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温氏股份VS牧原股份之一 行业综述

温氏股份VS牧原股份之一 行业综述

——谨以此篇作为我自己的生日礼物


为避免我个人表达能力问题而导致理解有误,特作提示若干:

提示一,本人重仓持有银行股,近三个月没操作银行股,未来半年内没卖出银行股计划,未来三个月内也没增持银行股计划。


提示二,本人持有吉艾科技,近三个月没操作吉艾科技,未来三个月内没卖出吉艾科技计划,也没增持计划。


提示三,本人目前未持有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未来三个月内没买入持有计划,生猪价格元宵节后连续强势上涨除外。


提示四,农业、养殖业容易出老千公司,养猪业周期性波动强烈且不可预测,投资养猪业最佳时机是全行业亏损、优势企业微利与市净率不高的时候,但可遇不可求,需要耐心的等待着。


引子

当初吸引我研究温氏股份的原因有三:一是过去三年业绩的高速增长(从2013年的5.5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约120亿元,三年增长22倍)。二是市场估值不高,作为创业板的龙头企业,目前市盈率只有10倍出头,与创业板整体高估值形成明显差异。三是公司上市以来的股价一路向下,上市首日75元的最高价就是历史最高价,目前十送二以后为35元左右,即复权价42元左右。


温氏股份的是养猪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行业前十名生猪产量加起来都没他大,但全国占比仅2.5%左右,行业的分散程度可想而知。温氏股份高增长低估值状态吸引我关注此公司并切入养猪业,随后发现,牧原股份原始股东爆富(7年70倍,就算剔除上市融资放大效应、实际经营利润也获利不菲)、牧原当家人25年爆富,二级市场投资者三年三倍的投资收益促使我重点关注养猪业,计划用三个月或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搞明白这行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并向有缘人展示什么叫做投资前的“企业研究”?虽常有错误,但乐此不彼、痴心不改,步入花甲之年、马上领取政府退休证的我与年轻人同台竞技。也许,这是在网上的最后一个分析系列。在此,我希望有人和我一起研究,同时,也希望业内人指出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资料与数据。谢谢大家!


嗯,先说个事,牧原股份的当家人,读的就是这个专业,养猪业是他走向社会的唯一职业,他个人创业养猪也已经25年,在养猪业赚的盘满钵满,近四十年的行业经验,无论怎么说,说他是专家级的专业人士名符其实。他个人的经验是每年12月是生猪出栏销售相对比较好的月份,所以尽可能让12月生猪出栏多一点,期望卖个好价格。于是在15、16年大量(几乎差不多1、2月份的合计数,平常每个月的生猪出栏比较均衡)出售生猪,遗憾的是,连续两年12月份在前后月份都比较低。生猪价格判断之难可见一斑。这个现象似乎与股市投资也类似,每个人都想在低位买进,在高位卖出,但往往事与愿违,搞反了。


一,养猪股投资价值及其他

长期以来,随着行业周期性波动,养猪业亏亏赚赚,其实并不赚钱只能过得去的事实家喻户晓,使得股市上市场人士不敢长期投资养殖业,分析人士也没兴趣认真分析,投行相关人士也只不过履行职务行为,敷衍了事。农业、畜牧业或者说养殖股只能随着大盘的波动而波动,没人愿意深入研究,沦落为股民的交易筹码。由于没人愿意认真研究的原因,在此行业中,就算存在金玉其质的公司,也是“养在闺中人不识”,需要有人去发现“美女”。实际上,初步形象,就长期平均看,这个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其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净资产收益率并不低。当然,在这里说的养猪业长期投资价值,与在二级市场买入持有的市净率即市场价的净资产倍率大有关系,人家是企业的原始股东,是以净资产为投资收益参照物的。假如我们在二级市场买入的净资产倍率比较高,那么长期投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这是我愿意搞清楚这个行业的动力之一,希望能成为我个人“接力马拉松中长跑运动员”团队中的替补队员,随时可以让他上场接力一试身手,赢得阶段性领先。当然,预防避免“老年痴呆”也是一种动力。


在这里说句题外话,说到底,当你看清楚了一家企业长期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那么意味着你就明白了这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在哪里?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作为价值投资者的基本功,离开了或者说没有这个企业价值分析的基本功,所谓的投资理念就无从谈起,这就是价值投资者“理念与能力”的彼此关系,希望有志于价值投资的同仁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你也要明白,提高自己企业分析能力的过程,是个“苦行僧”般的过程,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得不偿失,但我乐于其中。


二,市场数据与未来判断

市场上人们顺手拈来的统计数据似乎有问题,统计数据趋势与市场实际运行态势并不相符,意味着市场上并没有正确可靠的数据供人们研究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判断行业未来的难度,甚至可以得出市场未来不可预测的结论。在这里,每天的生猪交易价格是真实可靠的。


