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实验账户2016年度报告

实验账户2016年度报告2016-12-31


特别提示:

风险提示一:实验账户系高风险投资模式,模仿请谨慎;我个人反对单一持股,更反对模仿实验账户单一持股,

风险提示二:吉艾科技有庄股嫌疑(看起来现在还不是),追高请谨慎。

阅读提示:一不小心成了緾脚布式万言书,窃以为里面有值得你思考的新内容,请认真阅读并思考。

探讨提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老股民自知很多地方有欠缺也不专业,需要有识之士提出你的意见甚至批评,让我们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共同提高。


相关结论:

结论一:市场一轮牛市疯狂以后不宜持股,避免大幅亏损。

结论二:不宜为优秀企业支付太多溢价(保险费概念),容易得不偿失。

结论三:假如你具备能力且充分理解巴菲特理念,请突破巴菲特理念束缚,避免作茧自缚。

结论四:假如你具备判断周期性行业波动能力,周期性行业投资是最佳选择,可以取得超额收益。

结论五:以企业内在价值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非理性波动,获取价值增长与股价轮动换股“戴维斯双击”收益。也就是寻找几个中长跑优秀选手,通过接力方式去参加马拉松,让你稳操胜券。但应把握一个“度”,避免斤斤计较,为蝇头小利而换股,成为交易者而得不偿失。

结论六:抛弃成本概念,一切以企业内在价值为操作基础。提高判断企业未来价值能力是价值投资者的重中之重,能力比理念更重要。

结论七:当你的投资理念与判断能力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别把投资、投机理念当回事,与个人能力匹配就是了,投资收益更重要。

结论八:投资目的是赚钱,投资理念是工具,拿着顺手工具去赚钱,千万别本末倒置。


一,实验账户现状

上年末持有兴业银行270800股,收盘价17.07元,总市值462.26万元。年内6月6日使用分红现金买入兴业银行10600股,合计持有兴业银行281400股;10月20日卖出兴业银行281400股,买入吉艾科技258600股。吉艾科技年末收盘价25.56元,总市值609.26万元,年内浮动收益147万元或31.80%,账户市值有效突破五百万大关,阶段性突破六百万;上证指数上年末收盘3539点,今天收盘3104点,上证指数年内下跌12.31%,实验账户年内跑赢上证指数44个百分点。


在这里,有必要和大家说一下的是:自从换股吉艾科技两个月来,这个东东持续上涨,直接导致实验账户市值阶段性突破(个人并不认可有效突破)六百万关口,这属于运气,不是能力体现。我自己明白,我并不具备买进股票就可以赚钱的能力。对于短期趋势判断,二十多年来,我老股民是出了名、典型的反向指标,这一次,只不过是碰上狗屎运罢了,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避免未来由于这个东东的赚钱效应而盲目跟风。


假如,假如未来吉艾科技的经营业绩达到或超过我的毛估估,这才是我个人能力的体现。嗨,这一次也许我真撞大运了。


二,实验账户累计收益

不知不觉间,实验账户22岁了。实验帐户建立于1995年2月9日,投入资金1万元,初始买入四川长虹800股。始终满仓的实验账户,经过22年或阳光明媚,或春风得意,或和风细雨,或雷鸣电闪,或惊涛骇浪,我老股民的实验账户始终在场上,亲眼目睹账户市值的大幅波动或者说回撤,目前总市值609.26万元,累计盈利609倍,按实验账户建立22年计算,年均复合收益33.84%。期初上证指数534点,目前3104点,累计上涨5.81倍,年均复合上涨8.33%。


也就是说,戴着镣铐与狼共舞的实验账户22年来,从初始投资一万元变成目前的609万,突破去年上半年最高点,形成历史最高市值,年均复合收益跑赢大盘25个百分点,我满足了。


假如不出意外,按目前微妙的市场情况,在新的一年里实验账户市值将有可能连上两个台阶,有效突破八百万大关。


附表一:实验账户历年市值与上证指数对照表



从上图的这个对照表我们可以看见,实验账户22年以来,仅有2010这一年跑输大盘,其余的21年或多或少都跑赢大盘。


附表二:实验账户年末市值示意图



附表三:实验账户年均复利趋势图



实验账户年均复利曲线,这个年均复利曲线在07年大牛市达到51.11%以后,一路向下,2011年末下降至33.32%,2012年上升至33.83%,2013年继续下降至阶段性低点33.28%,2014年形成向上拐点达到34.92%,然后还是向下,今年三季度下降至32.42%的最低点,随着最后两个月吉艾科技的强势,年末复合收益回升至33.84%,连续两年下降,近几年上下都不能持续。


现在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未来趋势是向上突破还是继续向下,只能听天由命吧。但是,我知道,在未来的三年内,年均复合收益趋势将有一个明显向上的拐点出现,估计可以突破35%的年化收益,提前完成实验账户第二阶段盈利计划。(第一、第二阶段盈利计划合并时间25年,年均复合收益目标32.79%,市值1200万。要想让这个年均复利趋势形成向上拐点,意味着未来每年必须完成收益33%以上,市值每年提高两百万以上,任重而道远。)


三,实验账户规划

1,第一阶段已过去,从1995年至2008年末,合计14年,08年末收盘市值755350元,累计利润为75.54倍,年均复合收益36.19%。(已完成)

