行与中行的情况下,工行与中行的股价仅高于近期复牌的sst东海。有人可能认为是市场高估了其他低价股。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在目前发行上市实行审核制的政策背景下,再垃圾的垃圾股都有可能乌鸡变凤凰,但中行与工行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
4.作为股指期货工具价值也在逐步丧失
在股指期货指标股已经明朗的情况下,工行与中行虽然是权重较大的股,但任何机构都会选择中信证券、中石化与万科等公司。也许大家与我一样相信,虽然中信证券的价格十倍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但是,预计未来五年,我们在中信证券上获得的投资收益至少十倍于对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的投资收益。失去了翘动市场工具价值的中行与中行还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呢?
5.工商银行等疑似垃圾股或许的价值亮点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在我国具有国际形象的大都市到边远的县城,银行的办公楼都是当地最气派的大厦或楼房之一,而且均处于黄金地段,这些物业所具有的价值都是不菲的。从真正的投资价值的观点来看,我不知道是否将国内的银行看成商业物业的持有者更有价值一些?
 
造成我国银行业当前危急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基于历史原因等等而导致的对银行业的投资过度。在一个投资过度的竞争性行业,只有那些具有行业整合能力、经营绩效不断提高、具有全球视野,尤其是业务创新能力的银行才能产生投资价值。非常不幸的是,我国的绝大多数的上市银行目前还没有这个概念。当国内证券市场大踏步前行“动了银行们的奶酪”时,它们好像不知道其大小客户机会成本的意识正在证券市场的光明前景中觉醒,显得那样麻木!当外资银行正在蚕食它们的高端客户时,它们好像也觉得这是正常的,我们国内银行怎么搞得过老外呢?但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当外资银行们和跨国金融集团挟持其固有的混业经营的优势,相方设法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空间广阔的领域时,我们尾大不掉的银行们竟然熟视无睹!要不,它们怎么毫无反应啊?
 

银行业的结构性泡沫正在积累着,并在危险地、不断地藉着证券市场放大。
 
结构性泡沫终将破裂之际,我将夜不能寐。从我的观点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总体前景可能是黯淡的,我国证券市场上真正的、最大的结构性泡沫是银行业的泡沫。真正要严格控制上市的哪里是房地产,是银行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