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再来十年货币滥发?

?


??? 货币超发早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近日渣打银行的一篇研究报告,还是让稍显平静的宏观经济资讯,掀起了一波不小的浪潮。



  确实,在十年前,恐怕最有想象力的经济学家、分析师,也无法预见到今日中国央行资产规模世界第一。而眼下中国经济所遭受到的诸多麻烦,不管是不断上涨的物价,还是让民众集体焦虑的房价泡沫,以及今日凋敝的实业环境,都与货币的持续滥发有着深度纠缠的关系。



  渣打银行的报告把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欧美日三大央行进行对比,得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变身为中国央行,周小川不仅是中国央行的行长,还是全球的央行行长”的结论。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全球新增广义货币M2的规模中有48%来自中国,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高达52%。随后,国内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声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舆论铺天盖地。



  实际上,中国央行资产规模“赶欧超美”早已经完成。梳理历史数据,我们会发现,早在2004年6月,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就首度超过了美联储,一年后超过欧洲央行,到2006年1月份,又把日本央行甩到后面,跃升世界第一大资产规模的央行。不过,这仅仅是数字意义上的第一,就真实的影响力而言,中国央行的地位仍然不高。



  虽然在2004年到2006年,学术界就已经在热论“流动性过剩”,有关M2/GDP方面的研究论文也早已经充斥于经济学期刊,大众媒体上的评论也汗牛充栋。但是,这丝毫阻挡不了中国货币急速扩张的潮流。尤其是2008年之后的三年多时间,中国的货币扩张速度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200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高达29%,由此带来的当然是当年的房价暴涨和投资井喷。



  终于,在今天,中国货币极度超发的逻辑,彻底演化成了一场超级泡沫和恶性通胀的非理性盛宴。覆水难收之际,政府滥发货币之手再也闲不住。随着今年经济增速不断放缓,重启信贷刺激的迹象又已经显现。其中,3月份新增贷款再度超过1万亿元,为接下来的货币再宽松给出了初步的注脚。若果真如此,在外汇占款增速趋缓之际,新增信贷的激增只能继续恶化十分难看的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这只会重复2003年的类似故事。当时,中国央行注资数万亿资本金到国有银行,以表面靓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启动背水一战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但背后却是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为代价的。



  从此开始,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越发难看。若面对这一次的经济下滑,避免硬着陆,再度以扩张货币为代价,只怕依然只能是“掩盖经济矛盾,恶化央行报表”。这样的成本收益是极其不划算的。历经十年宏观折腾,中国经济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刮骨疗毒”,而不是继续以货币扩张来豪赌资产泡沫的不会破灭。



  形势逼人,现在到了终结大扩张货币的时刻。过去短短五年间,央行的资产扩张2.4倍,若未来五年再如此扩张,到时候只怕我们真是需要追问“谁来注资中国央行”的问题了。这一议题目前或许还没到那么迫切的时候,但是一旦再度重演过去五年的故事,覆水彻底泛滥,堰塞湖崩塌之际,央行还能拿什么再去豪赌中国经济的未来?



  不妨说,未来十年,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货币供给的逻辑链条必须改变。宏观经济在主动减速,也就必须要渐渐接受货币扩张终结的实际,至少,货币增速要不断地向GDP的增速靠拢。不然,货币不断扩张,何谈什么房地产调控?



  过去这十年,中国经济开启了快速的货币化进程,实体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实现资本化,但这一进程或许显得过于迅速了,内中的一些矛盾也显得十分突出。现在是到了认真调整货币金融结构,让货币化的成果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时候了。



  设想一下,如果货币增速回落到10%以下,中国经济当能在真正意义上摆脱对货币滥发的依赖。而只有货币环境走向了正常化,没有了货币泡沫和通胀的压力,才可能放手一搏,去解决各种微观领域的棘手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