2,目前处于第二阶段,时间从2009年初至2019年末,合计11年,到2019年末争取实现市值1200万元,计划累计收益16.88倍,年均复合收益28.58%。(进行中)

3,第三阶段从2020年初至2030年末,合计11年,到2030年末争取实现市值1个亿,累计收益8.33倍,年均复合收益21.26%。

整个规划历时36年,原始投资1万,目标市值1个亿,获利1万倍,年均复合收益29.16%。争取创造世界纪录。


四,实验账户分阶段收益分析



1,实验账户第一阶段从1995年2月9日起,至2008年末,在14年的时间跨度内,从初始投入一万元开始,年末总市值75.54万元,获利75倍,年均复利36.19%。实际上,实验账户第一阶段可分成两个时间段。


A,初级阶段。从1995年2月9日起,至2005年末(实际上是2004年中,为了方便按年统计,就按2005年末),我称之为初级阶段,这是粗放式经营期间,我甚至忘了这个账户的存在,要不是证监会安排账户清理,这个账户就算是没了。在这11年的时间跨度里,从初始的一万元,年末市值17.90万元,年均复利29.99%。


B,公开披露阶段。从2005年末至2008年末,是我上网开始粗线条披露实验账户(那时候叫“长期账户”)的时候,正好赶上市场长期低迷以后大牛市的好时机,期间经历两年大牛市,一年大熊市,总市值从17.90万元增长至75.54万元,累计增长4.22倍,年均复合收益61.60%。期间最高市值曾达214.25万元,获利超过10倍,但08年的大熊市损失了65%,即下跌三分之二,损失惨重。但对于规则必须满仓的实验账户来说,熊市的损失是应有之义。在这里,大家可以看见,06年末市值63.24万,08年末市值也只有75.54万,经历大起大落的两年,市值并没有增加多少,所谓大牛市的账上富贵就是也,尤其是必须满仓的实验账户。


这两个时间段,也差不多正好是完整的两轮牛熊周期,第一轮牛市从1994年中上证指数333点开始,于2001年中上证指数2245点结束,指数上涨6.74倍;从此进入漫漫熊市之途,直至2005年中的上证指数998点。


从2005年中的998点,第二轮牛市启动,直至2007年三季度的上证指数6124点,指数上涨6.14倍;随后进入快速熊市下跌,一年以后的十月份,上证指数下跌至1664点,下跌73%。


上证指数2007年末收盘5262点,2008年末收盘1821点,按年算指数下跌65.39%,实验账户总市值从214.25万元下跌至75.54万元,损失64.74%,基本与指数同步,可谓是损失惨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前两轮大牛市从底部到顶部看都上涨了6倍多。从这个角度看,这一轮熊市底部为1664点,假如新一轮牛市的涨幅也是6倍,那么届时大牛市的顶部在万点以上或左右,这也支持我前几年说的“上证指数上万点”的观点。按我的研究结果,判断未来下一轮大牛市的顶部区域也比较简单,只要按2007年6024点开始,每年递增7.18%或毛估估年均上涨8%(十年翻一番,差不多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底部也是如此)就行了。


也就是说,实验账户第一阶段的14年间,经历了两轮完整牛熊转换,从底部区域回到底部区域,上证指数从534点上涨至1821点,上涨241%,年均上涨9.16%。同时段,实验账户市值从1万元上涨至75.54万元,上涨75.54倍,年均复利36.19%。这得益于07年初拿民生换鞍钢的操作,这一把操作赚了差不多一倍的民生股票。也使我投入了一年多研究分析、连续跟踪鞍钢的时间。


2,从08年末或09年初开始的第二阶段,目前整八年过去了,实验账户市值从75.54万到今天的609.26万元,累计收益706%,八年期间年均复合收益29.82%,低于1995年至2005年末初级阶段的29.99%,差不多正好完成第二阶段28.58%的年均复利目标。


第二阶段盈利计划倒计时数据显示,按计划在2019年末完成市值1200万,目前市值609万,在剩下的三年时间内,还有翻一番的计划收益,需要完成年均收益25.35%,按目前市场情况,完成计划没问题,按目前的市场情况,我估计可以提前完成。曾经被很多人视之为天方夜谭的实验账户盈利计划,就那么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目标,这就是我老股民自信的基础。


五,实验账户持股路径

实验账户持股路径:四川长虹(1995年2月9日起,5年多)——山东铝业(2000年8月起,约5年)——民生银行(2年不到一点)——鞍钢股份(2007年1月4日起,1年)——民生银行(2008年1月4日起,1年)——浦发银行(2009年1月4日起,1年不到一点)——南京银行(2009年10月29日起,1年)——兴业银行(2010年11月2日起,一年多一点)——民生银行(2012年3月6日起,一年多一点)——兴业银行(2013年7月4日起)——新华保险(2015年1月14日起)——兴业银行(2015年7月8日起,一年多一点)——吉艾科技(2016年10月20日起)。22年间换手12次。


虽然上面的持股路径看起来换手了12次,但持有的股票只有8家,假如把银行股之间的换股操作视之为同一家公司(民生银行),那么仅有四川长虹,鞍钢股份,山东铝业,民生银行与新华保险及现在的吉艾科技六家公司,其中鞍钢股份与新华保险属于投机一把范畴,吉艾科技属于投资投机两相宜标的,真正属于长期投资的仅剩下四川长虹,山东铝业,银行三家企业,而其中投资了五年的山东铝业(业绩增长3倍多,市场估值下降三分之二,正好相抵,这就是熊市期间持股的结果,也是实验账户的实验结论之一:大牛市以后的下跌阶段不能持股!)似乎并没有赚钱。


