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共同寻找赚钱的新机会

? ??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终于启动了,这意味着它将重返市场。这个消息欧美媒体都作了及时报道,中国重启国债期货交易,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 17年前,中国曾有过国债期货试行交易,交易历时两年半之后,1995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国债期货事件:一个发行量只有240个亿的国债品种,在期货市场上一天的交易量达到了6800个亿,收盘前7分23秒钟内,空头抛单犹如海啸般砸下,情急之下全国满仓持多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金融机构全部爆仓!这就是中国金融史上著名的327国债事件。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导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老总管金生入狱、上海证券交易所总裁辞职、证监会主席易人,接下来国家叫停了国债期货。
  


???? 今又重开国债期货,作为经历过那场大战的人,当年惊心动魄的场面又浮现在咱的眼前。历史是不可复制的,现在与17年前不可同日而语,1995年国债发行总量不过1000亿元,这直接导致国债期货可供交割量有限,对于做多一方极为有利,很容易形成逼空的单边市。而今国债券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11年末国债余额达7.7万亿元,交易标的的分量不一样了。
????


????? 17年前,国债期货清盘之时,所有参与平仓的交易者都在刻意压低音调、神情严肃。那一幕情景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 那次国债期货事件之后,一批“新中国第一代证券人”离开了这个市场,整个市场管理层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 为什么会有国债期货市场当年的关闭?分析很多,但主要都把责任归咎于市场的混乱。一些像“中经开”这样的投资机构,由于可以准确把握国债偿付时的“保值贴补”,从而在市场上占尽优势,而充当空方的上海券商,则处于劣势。
??


??? “国债收益的保值贴补”许多人可能早就淡忘了,这实际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产物。发行国债的时候,通胀较低,所以国债的票面利率也低。但是,由于政府当年推进价格改革,使得通胀大涨,老百姓购买的国债实际亏损严重。为了做出补偿,财政对到期国债收益实施“保值贴补”,最高的时候,票面利率加保值贴补,国债到期收益率高达27%。
???


????? 所有恶性市场事件,其实背后都是多空双方对“保值贴补率”到底是多少的认识差异。1994年之后,中国通胀已经开始回落,作为空方主力的证券大佬的万国证券认为“保值贴补”会随之回落,勇于作空。而有内幕消息的中经开作为多方主力却大胆逼空。整个市场都在“赌”保值贴补的高低。这就是当年的国债期货市场,高通胀和高保值贴补率使得国债期货市场炒作空间巨大,价格也因此而大起大落。
???


???? ?启示一、当年国债期货市场混乱主要是机构投机对赌,因对赌双方的一方看见了底牌,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而关闭它的关键原因是在于:包括国债在内的所有利率都没有实现市场化,而且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利率期货,他基本上不具备发现价格功能,再加上根本不适宜国债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不能即时监管,甚至存在监管漏洞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国债期货关闭的原因。
??


???? 启示二:国债期货这个利率期货品种,在海外市场也是最大的期货品种,参与交易的多是银行、保险、基金以及大型机构,国债期货作为他们的对冲工具很有必要。同时国债期货交易对国债的发行流通也有重大意义。所以一旦重启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上的大机构资金会流向国债期货,对股市可能会有短暂的影响。1995年5月18日叫停的当日,股市出现暴涨,个股几乎全线涨停板,大盘连涨了三天,这说明对股市的影响是明显的。重启国债期货大家可以注意观察,可根据资金流向调整手中股票。
??


???? 启示三:国债期货的价格应围绕价值(国债利息)波动,任何远离价值的投机豪赌行为,将引来灭顶之灾。3.27国债风波的教训应警钟长鸣!


????启示四:现在市场中资金很多,找不到出路。这就是给大资金的出路。反过来讲,大资金不看好现在的点位。


??? 启示五:现阶段,从资金的角度讲,减少股市仓位。又多了一个投资渠道,又有的学习了。


????博客停了一段时间,闲来无事,看了不少书籍。对股市的感觉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终于开通了融资融券业务,我总觉得在反弹的高点适当做空,应该比持有某个股票等涨,似乎来钱会快得多。


??? 耐心试试吧。股市里呆的时间长了,没有了冲动。只有感性、理性。让我们共同寻找盲点套利的机会吧。?


????


?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