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十年如一:我对苏宁及电商行业的理解



? 一个人的在市场多年之后,最终形成的投资或者投机的风格其实和这个人本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有极大的影响的。也可以这么说,有这怎么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便极有可能形成所对应的投资或者投机风格。

?
苏宁昨天晚上出了业绩快报,我身边的朋友其实大部分都是不明白也不清楚我为什么投资苏宁的。为什么我会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在转型的大象去投。即使股价从6元跌到4.56元,再涨到14.33元,现在再回到9元,也是不明白的。因为作为一个消费者,他去体验了苏宁的服务,受到了伤害,然后再去体验京东,淘宝的服务,受到了尊重,在他的角度,他觉得苏宁必死,苏宁不转型会死,转型也死。这是基于一种消费者对当期购物体验的一种直观反应。

?我和身边的朋友说过一次,投资苏宁,不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投资,或者去感触,你要站在老板或者行业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无论苏宁,还是京东,还是淘宝,还是现在众多的电商企业,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产品企业,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真正在卖自己的产品(以后贴牌的例如屈臣士),他们是在帮各种产品企业卖产品,消费者最终的购买需求和行为,首先是选择产品,然后是品质(货真),然后是价格,最后是选择在哪个场地进行购买。上面的三步,其实基本上就道出了作为综合电商需要一步一步推进的节奏。

?京东准备要上市了,我们现在可以从京东公开的数据中可以完整的看到中国综合电商的总体情况。在中国,在目前,电商企业能够清晰看到赢利模式的是平台模式,也就是天猫和淘宝的模式。它的赢利模式实际上是数字商业地产的模式,这和传统的商业地产是异曲同工的模式,只不过互联网的空间和大数据的整合,使得这种模式充满了希望。而剩下的模式,目前大多数都为B2C的模式。

?作为B2C模式,除了相关的垂直电商(聚美,乐蜂,唯品会)之外,易讯,1号店(超市),京东(B2C 平台),苏宁(B2C 平台),当当(B2C 平台),亚马逊(B2C 平台 服务)都属于综合电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而存在于这个市场,易讯如果没有ENCENT的收购,可能一早就死掉了,易讯的存在在于 需要在电商这一块的领域的部署,以此用来牵制阿里,百度,本质上来说,这是战略的需要,而并不是 真的想做这一块, 的本质是一个轻资产的公司,这种经营公司的理念是深入到 的GU子里的,在我接触的这个企业的经历及和他们员工,他们的事业部总裁等等看到,他们是很排斥重资产行为的,他们甚至公司连一部车都没有,相关的总裁出去,是叫租车公司开车的。作为互联网企业不喜欢重资产,这里同样也包括了百度。因为传统考互联网企业从事电商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轻资产的角度去思考,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和资产去QIAO动整个万亿的零售市场。

??
过去10年的电商行业证明,除了互联网企业熟悉的平台模式在电商行业获得成功之外,其他企业都没有获得成功,这种成功的定义就是所谓的正常的商业模式。京东10年间收入到1000亿,有许多年,收入增长达到200%,这种增长,是利用风投资的资金疯狂补贴去抢夺传统零售市场所形成的。他培养了中国大量的电商和网上购物的人群,淘宝,天猫和京东在过去的多年里,培养出了一大批和未来一大批的网购人群,制定出一系列关于这个行业的从营销,策划,产品,客服,售后等一系列标准或者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流程,为后来者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作为B2C企业,虽然获如如此大的发展,还是没有赚钱。京东希望的是前期获取大量的用户流量,将规模作大,无论在用户端和供应端都获得强势地位,从而后期慢慢提价,最后顺利获利。但是目前来看,这种策略未必会成功。这种类似360的模式,未必会成功的关健在于,360这种模式是排他的,也就是我们一台电脑里只会安装一种防护软件,安装了360,我就不会安装瑞星,当QQ也想在电脑上尝试进入防护这个领域的时候,360就进行了强列的反弹,最终还是回到,QQ就是做交流的,360就是做防护的。这种垄断性决定了360的商业模式最终获得成功。但是京东这种模式不成功,起码目前不成功的关健就是,购买行为不可能被垄断。