六,年内操作:

年初持有兴业银行270800股6月6日使用分红现金买入兴业银行10600股,合计持有兴业银行281400股。10月20日卖出兴业银行281400股,买入吉艾科技258600股。


吉艾科技的换股理由或者说换股逻辑

这一次实验账户换股吉艾科技是存疑最多的一次,在雪球引起悍然大波,有人觉得颠覆了我个人过去的投资理念,有人觉得这不属于价值投资;有人觉得我是在消费粉丝,希望粉丝给我抬轿子;有人觉得我偏离了实验账户宗旨,这是听消息或跟庄投机;有人觉得我是在孤注一掷赌一把。和你说,这是你对我操作模式或者说投资理念的误解导致。

我这几年一直持有银行股,很多人以为我擅长银行股投资,其实不然,我最拿手的还是周期性行业投资,你看看我早期的持股品种,一手的周期性行业股票。周期性行业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公司业绩周期性波动,利用公司业绩波动导致股价波动的戴维斯双击结果,所以我喜欢周期性行业投资。只要你能准确判断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就可以获得超额回报,实验账户的实验过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实验账户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的结论之一。

我们回头看持有山东铝业的五年,市场处于熊市阶段,市场估值大幅下降的五年,正因为行业周期处于上升期,市场估值下降三分之二,但公司业绩增长三倍,才使得没亏钱,期间大多数股票腰斩又腰斩。周期性股票,当牛市遇上行业景气度高峰期的“戴维斯双击”效应,让你赚的盘满钵满,大家对上一轮牛市中有色金属板块上涨十几倍几十倍应该还没忘吧,可惜我早早换成民生银行,否则实验账户市值更好看。08年末以来持有的银行股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在银行股市场估值大幅下降的今天,优秀银行股照样创历史新高,实验账户市值也大幅超越07年巅峰市值。企业未来业绩的大幅增长,正是价值投资者值得重视的应有之义。

这几年市场看空银行股,银行股特别便宜,躺在银行股这美女怀中睡大觉太舒服,令我“乐不思蜀”,导致人越来越懒惰,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不是好事,无论对你对我都不是好事。这犹如练武的人,长期不练会荒废一身武功,挺可惜。考虑到1,市场扩容比较多,场内新增资金有限,市场人们喜欢投机炒作。2,新股、次新股的大幅上涨炒作,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介入。3,管理层不希望股市进入牛市或者说指数大幅上涨,往往在蓝筹股崛起时候,定向打压蓝筹股行情发展。所以我估计大盘银行股的上涨或者说大牛市一时半会儿难以到来,导致小盘股活蹦乱跳长期高估状态。如此现实,促使我下决心不再偷懒,重操旧业试身手,激活自己。

如此,就在创业板里面挑选历史股价上涨不多,行业属性不错、景气度低迷导致微利或亏损企业,未来有行业景气度提高,有新项目投资投产的公司中翻石头找,企图在乱石堆中找人们遗漏的玉石。嗯,吉艾科技差不多,种种不合情理的公司行为与市场趋势的反差引起我注意。在这里,假如把挑选银行股比喻为走进首饰店精挑细拣成色高、做工巧的,那么我这是在一堆废铜烂铁中挑选有色金属,需要更多的付出。


当时的选股条件有:

1,行业景气度处于底部,目前微利或亏损,有行业景气度复苏可能。

2,在行业低迷期有收购兼并动作,有大量投资固定资产项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除外)将投产,能够在行业景气度复苏中获取超额利润,导致未来业绩呈现爆发性增长,远超历史利润高度。

3,控股股东在市场价高峰期并没有大幅减仓,意味着控股股东不太愿意放弃控制权。

4,股价相对15年中创业板巅峰时期大幅下跌,处于相对底部,避免买入以后的大幅下跌。

5,毛估估当前市场价在三年后市盈率下降至10倍左右,保证未来这一笔投资不至于大幅亏损。

嗯,经过几个月的寻找,终于找到一家,除了第三条不太符合以外,吉艾科技是不是全部符合条件?


所以,实际上这一次的换股与06年投资鞍钢(没人想不通投资于鞍钢的投资逻辑吧?持有鞍钢的一年多时间,让我赚了差不多5倍)的逻辑如出一辙,都是周期性行业的投资逻辑。稍许有所不同的是,那时候的钢铁业已经复苏,业绩已经从亏损泥潭中走出来,但我刚刚买入鞍钢市盈率也不低,假如我在钢铁业整体亏损的时候,05年我三块多就可以买进,到06年买已经六块了。这一次吉艾科技的行业景气度在底部复苏、逐渐提高,但业绩还没有反应,目前还是亏损。这是两者(鞍钢与吉艾科技)操作手法或者说操作时间段的不同之处,吸取投资鞍钢的经验教训,两者的投资逻辑具有一致性。


如此,按目前不少价值投资者观点,想当年早一年三块买进鞍钢是投机,晚一年六块买进鞍钢是投资,这是什么逻辑?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投资的逻辑性问题。当然,假如按巴菲特对投资投机的定义,那么我买入吉艾科技或鞍钢都属于投机范畴,因为这样的公司我也不会持有十年,仅此而已。


