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建设中国的华尔街:上海“金融旗舰”提速组队,未来的大国金融构想
??? 8月1日起,上海市政府将正式实行《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首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地方法规。理财一周报记者从上海金融办公室了解到,随着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法规指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也进入提速阶段。而这也意味着,上海金融办监管之下的总额超过2.4万亿元的金融国资改革,也随着上马。





.

  7月31日,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为我们解读有关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相关政策。

  理财一周报:《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三项基本原则,原则之一:有进有退,进退有度。对金融国资国企而言,进的是谁,退的又是谁?

  陆红军:根据《意见》,今后五年上海将通过开放性重组,吸引一批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入驻上海。并通过这样的举措来培育几家金融主业比较突出、同时具有前途的金融骨干企业,建设上海市的“金融旗舰”。

  现在上海的金融市场面临着这么几个问题,比如不少金融机构的总部不在上海,像国内四大银行:工、农、中、建,总部都在北京。从机构的规模来说,上海缺少一些特大型、特别有影响力的骨干型金融企业。

  所以,市委市政府可能也是想通过这种渠道,第一目标,建立一批优质企业;第二目标,通过深化改革,补充机制,推行金融国资国企的公司治理。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提升上海市的创新能力、公司治理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健全金融服务业。第三目标,通过健全金融国资企业,统一上海的金融国资管理体系,加强对这些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我觉得,所谓的“进”,是指把规模较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吸引到上海。“退”则指,上海在盘活金融企业存量的同时,合并掉一些规模较小的金融国资企业,并在上海内部再排除一部分企业,形成上海的金融优势。

  理财一周报:三原则之二,激活存量,吸引增量。政府会通过哪些手段去激活它,并吸引其他资金融入上海?

  陆红军:上海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在于其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比起其他城市更具有优势。政府可以通过两方面手段来激活存量,一是在上海比较重要的企业和行业中通过重组,带动其他的相关企业。比如上海国际集团,通过金融国资整合,把上海目前的一些信托、债券包括商业银行存量,通过金融投资平台,激活它们的能量。激活之后,能吸引更多的国外、国内金融机构来上海上市、发债。

  上海市政府现在就是要把手头上仅有的资源通过这些举措,把上海的金融优势运用起来,充分调动增量、债券市场等,这才是上海未来金融市场的最大优势和出路。随着西方向东方转移的全球金融趋势,上海在存量和增量会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增量方面,会有突破性的举措。

  理财一周报:《意见》中提到,会按照“成熟一家,报批一家,实施一家”。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实施的企业?

  陆红军:在战略重组方面,谁都想成为这第一家。从上海市政府角度来看,无非是选一家中央企业或者本土企业。但是,一般来说,重点是在当地的金融机构。

  这些年来,上海金融国企领域中,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农商银行构成的商业银行板块已经成形。投行板块,则由申银万国、上海证券等构成。保险板块由太保集团、大众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形成了一定规模。这种状态下,政府提出这一原则,可能意味着还需要整合一些金融优势资源,形成新的版块。

  理财一周报:《意见》在优化上海金融国资的战略布局方面,提出上海要明确市属金融企业发展的定位。

  陆红军:以上海国际集团为例,它就是一个金融投资集团,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再以银行为例,我们今后可能也会给它一个新的定位。包括我们的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今后也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在上海市场做新的定位。比如说,一些商业银行的支行可能会收缩其行政功能,转而主攻长期营销、服务,这种支行的调整,也是商业银行在面临新的市场机会,所做的较大变化。不仅银行,保险、证券可能今后都会做出类似的新战略调整。

  理财一周报:《意见》表示,在定位明确的前提下,支持市属骨干金属企业通过IPO、资产债换等方式,尽快上市。选择部分市属金融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进行战略重组。这是否意味着地方国资与央企国资的新一轮整合潮即将开始?

  陆红军:现在金融国资重组过程中,可能会要求跟民营企业、国际资本合作,这本是一种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可以尽快地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国企的发展。上海这些企业其实都是在考虑这种新的整合,这一点是这个政策调整的大方向。

  另外,在金融国资国企新一轮调整中,对金融国资采取“公司治理”方式也将更加引人关注。比如公司高管的治理会加强,对董事会的创新也会更加重视,这是上海未来国有金融机构和国资发展的一个特点。

  理财一周报:战略布局的最后一项,培育金融投资集团。提到,上海要培育战略控制型的金融投资集团,理顺其与投资企业的关系。为什么有这一种说法呢?

  陆红军:从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要增加增量部分,必须通过投资集团这一渠道。另外,也可以通过这一个投资平台,优化金融环境。

  上海在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金融业本身还需要进行整合。但这需要时间,所以政府方面需要慢慢培育控制型的金融投资集团。

  浦东和南汇合并之后,我就提出“大浦东?大金融”的概念,预计浦东将来肯定会出现一个“金融旗舰”,即第二个上海国际集团。而且现在这一“金融旗舰”可能已经处在在孕育阶段,而非酝酿阶段。自从浦东新区合并南汇后,对于新浦东的金融发展,政府不能再仅仅围绕陆家嘴这一金融概念,还需要考虑一个大金融的概念,这包括金融的中介服务,航运金融,包括怎么样为长三角提供金融服务。甚至包括为国外、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因为未来这些国外、国际金融机构可能就会来上海上市。

  所以,上海未来的金融旗舰不会只是一个的,肯定会有第二、第三个类似上海国际集团出现,只是需要等条件成熟。

  理财一周报:《意见》谈到,要增强市属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合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监事的管理;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等。这一提议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陆红军:这意味着,将来上海的金融国资治理跟行政体系将会越行越远。因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可以摆脱行政治理,能够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的道路,这对金融业发展非常关键。而且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著名的雷曼兄弟这种百年老店都能倒下,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董事会缺少监管。将来上海的国资国企的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法人治理和董事会的监管,都将得到异常重要。而这一点,也是这次改革中的重要关键点。

  理财一周报:《意见》谈到了,建立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这一领导小组对16家上海金融国资而言,意味着什么?

  陆红军:这一领导小组说白了,就是一位协调员,协调和制定和引导这些金融国资国企的相关原则。毕竟,国资改革中,有一些是跨行业的国资企业,而在金融业中则有不少跨领域的国资企业,它们的改革都需要有个机构来协调,否则就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为,这也很难成功。

  另一方面,它可以推动、完善董事会的监管职能。包括金融机构领导层的聘用、任用,今后都会逐步走市场化路线,可能先从副职开始,诸如副总裁等职务,将采取市场化聘用。等到将来条件逐步成熟,可能整个领导层班子都将会采用这种方式,由董事会来聘任。这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不仅是机构外延、规模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还从国资内部加强了治理品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