??
我不知道各位朋友看完上面是否明白,购买行为不能够通过前期的大量资本投入或者价格讨好,客户体验形成垄断,这种意味着,之前通过资本,通过流量所构筑的护城河显得弱不惊风,用户的购买行为低成本的迁移决定了,线上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拥有流量,京东虽然拥有先发优势,但是仍然未必能够成功。百度有流量, 有流量,即使以后的微信有流量,但是仍然未必会成功。凡是认为有流量,作电商就会成功的理由其实根本是不成立的。这也就是说我和朋友说的,假如 入股京东,将易讯送给京东,获取京东的股权这一种方式,更加证明了如此。京东需要TENCNT入股,来获取IPO的高估值,而 将易讯送给京东,获取京东股权,除了套现易讯之外,另外就是利用京东牵制阿里,因为小马知道,即使易讯做到1000亿,还是会面临京东不赚钱的命运,即然如此,何不现在就送出。不要认为微信就会改变整个的传统零售和互联网零售行业。流量不是本质的因素。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说一下京东,1号店,苏宁,亚马逊,如果要做好B2C,除了平台型企业之外,一定是需要重资产的,如果是不想重资产的,唯一的路径就是走平台模式,走数字商业地产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阿里已经走了,并且走得很前,走得很先进,但是到了现在仍然遇到了屏颈了。

?所谓的O2O或者O2M的模式,在2的两边的“O",代表了OFFline或者是ONLINE,流量和购买行为无论来源于OFFLINE还是ONLINE都会对平台有帮助,特别在移动电商时代,用户通过手机端的入口千变万化,每一个入口很难被整合和垄断企起来,所以拥有线上流量优势的现在在尽可能的将这种优势在转化,这种转化无非是向两个方向,一是用户不需要现场体验,直接安排送货上门,这需要物流,这是重资产,如果用户需要现场体验,那么就需要有线下门店或者体验店,这也是重资产。阿里希望通过菜鸟网络完善自己这一个布局,让O2O的天平不至于太过QING向另一边。

?
京东的经验告诉了苏宁,在京东拥有小件物流(即使是用人手,1.8万的快递),送货体验好,购买体验好的时候,B2C这样的电商模式仍然是亏损的,京东正在用平台模式(POP)和商品涨价,服务费提高(无论是对于商家还是对于用户端的物流费用)来希望提高毛利率,降低成本,用这种方式来赢利。因为其不是垄断的,其必然就会受到苏宁或者后进者在这一方面的冲击,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购买行为发生改变产生迁移,京东做不到边际成本的下降,因为这是纯体力活。

?
即然我们看到了京东是这样,我们来看一下苏宁。苏宁拥有重资产的物流基地,原来主要是大件物流,后续会有更多的小件物流,这些是重资产。这些物流基地陆续完工,用的是现代化的手段来减少人员的投入。然后是苏宁的门店,这同样是重资产,这些门店会成为体验店,零售店,提货店,配送店,这两块重资产决定了在未来的传统电商和互联网零售行业当中,苏宁的一席之位。我希望到此各位朋友真正能够明白,苏宁的物流和苏宁的门店这些投入和布局,正是苏宁在未来在这个市场肯定有一席之地的保障,如果仍然不明白,那么还是那句话,你只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去理解这个行业,你不是老板,你看不到格局。

?
在保障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后,苏宁要做的是跟随着京东的路径去成功,需要吸收的是营销,策划,平台技术,客服等一系列的经验。在供应链和物流这一块的理解上,在成本控制上,苏宁更胜京东,在京东做到1000亿的时候的亏损,相信苏宁在做到1000亿的时候,不需要亏这么多,甚至已经产生赢利,即然通过买卖差的方式是不能够或者不容易获利的,那么其实在整个商业模式就需要重新构建,商业模式的构建是需要额外获取资源的,这就是苏宁在2013年全面布局的原因了,不是苏宁什么都做,是苏宁在为零售的上下游,资金和金融布局,这和京东为了赢利所做的各种尝试理由是一样的,只是京东尝试的是进入另一领域,提升价格,提升物流费用等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O2O在未来证明是成功的,最好的两个联盟应该是在两个O都是最强的企业联盟才是最成功的。而其中一个O必然是属于线下重资产的企业。所以严格来说, 和SUNING的联合才是目前来看实现O2O最合适的,当然这是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另外还有一个重资产的是万达,但是万达缺了的是物流。

?在电商真正赢利之前,就如99年互联网众多企业赢利之前一样,都在等待和寻找一种模式,无论京东,苏宁还是1号店,还是当当,他们需要的首先是资金和现金流,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有能力可以在未找到署光之前可以存活下来。所以京东需要上市,苏宁也需要时间。

?
我想这一次是我最后一次再说苏宁了,2013年的年报即使出来,我想也是
@胡戎 司令进行详细点评了,2014年剩下是要做的,无非是观察和等待了。

?还是那一句话,对于电商企业的投资,将自己放在老板的角度去看,而不要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评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