所以,自从进入网络玩的十一年来,在纯真价值(巴菲特式)投资者面前,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只能在市场交易者面前说自己是价值投资。我也把自己定义为价值(投机)投资者,其内涵为投机于价值或投资于机会。


吉艾科技基本面

嗯,借这个机会,我就马马虎虎说一下吉艾科技吧,由于这个东东盘子太小,在平常我不敢说,就怕有人无脑跟风导致亏损,我就免不了利用知名度让粉丝抬轿子之嫌。说实话,憋着有点难受。

选择吉艾科技的过程,说起来是个戏剧性的过程,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公司2014年以来,有着很多看不明白的收购、投资行为或过程或支付方式,不合情理的应收账款滚动期限,看不懂的大额汇兑损失,看不清的业绩大幅波动真实原因,搞不明白频繁调整的高管层“一言不合就滚他娘的”,查不到对方公司信息的巨额应收账款,不理解高价收购无法查证的国外业务,看不明白大股东减持把现金无偿给公司使用;还有看不懂公司股权变更频繁,公司占比28.99的第一大股东全部卖出,股价不跌反涨(减持的股权哪里去了?);看不懂公司在股价底部负面信息连续公告(非常规)披露,股价不跌反涨;还有公司由于资本扩张,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靠融资过日子;还有作为家族企业,有着看不明白的家庭结构,公司集种种稀奇古怪于一身。如此种种,差一点被我放弃。但直觉告诉我,不合情理即为妖,促使我刨根究底继续研究。也正是这个“继续研究”,让我赢得了时间,发现后面的重大变动。


正在我准备放弃的关键时刻,2016年9月28日吉艾科技一纸董事会公告引起我重视,公告显示,董事会将改选,全部更换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包括上任仅一年的董事总经理一摞到底,上一任一摞到底的董事总经理成为董事长(家族企业特征,董事会形同虚设,老板说了算),引入外部董事总经理姚庆,认真看其履历:“姚庆,男,1977年8月生,中国国籍,华东政法大学本科。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任上海班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1月至9月,任上海克瑞德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40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年龄;华东政法毕业,不是律师也是与司法有关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金融行业背景,不良资产处置相关行业。同时我个人知道,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人才的最佳专业就是经济类律师,资产管理处置是个非常有前途的新兴行业。


回过头来看实际控制人,她的性格主要有:

1,是个女强人,格力董小姐般的女强人,为了企业生存或者说发展,下属一有问题就换人,也包括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毫不留情。

2,非常想把这个家族企业搞好,未来儿子有兴趣就让他接班,儿子没兴趣就出售,这两个目的都需要把企业搞好。

3,她愿意放权,只要你有能力把企业搞好,我就把总经理重任给你,去年让郭仁祥担任总经理就是由于塔吉克斯坦项目,这个项目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很重要,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增长。


如此,时隔一年,当家人委屈原本具有良好前景的郭仁祥(炼化业务),引入姚庆(资管业务,假如没有强大的诱惑力,没一个老板会那样做),意味着她个人认为资产管理业务更有前途,后来在股东大会上传出的口风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此,还有海德股份(同类型企业)的股价暴涨这个投机因素,让我最终下决心买入持有。所以说,就差那么一点点,让我与这个未来或有可能的大牛股失之交臂。


所以,也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虽然我当时看好的是油服业务大量收购、行业景气度或有提高;炼化业务大手笔投资,公司经营将出现突破性发展;但是,假如我没有继续深入研究,假如没有董事会重组,假如没有金融背景的拟任总经理,假如没有拟在上海设立子公司,假如没有海德股份的投机性暴涨这个参照物,那么我买入的主要指标(三年后10倍市盈率)还是不达标,最终还是会放弃或象征性买一点。换言之,促使我最终下决心买入的重要因素是拟任总经理背景。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感叹,股市投资,有时候就是时也,运也。


嗯,在这里多说一句,什么叫做股市中的企业分析报告,证券市场的企业分析报告就是“一张嘴巴两层皮,翻来覆去随你批”,财务报告的数据也是可以选择的,就看你以什么样的角度或者说态度或者说屁股位置去分析罢了。假如我把上面那些林林总总看不明白的企业情况,进行另一方向的分析并适度夸张,那么哪怕下跌至五块钱你也不敢买,就因为太不像话了。比如公司在塔吉克斯坦的项目,参照中石化的盈利能力,考虑到在鸟不拉屎的地方,考虑到各种配套的困难,考虑到生产、管理能力的欠缺,别说是产生10个亿的年利润,能不亏损就上上大吉了。所以,所以,假如你想践行价值投资理念,那么请尽快提高你自己的企业分析能力吧,尽可能不听专业报告的忽悠。


当初对公司未来三年后的业绩毛估估

1)吉艾科技募集资金以来,经过不断收购扩张,目前的业务已扩张三倍多。但还是敌不过行业萧条,主营收入大幅下降,导致业绩亏损。我们该明白,不管是低毛利率业务还是高毛利率业务,当行业景气度下降,投资意愿萎靡,企业刚性成本的客观存在,主营收入下降至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企业亏损。一旦行业景气度提升,业绩会快速提高或者说恢复。就吉艾科技本身业务来说,业绩提升3-4倍是可以预计的。这一块业务未来三年我毛估估每股净利润0.50元左右。


