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A股减持套现频现,背后意图为哪般?

2016年,被称为A股史上第一融资年。但,与融资抽血相比,2016年A股的减持套现压力却高居不下。其中,从数据获悉,2016年全年A股的融资总额就高达1.6万亿以上,而当年减持套现总金额就达到3600亿元以上。

由此可见,一边是史上第一融资年的沉重压力,另一边则是密集减持套现风波的上演,对于2016年来说,A股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可谓巨大。

事实上,按照数据统计,与15年的减持套现相比,去年已经有着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对于2016年这一年来说,3600余亿的减持规模也是相当沉重的。对于刚刚经历了15年下半年股灾风波的冲击之后,16年的股市却承受着融资与减持这两股强大压力的冲击,这也是对本已疲软的A股市场带来了消极性的影响,而长期下来,中国股市多次离不开“熊冠全球”的称号,也与其过度的抽血与过度的减持套现,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16年的A股市场,因有着稳定市场的重要任务,其于年初也颁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的举措,其中还明确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并借此达到减缓市场减持套现的冲击压力。

但是,在减持新规之下,16年股市的减持压力依旧沉重,而全年减持规模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也为数不少,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清仓式”减持的现象,这无疑给市场投资信心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纵观上市公司诸多的减持原因,却五花八门,各有解释。

其中,有的因提升自身资金利用率,而采取减持回收资金的策略;有的则考虑到企业整体的战略性部署,而进行渐进式减持;有的则为其资产重组铺路,试图为上市公司带来转机。至于不少上市公司的减持原因,却显得过于直接,而其套现的意图也相当清晰。

事实上,多年来,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减持套现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更有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为了达到提前套现规避限制的目的,而采取了提前辞职的策略,足以体现出其急于套现圈钱的目的。

不可否认,A股市场减持套现已经是一条致富的捷径,而不少投资群体也因此实现了一夜暴富的目标。受此影响,不少企业也看中了A股市场的造富效应,纷纷择机排队,试图在A股市场的造富环境下分得一杯羹。由此一来,虽然A股市场IPO堰塞湖问题严重,且发行上市难度不低,但考虑到丰厚的投资回报及强烈的上市造富效应,部分企业不惜代价也要获得发行上市的契机。

多年来,从新股爆炒,到次新股热炒,不少缺乏实质性基本面支撑的上市公司,却在市场狂热的炒作环境下,获得了超高的溢价。对此,原始股东,乃至部分一级市场投资者也是获利丰厚,而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而言,待限售股解禁到来之际,无疑获得了一个高位套现的契机,而企业成功上市所创造的市值膨胀规模,或许也是一家企业辛苦多年也无法获得的财富水平。对于大股东、高管来说,在如此诱惑之下,岂有不心动的感觉?然而,这恰恰也是市场“脱实向虚”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本质上分析,股市本身就是属于一个财富再度分配的场所。但是,在注重融资及减持套现接连不断的市场环境下,股市财富再度分配就会显得不合理、不平等。由此一来,在股市造富一部分群体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缩减另一部分投资群体的财富。或许,这也影响到中国股市的发展命运,而股市“熊冠全球”“牛短熊长”的特征也并非没有原因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