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怎样上好初中科学复习课――从两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

?


目前,多数教师对上复习课感到头疼,因而教师很少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的内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复习课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是复习课确实很难上出新意,教师往往是对教过的内容重复一遍,教师觉得很机械,学生觉得很枯燥。复习课效率低,教学效果欠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怎样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两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说起。


1、两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及其比较分析


教学案例1:【教学内容:七年级《测量的复习》


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了哪些量的测量,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长度、体积、温度、质量以及时间等量的测量进行逐个复习。首先进行的是长度测量的复习,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借助课件、通过练习巩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体积的测量,复习的内容有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方法和量筒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师把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作为复习重点,通过练习纠正错误的操作,并强调注意事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温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单位、测量工具和注意事项,所采用教学方法、手段基本上与长度、体积的测量复习方法相似。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做了5道练习题,并加以评析。


从上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基本上是一问一答、边讲边练,以巩固测量的知识和技能,把学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兴味素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教学案例2:【教学内容:七年级《测量的复习》


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瓶矿泉水(瓶身的形状是圆形),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想一想:能测出它的哪些量?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有些学生说可以测出一瓶矿泉水的质量、水的体积、水的温度,还有些学生说可以测出矿泉水瓶的高度,在教师的启发下,有些学生说还可以测出矿泉水瓶的直径、矿泉水瓶的容积等,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教师接着追问:测量这些量要使用哪些测量工具,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说,测量就是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的过程,标准量就是每个量的单位,接着让学生说出各个量的基本单位。


紧接着教师指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每一位同学不能对每一个量进行一一设计、测量,下面,我们分四人一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每个小组任选其中一个量,列出测量工具、写出测量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方案设计完毕后,上台汇报本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


在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提出要求之后,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小组实验方案的设计,合作、交流氛围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小组间巡视、点拨指导。待各个小组完成设计任务后,教师组织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方案,并利用台上器材动手做一做。在这个环节,教师首先是让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方案汇报完毕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方案进行质疑和评价,然后是学生代表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台上的学生器材选择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并组织学生评价,同时,教师适时插入几句鼓励和质疑的话,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规范操作。在每组完成这一环节后,教师马上抓住关键点、重点进行总结,并安排一道相应的练习题加以拓展提高。


从上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师不是把学过的内容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和生生互评来复习测量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学目标来看,不是简单地定位在知识的巩固上,而是提升到各种能力的培养上,这里的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不是简单地讲授,而是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新的收获。案例2与案例1比较,案例2做得更成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教师打破常规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上台动手操作,开展生生互评,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权较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2、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难发现案例2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实验评价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这些能力在课堂上都得到锻炼和培养,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3、旧课新上,拓展提高。案例2教学源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却高于教师的平时教学。首先表现在教法方面,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走,亦步亦趋,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去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其次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些小组还测量了矿泉水瓶瓶口、瓶身的直径、矿泉水瓶的容积等,使得学习内容得以拓展;第三表现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安排的几道相关练习题,情景新颖,拓展延伸。这样,使本节复习课避免“炒冷饭”现象,有了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和新的高度。


4、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案例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活动,为人人参与学习提供了机会,同时,开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活动,使得课堂多次出现互动的局面,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展示,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综上所述,案例2比案例1做得更成功,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氛围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质性参与了学习,使得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


二、当前初中科学复习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为数不少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加大复习课教学容量,课堂上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动手的机会更少。


2、教法单一,枯燥无味


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学生觉得很枯燥,缺乏新意,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简单重复,停留在表面


有些教师由于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章节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仍然按上新课的做法,把知识点孤立起来,一章节一章节复习下来,没有增加新的内容,没有深化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方法,只是简单地重复一遍。


4、重点不突出,难点不能突破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不清楚学生在哪些方面掌握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复习时平均使用力量,一节课下来,疑点依然存在,难点没有解决。有些教师还缺乏对考试要求的把握,没有对一些核心知识、探究能力进行重点的复习和专门的训练。


5、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由于复习课很难上出新意,一些教师认为与其简单地重复一遍,不如让学生做练习来得实在,于是,我们经常发现常态的复习课往往是开头几分钟教师把学过的内容讲一遍,接着让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评。