2)塔吉克斯坦项目,处于“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且本国没有此类生产能力,周边国家有原材料(重油)供应,但由于基础设施原因很难(重油价格便宜,物流不便,运费占比高)卖出去。这是个多赢项目。)的关键性区域,获政治、政策性支持。按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披露,全面达产以后,实现1.2元的业绩是可以预期的。这一块业务未来三年后我毛估估每股净利润1.00元左右。公司股权占比从那时候的51%提高至目前的67.83%,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利润占比。


3)董事会彻底改选,新任总经理金融、资产管理背景;上海成立子公司;后在新疆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争取金融AMC牌照,介入前途无限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这一块属于未来可以期待但不确定的东西,未来三年后我毛估估每股净利润0.40元左右,不敢发挥想象力。


以上三项合计每股净利润1.90元左右,鉴于我国创业板高估值(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超过70倍)的特殊性,我乐观估计未来三年业绩超高速增长的吉艾科技市场估值可达30倍(相当于未来三年创业板整体市场估值降低一半多),如此市场价可达57元左右。相当于兴业银行三年后每股净利润5.70元,市场估值10倍的57元市场价。也就是说,我考虑创业板指数下跌至1000点左右的市场估值水平,目前2000点左右。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公司股东大会传出的信息,吉艾科技经营情况有所变化,公司对塔吉克斯坦项目股权从51%提高至67.83%,相应提高项目效益占比;公司经营重心转向资管业务,有可能把投资二期的资金投向资管业务,这个方面会降低塔吉克斯坦项目总效益;并宣称公司找到国内一流资产处置团队,这个变化相应提高资管业务效益。整体来看,通过加加减减毛估估,目前还是维持三年后每股1.90元净利润的判断。考虑到资管团队的能力,或许,我太保守了。


现在,我毛估估吉艾科技2017年实现净利润3.5亿元,其中油服业务0.5亿元,炼化业务0.5亿元,资管业务2.5亿元,每股净利润0.72元,目前收盘价23.56元,动态市盈率33倍,相对于未来业绩高增长与创业板整体估值,价值低估,值得继续持有。一般来说,资管业务的利润将在三季度开始体现出来,所以,需要耐心的等待着看资管业务底牌。


假如2017年吉创资管无法完成25%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对不住这个国内一流团队(当家人语)称号,届时我会重新考虑这个“一流团队”是否名符其实。


如此,那时候我只要判断一下,按目前的市场环境,在三年后,创业板指数下跌至1000点左右,高增长创业板公司30倍(现在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大概在70倍左右)与传统银行股10倍市盈率,哪个更容易达到?或者说,吉艾科技60块市场价与兴业银行60块的市场价哪个更容易达到?假如未来三年蓝筹股崛起、创业板整体市场估值维持不变,银行股15倍市盈率,吉艾科技50倍市场估值,哪个更容易?身为创业板一员的吉艾科技,假如未来三年创业板指数(那时候2200点,现在1962点)合理回归至1000点以下会怎么样?假如三年后每股净利润达不到预期的1.9元怎么办?以上这些是我当时重点考虑、反复推敲的环节。说实话,那时候要说服自己也挺不容易的,最后还是《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歌占了上风。


在此,有必要说一下的是,就未来三年企业的内在价值看,兴业银行远高于吉艾科技,且确定性更高,这个不需否认。在这里,我利用的是市场投机力量,利用的是创业板高估值。但是,目前来说,就远期看,假如吉创资管真的拥有“国内一流团队”(吉艾科技当家人语),发力在一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蓝海市场,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未来十年后,吉艾科技完全有可能成为百亿利润、千亿市值(10倍股)的优秀创业板公司。


假如三年后的每股净利润如期达到1.90元左右,考虑到身在创业板的高成长公司,市场估值能不能超过10倍呢?这是我买入持有的底线,觉得本金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如此,我可大概率保证三年后不至于亏损。而且或有可能伴随着业绩高速增长以后的市场炒作,足以让我从容退出。假如在“国内一流团队”的努力下,若干年后,每股净利润到5元,市场估值达50倍,画面是不是太美?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假如吉艾科技三年后如期实现每股净利润1.90元左右,意味着这是年均50%以上的业绩增长,按PEG估值,我就保守一点考虑创业板市场给予30倍的估值吧,那么也差不多57块的市场价,那时候16块(相对底部,已上涨50%多)的股价,是不是可以赌一把呢?尤其是让实验账户也持有吉艾科技,让我慎重又慎重,连续几天都睡不好。可惜的是,在雪球,很多人把我的“好心当做驴肝肺”,让我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好人不好做啊。


重复我的投资理念

在股市价值投资领域,究其鼻祖,有着两个不同的门派,一个是以格雷厄姆为首的当前价值派,以巴菲特为代表性人物。一个是以费雪为首的未来价值派,以芒格或林奇为代表性人物。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费雪或者说林奇,喜欢挑战自我;这本来就是同一投资理念下两个稍许不同的门派而已,只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偏好选择适合的就行了,无所谓孰高孰低。


这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企业价值作为买入基础,不以价格波动为买入理由;都有着越跌越买,开始涨加码买特点。其中的差异在:

A,巴菲特以当前企业价值为买入基础,林奇以未来企业价值为买入基础。

B,巴菲特不太考虑未来的市场波动,投资企业上不上市无所谓,追求绝对低估带来的绝对收益;林奇会适当考虑市场波动,充分利用市场情绪波动,追求未来业绩增长与市场情绪波动带来超额收益。

