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啾一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春节过后,白酒股连遭重挫,一直延续下行趋势。泸州老窖(000568.SZ)、五粮液(000858.SZ)、水井坊(600779.SH)、洋河股份(002304.SZ)等均呈现萎靡态势。
2月26日,洋河股份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去年营业总收入211.25亿元,同比下降8.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7亿元,同比增长1.27%。
近日,洋河股份正式对外发布,选举张联东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业内有观点认为,张联东的上任,是地方政府加大对国有控股的白酒上市公司控制力的体现。
洋河股份自2019年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之后,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增速再次下滑。在向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洋河股份面临省内外竞争加剧,如何逆流而上、缩小与头部企业的差距仍是一个未知数。
年营收再次下滑
洋河股份的人事调整在一个月前就有征兆。1月24日,洋河股份宣布江苏省宿迁市市委关于企业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原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洋河镇党委书记张联东出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副书记。
洋河股份并不是个例,茅台、五粮液和的掌舵人均为政府空降兵。业内分析指出,随着白酒龙头企业成长为地方支柱产业,此举意味着地方政府加强对白酒产业的支持和控制。洋河股份目前在江苏省内上市国企市值排名中稳居前列。
不过,2020年,洋河股份跌出国内白酒市场市值前三。相比贵州茅台和五粮的业绩表现,近两年,洋河股份的业绩略显颓势。
自2018年年中开始,洋河股份营收增速放缓,2019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且一直延续至2020年。资本市场方面,洋河股份的总市值也一度被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反超。
2月26日晚间,洋河股份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去年营业总收入211.25亿元,同比下降8.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7亿元,同比增长1.27%。洋河股份第四季度营收为22.11亿元,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增长9%和23%。
2020年前三季报告,2020年1-9月,洋河股份营业收入为189.14亿元,同比减少10.35%;扣非后净利润56.3亿元,同比下降13.94%。
相比之下,2020年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家白酒领军企业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1.07%、15.96%、38.23%,这与洋河股份对业绩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洋河股份认为是公司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造成短期内业绩承压。
不过,据了解,洋河股份采取与其他酒企不同的深度分销模式,公司负责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等支出,经销商只负责物流和回款,低毛利低风险运作。
业内分析认为,洋河股份在上市之后的几年里取得了高速增长,其关键原因是公司对渠道的强力掌控。
高端化突围?
不过,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洋河股份的深度分销模式由自己主导营销,相对来说,经销商收益较低,酒企间竞争激烈,经销商更倾向其他品牌,导致洋河股份渠道压货严重。
2020年11月份,洋河股份表示省外市场去库存是公司营销调整以来一直在做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对于目前洋河股份省外去库存的进展,《鳌头财经》向洋河股份发送了询问邮件,目前尚未有回复。
洋河股份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早在2020 年 9月,洋河股份表示,公司正进行营销调整转型,将建立“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经销商合作体系,进行渠道去库存及价格恢复,布局M6+产品招商与渠道,继续提高M6+的市场认可度。
M6+是洋河股份布局高端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不过,从价格上来看,洋河股份产品价格区间在100-1000元左右,海之蓝100-200元,天之蓝200-400元,梦之蓝400-1000元不等,较高端白酒普遍在千元以上的价格有差距。
据行业人士介绍,由于高端白酒主要由品牌驱动,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决定了短期内新进入者的出现是小概率事件。
高端白酒具有较高的品牌壁垒和较好的定价、提价能力,大多数白酒品牌很难打入。此外,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高端白酒以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为代表,加上少量的梦之蓝、内参等,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公司实施全国化、高端化的发展战略,省内仍然是我公司的大本营市场。”去年洋河股份对外表示。
实际上,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白酒消费最大市场之一,其中江苏省白酒市场规模预计为350亿元以上,名列各省前茅,省内白酒消费结构更加成熟,次高端占比约为15%-20%,高于全国4%-7%。
华西证券认为,江苏省内高端价位还是以茅五为代表,洋河M9及手工班虽然也颇具规模,但在江苏价位的代表性还不够强;洋河省内竞争的核心逻辑还是次高端,但是这一标杆地位随着今世缘的崛起以及国缘V系列咄咄逼人的态势,开始出现动摇。可见,洋河股份的高端突围之路尚且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