三、上好初中科学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我认为,初中科学复习课至少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各种科学方法得到训练。要达成上述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和逐步解决。


1、优化教学策略,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不一样,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表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展示演员排练的结果。课堂教学也不是课堂表演,因为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为此,课前我们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从学生的视角去设计课堂,突出学生,淡化自己。课堂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复习中让学生去画一画、议一议、动手做一做,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生生互评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台下的学生提问,台上的“小老师”答疑,讲出自己的思路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台上台下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当,思维方式相近,课堂质疑的声音就多起来,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多了起来,课堂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课堂效果就比较好。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这不是说不要教师的讲,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少讲精讲,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感到常学常新,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


2、搭建知识网络,尽量做到旧课新上


结构主义大师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既有助于他们解决在以后课程教材中所遇到的问题,又有助于他们解决在课程外所遇到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知识的建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建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布鲁纳提出的观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认为复习课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前要认真梳理教过的内容,提取主干知识,根据知识点前后的关系,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的链接,横成串,竖成链。课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要抓住生长点,适当拓展知识、深化知识,让学生觉得有新意,有新的收获。教学实践证明,在复习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能力提高。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复习课的练习需要精心设计,使学生感到补充的例题和习题不是乏味的重复,而是一类情景新颖、难度适中的新型题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设计课堂练习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认为,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最为重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下面,通过对两道练习题的对比分析,谈谈哪道练习题有效。


?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消耗的功率;


(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电阻R1的值;


(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电阻R2的值。


例2 学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灯泡容易损坏,经常需要更换。电工小段在原来电灯的位置,接入了两盏与原来一样的白炽灯。同学们注意到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坏,而且这两盏灯的亮度比原来用一盏灯时要暗,由此:


(1)同学们猜想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如图2所示甲、乙两图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图,你判断的依据是?????????? 。


(2)现有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器材(器材数量不限),请你利







?


?


?

用这些器材来模拟以检验你的判断。在实验中,你主要观察???????????? 。请画出模拟的电路图。

?


(3)电工小段这样做??????? 省电(填“能”或“不能”)。理由:????????????????????????????????????????????? 。


两道都是有关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的试题。例1要求很高,学生必须熟练运用电功率的公式P=UI、P=U2/R、P=12R,才能计算出在不同的电路情况下所要求的物理量。尤其是例1的第(4)问,需要列出下面的方程组:


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I2=U/(R R2),I2=12/(6 R2)


电阻R2消耗的功率 P2=I22R2,6=I22R2


其中I2和R2都是未知的,这实际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要解出R2需要相当的运算技巧。


但是,为什么要把两个电阻进行串联或并联并进行如此的计算?在练习题中,学生看不到这样做的目的,只能理解为,是为了熟练地使用这几个公式,以达到很高的解题技巧。


例2呈现了一个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先对两盏灯的接法做出猜测,接着设计检验方案,然后再讨论灯的耗电量的情况。问题层层递进,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进行了考查。


或许有教师会认为例2考得太简单,设计的实验很容易,计算的要求太低。其实,进一步研究一下例1和例2,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


在复习中,如果大量地讲、练类似例1这样的人为编造的难题,以提高解题的技巧,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在实验、科学探究等对于学习科学来说极其重要的方面所花的功夫和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多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大量练这类习题,一些学生觉得学科学是乏味的、无聊的,逐渐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


利用像例2这样的素材,复习教学也许可以围绕一个实际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工修理后路灯变暗,来猜想两盏路灯是串联还是并联。接着,学生用电池、小灯泡组装电路来检验他们的推测。最后,让学生来讨论:在原来一盏灯的地方接入两盏一样的灯后,用电是多了,还是少了?


从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若复习课用的是像例1那样的习题,那么,课堂的大量时间被用来讲、练人为地把知识点凑合在一起的所谓综合题,以提高解题的技巧。若复习课用的是像例2这样的习题,教学活动就可以围绕着一个实际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可见例2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因此,复习课的练习需要精心设计、慎重选择。


总之,复习课要讲究教学策略,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建构知识网络作为教学的关键点,把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只有这样,复习课才会有新意,才会有意外的“惊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