C,巴菲特不太愿意为优秀企业支付溢价,林奇愿意为之付出溢价。

D,巴菲特不太愿意买进陷入困境的企业,认为这类企业总有内在问题(厨房有蟑螂);林奇更愿意寻找“咸鱼翻身”类困境企业,寻找因行业景气度低迷导致的困难(周期性波动)企业,因为价格便宜。


我们知道,投资讲究的是未来的确定性,但是在资本市场,唯一的确定性恰恰是未来的不确定。从这个角度来说,费雪林奇们面对着两个不确定,未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与未来市场估值的不确定;格雷厄姆巴菲特们仅面对未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一个方面。如此,意味着巴菲特们未来投资获利或者说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了一倍,或者说林奇们未来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这就是两者的根本性差异。所以,巴菲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着其中的逻辑关系,尽量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但是,作为同一个投资理念下的代表性人物,巴菲特的必然成功并不意味着林奇的必然失败,不能非此即彼的如此认为。当代我国投资领域,在巴菲特如日中天、林奇日渐式微的环境下,喜欢巴菲特的人们可以堂而皇之指责林奇派,认为这是投机不是投资,亵渎了价值投资理念云云。这似乎不太好,也不客观,“看山就是山”的态度不可取。


我们从林奇的PEG估值公式就可以看出,他愿意买进的公司,未来三年后的本益比(市盈率)在10倍左右,而这个本益比或者说市盈率,也恰恰是巴菲特愿意支付的价格。如此,你凭什么说林奇是投机巴菲特是投资呢?


在此,借用女人的一句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难道就你长的漂亮?去你的漂亮吧,你们全家都漂亮!哈哈


嗯,言归正传。换句话说,假如纯采用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模式,实验账户哪里来22年600倍收益?我们应该知道,早期取得高收益的巴菲特投资换手率并不低,换手率降低的后期收益率并不高。


据巴菲特股东信数据分析显示,巴菲特伯克希尔净资产近十五年(近20年增值10.79倍,近15年增值3.85倍,近10年增值2.62倍,近5年增值1.63倍)平均ROE在9%左右徘徊,近几年连续跑输大盘,导致伯克希尔长期的年化复利收益率趋势拾级而下,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中。这里的因素有规模太大,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优质资产,导致手中太多的现金头寸,其次是近几年美国债券收益率比较低,再次意味着伯克希尔这个庞大帝国的下属子公司收益不尽人意。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巴菲特保守或者说稳健的经营风格,尽可能不出差错的吃老本态度。


我在此还可以给你两组数据对比,把实验账户的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1995年至2005年的初级阶段或者说粗放式操作阶段,期间经历11年,换股两次,市值从1万提高至17.90万,增值17.9倍,年均复利29.99%;从2006年至2016年的公开阶段或者说精细化操作阶段,说来也巧,也正好经历同样的11年时间,换股10次(符合原则上一年一换频率),市值从17.90万提高至609.26万,增值34.04倍,年均复利37.81%。


从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实验账户换股频率高的近期收益明显高于换股频率低的早期,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换股收益。同时,我们可以回溯至11年前的股市,就算采用后视镜,除了重组股,我们似乎也找不到11年投资能有34倍收益的好公司。如此,你现在能了解什么是“接力马拉松”的内涵了吧?(嗯,下面说这个东东)


我的上市公司估值公式

在证券市场,我们该明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内在价值有两个部分(与巴菲特理念相悖)组成,一个是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一个是作为筹码的投机价值或者说市场价值。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我国的客观情况就在那里,否则你无法解释创业板整体长期高估现象。


按我个人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计算公式:当期每股利润*(1+第一年增长率)*(1+第二年增长率)*(1+第三年增长率)*综合性系数*10(倍,预期本益比)=内在价值。这里的综合性系数,更多考虑的就是市场因素。同时,综合性系数规定,综合性系数不得低于0.9,不得高于2.5。


在这里,我个人对兴业给予综合性系数为1.0,给予吉艾科技综合性系数2.5。因为近十年没公开用这个估值公式,我估计很多老朋友们都忘了这个估值公式的存在。


这个投资理念及估值公式,说投资也行,说投机也罢,我的价值投资(投机)的核心内涵是:不追求长期投资,只要便宜货。只要我发现比自己手中标的更低估品种,换股、买入并持有。这是我二十年多来永恒不变的投资逻辑,我个人美其名为“马拉松接力赛价值投资(投机)法”。


简称:接力马拉松

我们小散户的投资活动,其目的是让自己手中的金融资产保值升值(请注意,是让手中人民币的保值升值,而不是希望一夜暴富),这是一场贯穿终生的马拉松,一时一地的领先算不了什么,只有跑到终点才可以盖棺论定。


什么是“接力马拉松”理论?嗯,就在这里重复一下我的股市投资马拉松接力赛理论吧:我们常说,股市投资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看你某个时间段的跑步速度,而是看你能否跑完全程与跑完全程的速度较量或者说比赛。假如说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寻找、组织优秀马拉松选手去参加马拉松比赛;那么我的投资理念不是如此,而是寻找更多的中长跑优秀选手,让这些优秀的中长跑选手采用接力赛(嗯,有作弊嫌疑)的模式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是不是胜算更大?是不是属于犯规我不管,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赢得比赛(赚钱)就是了。


