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短期无法乐观,但也没那么悲观!




政策调控背景下的A股市场,总体而言短期无法乐观,这是政策市的一大特点。但是否由此步入熊市?我认为没那么悲观。

成交低迷已持续一段时间。盘中出现大面积超跌,市场出现恐慌情绪。近期,管理层推出限制、规范大股东减持新政,每周新股发行家数明显减少。政策面向市场传达出积极信息。将这些看成是实质性政策利好,或太过感性。有点象医生在患者感觉太痛苦时服用止痛片,可暂时减轻患者痛苦,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这在以往的政策调控过程中,也时常会有。特定市场背景下的政策调控,往往具有明确的调控指向。近期政策调控,核心是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股市流动性受影响,具有必然性。每一轮政策调控目都不一样,但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以观察、判断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而股市往往是观察、检测政策调控效果的最直接的目标。这时候,股市就是政策调控的晴雨表。表现在盘面,沪深两市政策调控之前,市场相对活跃,单日成交资金在6000亿左右。政策开始调控至今,沪深两市单日成交资金缩减至4000亿左右。现在看来,单日4000亿也非此轮下调的真正地量。上周五,两市单日成交3383亿,今天周一,两市成交3219亿。单日成交资金流量继续缩减。


政策调控的基本套路,及对股市的影响尽管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投资者在股市呆久了,也大多有似曾相识之感。所以,市场即使出现了短期政策利好,也只会激发市场短期冲动,而无力真正改变政策调控背景下的弱市趋势。


政策调控形成的弱市改变,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被市场视为利好的政策时常推出,日积月累,形成政策利好叠加效应,市场的悲观预期逐步改观,大盘走势也逐步由弱趋强。二是突发性重大政策利好,一举扭转颓势,形成V形成反转。以现在的市场规模和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变化看,我认为第一种形式:以政策利好叠加效应促成股市调整结束,由弱转强的可能性更大。


这轮调控以去杠杆为核心,针对更多的应该是房地产。我们知道,大批学者、专家,将长期以来一系列政策强力调控房地产不见成效的原因,归结为货币超发造成的流动性泛滥。这轮政策调控目标,直指向去杠杆,收缩流动性。各地纷纷推出房地产限购、限贷、限售政策,围追堵截流动性,抑制房价上涨。调控成效尚需时日,但天生依赖流动性生存的股市,却闻风而动,应声下挫,股市资金流量迅速缩减,股价持续大幅下跌,短期内绝大多数中小盘成长股票严重超跌,市场出现恐慌。于是,政策出台限制大股东减持,每周明显减少新股家数,向市场释放短期利好,以期缓解市场恐慌。


眼前的股市弱市,市场各说各话。我认为主要还是政策调控形成的周期性弱市。欧美、日本、香港股市的持续牛市,或阶段性强势,说明A股疲弱,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没有太多关联。以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几乎没有谁敢真正看空A股市场。正所谓“淮南为桔,淮北为枳”。国情不同,无法强求同一个标准下的股市强弱差异。政策调控背景下的A股弱市,以理性与平和心态看待,也并非那么悲观。历史上A股市场的强弱更替,往往与政策的现实需求相关联,这不是政策市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适应与客观面对的问题。当政策利好叠加到一定程度,或当某天突然出现重大政策利好,A股市场出现趋势性转折,那时候我们的心情也会完全不同。A股有史以来,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政策调控在继续,短期看无法乐观。但已跌成这样,不少个股持续逆市上行,很多个股明显超跌,一有机会就超跌反弹,出现波段性机会。后市没那么悲观。对投资者来说,重在调整心态,调整好持股方向,耐心等待市场转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