在短期(两三年)内无序波动的股市中,优秀的中长跑选手有两类:一类在“咸鱼翻身”的周期性行业中,由于行业景气度提高、业绩高速增长,在人性贪婪的推动下,导致市场估值快速提高的“戴维斯双击”效应,股价具有强劲的爆发力。港股的鞍钢股份这头笨大象,曾经在短短几年内上涨100倍就是典型案例。一类在新兴行业中,腾讯、阿里巴巴与苹果公司,曾经的微软公司等等就是现成的案例。


如此,目前的吉艾科技,油服业务与炼化业务就属于“咸鱼翻身”类行业,资管业务就属于“新兴行业”类企业。遗憾的是,我买入的市场价太贵了,否则,吉艾科技就具备“优秀中长跑选手”爆发力潜质。


嗯,别打扰我,让我做个梦先,憧憬吉艾科技早日成为百亿利润、千亿市值的创业板优秀企业,成为实验账户持股过程中经典一役。


无题

行文至此,感慨之情油然而生,也许我真的老了。不得不感叹市场中年轻人的投资效率,他们只要看一下K线,看一下F10,几分钟就可以决定是否买入投资。


而我为了让手中持股适当分散,不至于集中在银行一个行业,为此搞了四个多月,真正投入吉艾科技的研究工作也有两个多月。


乌龟似的从招股说明书开始,认真阅读全部信息与财务报告,包括公司所有披露的公告信息,摘录上万字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摘录几百个关键性财务数据,运算上千个相关指标,碰上不符逻辑的数据指标,还得查找原因。碰上新的重要信息,还得从头开始从公开披露信息中寻找其来龙去脉。力求搞清楚管理层的经营思路与经营方向转变及经营结果,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这个家族企业的夫妻三人有三个姓也是我关注的地方。而且,就差那么一点点与这个东东失之交臂。


在此期间,还要查找相关行业信息,判断行业景气度趋势性变化。还要查找相关管理层履历背景。力求不留死角,避免因不了解而导致投资失败。


实事求是的说,工作效率大不如以前,不得不承认我老了。假如与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一个投资操作的年轻人相比,我简直就应该找个地缝钻进去,实在汗颜。


但是,反过来说,我还不是为了投资安全嘛,尤其是吉艾科技属于创业板,是个最容易讲故事、出老千的板块。想想为了自己的人民币负责,我那样做也是值得的。相比那些投资效率奇高、投资经常失败,被称之为股市“韭菜”的年轻人,我欣慰。


如此,在这里给朋友们留个思考题:你愿意高效投资决策呢还是低效投资决策?


七,最近换股结果回顾

10月20日卖出兴业银行281400股,买入吉艾科技258600股。

假如继续持有兴业银行,今天收盘价16.14元,总市值454.18万元;吉艾科技收盘价23.56元,实验账户总市值609.26万元,相对跑赢34.15%。这都是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的,所以说,这属于运气。实话实说,假如没有换股,今年是亏损的。


实验账户第二阶段换股结果:

在这个实验账户(2008年末至2019年末)第二阶段中,我把民生银行作为换股操作的结算货币,八年来民生也不负所望,成为银行股中最强品种之一,目前股价已超越07年六千点高位(市场估值却低于08年末,这就是企业成长的魅力所在。07年末实验账户市值214.25万元,假如持有民生不变,今天市值293.80万元),假如按08年初开始一直持有民生不变,通过分红再投资,2016年初应持有民生银行313936股,2016年度6月24日分红0.16元,分红再投资可买进5682股,9月26日分红0.115元,分红再投资可买进3948股,年末合计应持有民生银行323566股,年末收盘价9.08元,总市值293.80万元。


第二阶段整整八年过去了,实验账户目前市值609.26万,相对长期持有民生换股收益增加315.46万或107.37%,年均换股收益9.55%。目前为止,保质保量完成或超过了每年5%换股收益计划。


在这里再说件事,我们从上面的实验账户持股路径就可以看见,我在08年初15元左右买进民生,然后在09年初4元左右卖出民生换成浦发银行。很显然,这是一次高买低卖的反向操作,账户亏损非常严重,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值就那么没了。我在想,一般人不会愿意那样做,你愿意不?但是,我不管,在我心里没有成本概念,只有相对价值,我觉得那时候的民生相对并不便宜,那么卖出换股就是了。所以,在我个人的投资理念中把 “成本概念”列为万恶之首!


按巴菲特不要本金亏损及优秀企业长期持有的两大理念(请注意:我个人理解,这两大理念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手段),那么在08年末大幅亏损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卖出民生,中间也不应该进行换股操作,在第二阶段,民生银行就是我的马拉松选手,民生银行也不能说不优秀,在大盘下跌近一半的环境下,民生股价顽强创新高,银行股中也没几家,包括作为大众情人的招商银行也没创新高(还有50%的距离)。这八年中的八次换股就是参加马拉松接力的八个中长跑选手,结果也很显然,把马拉松成绩整整提高了一倍。


实际上,在这十一年公开操作的过程中,我在05年中就已经持有民生,07年初拿民生一比一换股鞍钢,08年初拿鞍钢一比二换股民生,持有一年时间,差不多赚了民生一倍股权,后来的九年之间换股八次,又赚了一倍股权或者说筹码。


也就是说,假如我从05年开始一直拿着民生不动,通过数据测算,目前应持有民生银行167376股,年末收盘价9.08元,实验账户的市值从17.90万提高至151.98万,11年增值8.49倍,年均复利约21.46%,长期拿着不动的收益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我在这11年期间,做了10次(平均一年换一个中长跑选手)换股操作,实验账户市值从17.90万提高至609.26万,11年增值34.04倍,整整比拿着民生银行长期投资不动的结果高出4.01倍,年均换股收益复利13.45%。


如此,我把民生银行过去11年的市场情况梳理了下,通过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出,这11年来

A,通过股市运行,长期投资投资民生不动所得到(包括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收益为8.49倍,年均复利21.46%。

B,通过企业经营,或者说长期投资投资民生不动,且市场估值(05年末市盈率11.03倍)保持不变(包括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权益增加),目前总市值应为264万元,累计收益14.75倍,年均复合收益27.72%。意味着我十年之前并没有看走眼。

C,通过马拉松接力、换股得到的收益为4.01倍,年均复利13.45%。

D,目前实验账户的实际运行情况,投资结果是34.04倍,年均复利37.81%。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就可以看见,11年来,通过企业或者说民生业绩增长带来股价上涨的收益是8.49倍,年均复利21.46%;通过马拉松接力、换股操作带来的收益是4.01倍,年均复利13.45%;两者合计即实际情况是34.04倍,年均复利37.81%。这就是接力马拉松的内涵与结果。


(在此,说句题外话,大家也一定想知道长期以来作为专业人士眼里大众情人的招行情况,我估计有很多人在心里认为,长期持有优秀招商的收益会超过作为丑小鸭的民生。我很遗憾的告诉你,在同时期,长期持有招商银行的收益低于民生。11年来,长期持有招商(包括现金分红再投资)的累计收益4.65倍,年均收益14.99%;远低于投资民生的累计8.49倍,年均收益21.46%;也低于同时期投资浦发的累计7.01倍,年均收益19.37%。


造成两者投资收益差异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初招商银行的市场估值高于民生浦发,二是招商的业绩增长低于民生浦发。所以,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尽量不听专业人士的分析或者说忽悠,假如你相信专业人士,影响的是你自己的人民币,为大众情人支付太多的溢价不划算。


在这里,更好玩的是,由于长期拿着招行的人也同样赚钱了,所以,在他们看来这就是长期拿着优秀招行的好处,可谓是:躺在美人怀中幸福着,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嗯,在此请长期持有招商的别介意,我这是在就事说事,不是黑招商,招商很优秀,今年开始我也持有招商;在我所关心的白酒股中,也是这个情况。所以说,大众情人,不一定是投资最佳标的,因为价格相对不便宜。


如此,衍生出一个结论:就长期来说,投资收益就是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表现,不宜为优秀支付太多溢价(保险费概念),任何不能体现在经营业绩的优秀都是耍流氓!)


在此,我老股民一本正经向朋友们提个建议:假如你有判断企业未来的能力,在接受或充分理解巴菲特投资理念并能运行自如的情况下,请抛弃巴菲特投资理念,挑选中长跑选手去参加马拉松接力赛吧。前提是:你具有这个能力及充分理解巴菲特投资理念。在这里,能力比理念更重要!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假如你目前还没有具备判断企业未来的能力,假如你还没有充分理解巴菲特投资理念,那么,你需要继续师从巴菲特,这是你在股市“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就如同上面的不为大众情人支付太多溢价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没有判断企业未来的能力,那么还是持有大众情人吧,为了自己投资的安全,支付一点保险费还是值得的。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换言之,不想超越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也只有超越才能让社会进步或者说发展。你的目标是超越还是一辈子的学生?


我希望,三十年后,我国出一个超越巴菲特的投资大师,他从容的面对镜头说:传说中的老股民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让我有了超越巴菲特的勇气,让我明白巴菲特也是人不是神。


八,未来操作预案:

面对着未来有庄股(现在还不是)嫌疑的吉艾科技,关于卖出预案,我考虑以下几点:

1,在股价平稳拉高以后,公司大比例送股前后卖出。

2,在股价平稳拉高以后,公司披露无关紧要利好信息,股价连续涨停要考虑卖出。避免股价进入深幅下跌、中级盘整期。

3,增加兴业银行筹码100%以上,随时随地卖出无遗憾。

4,“咸鱼翻身”失败,资管业务不尽人意,2017年一季度继续亏损,且预报上半年继续亏损,意味着判断错误,愿赌服输,卖出了结。

5,在股价大幅上涨以后,某一天放量快速上涨,突破前高点,开盘一小时成交量超过一千万股。意味着筹码有所松动,随时有大幅下跌可能性。

6,尽可能持有一年以上,证明这一次换股以投资为主、投机为辅的操作模式。

7,个人认为实验账户还是应该早点退出,适可而止。


卖出以后的换股目标,将在银行股与保险股之间选择,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替代的是平安银行与中国平安。鉴于未来吉艾股价运行的不确定性,在此不预设换股数量。


嗯,还是那么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运气来临的时候你挡也挡不住,机会属于有心人。


附件:实验帐户条例(修订稿)

链接:www.eastmoney.com/zyl01698/blog_214414293.html

附件:实验账户公开的历史情况

链接:www.eastmoney.com/zyl01698/blog_216120549.html

附件:写在实验帐户建立20周年之际2015-2-9

链接:www.eastmoney.com/zyl01698/blog_216283574.html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