附件:个人认为有靠谱有不靠谱的统计资料

2012年农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猪肉14.40千克,而城镇家庭人均全年购买猪肉21.23千克。


2000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一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从2000年的51900万头,增长到2014年的73510万头,2015年商品猪出栏70825万头,同比下降3.7%,2016年没找到。2000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商品猪出栏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2015年下降3.7%。


我国猪肉生产量从2000年的3966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5671万吨,2015年5487万吨,2016全年猪肉产量5299万吨。2000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猪肉生产总量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长,2015/2016两年减少6.56%。


2014年末生猪存栏46583万头,同比下降1.7%;2015年末生猪存栏45113万头,同比下降3.2%,2016年末生猪存栏43295万头,同比下降4.2%。


嗯,我也不去找以前生猪存栏相关数据了,反正2014年以前是年均增长2.5%左右,2014年以后在环保风暴下“被”减少了。再说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考虑了生猪养殖的年周转率以后,生猪的存栏数量与出栏数量似乎差异比较大。


我国能繁母猪年末存栏量从2000年末的4187万头,增长到2012年末的5076万头,年均增长1.62%,2010-2012年间能繁母猪存栏量均维持在较高规模,其占生猪存栏的总量基本保持在10%-11%的比例区间。截至2016年底,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下降达40个月,存栏量持续下降至3666万头,下降幅度高达27.78%。

附图1:能繁母猪年末存栏

有人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趋势性指标,可以作为未来生猪价格趋势的反向指标。从逻辑关系上看,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但生猪市场的实际运行似乎难以印证这个结论。需要我们继续关注跟踪。


2000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能繁母猪年末存栏量年均增长1.62%,2012年以来四年时间下降了27.78%,年均减少7.81%。在这里2012年以来母猪存栏量下降速度大幅高于生猪存栏量,是统计数据有误还是母猪生产量的大幅提高?


2013年,我国养猪在1-49头的养殖户4940万户,占比94.79%,同比下降4.81%。

美国由70年代末约70万个商品猪场到2000年不足10万个,2010年时仅约7万家,年平均出栏约1000头。


截止2016年12月份,生猪产品出口量31.40万吨,同比减少12.1%,出口额11.79亿美元,同比减少4.4%;进口量311.21万吨,同比增加95.1%,进口额58.09亿美元,同比增1.1倍。简单计算,按人民币6.8元计算,进口猪肉单价是12.69人民币元/公斤,低于国内生猪单价。不知道这是离岸价还是到岸价?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海关,农业部,上市公司报告,专业人士分析等等,本人对其真实性不予评论。


总的来说,在政府支持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环境下,优势企业的发展天花板仍然较远,每年肉类消费增长1%,相当于增加700万头生猪出栏,每年增长2%,就相当于增加1400万头生猪出栏,还有需要弥补淘汰散户的空间呢。


结论:但是,现阶段这个行业的难点在于谁也不知道今年会怎么样?明年会怎么样?只能听天由命,企业低成本是绝对优势。一般来说,从历史看,由于去年生猪价格的创新高,今年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


三,养猪业未来趋势

在政府环保等政策支持下,散户养殖逐渐退出且不可逆转,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是未来五至十年的主旋律,也是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场扩张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如此,各路资金“跑马圈地”、“占山为王”就成为有志于此行业的主旋律。


至于说未来的市场波动在规模化养殖的环境下是否更平稳,目前还没有数据或者说资料可证明,意味着这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说会更平滑,有人说波动会更大,反正我是不知道的,最起码还没能力判断这个趋势,毕竟还是个刚刚进入的菜鸟嘛。


结论:还是那句话,企业低成本是绝对优势。规模化养殖与散户养殖存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饲料环节与种猪、仔猪环节及规模化人力成本差异。


四,养殖模式:目前来说,市场上养殖模式有三类

第一类是农户散养模式,主要在每户500头以下,目前还是养猪主力军,市场占比50%以上,其特征有四,1)投资小,规模小,甚至算不上需要投资的家庭养猪。2)饲养水平参差不齐,兽药残留难以控制。3)产量不稳定,经常随着市场波动起起伏伏。4)在考虑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小规模的散户化养猪成本比较高,缺乏竞争力,未来将逐渐退出。


第二类是公司+农户模式,也是温氏股份的主要模式,目前市场占有率很小,其特点有五,1)投资较大、投资主体多样化。2)产量较稳定。3)通常采用协议收购或委托代养两种方法与农户合作。温氏股份属于委托代养模式。4)通常采用“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回收”方式,但需要公司对合作户有较强的管理、约束能力。5)利用养殖户或家庭农场土地,单位投资较小,风险分散。


第三类是公司自己集约化养殖,其特点有四,1)公司自投自繁自养一条龙,投资大、投资主体单一 ,资金需求大。2)产量稳定,质量稳定,利于环保处理。3)公司对养殖场具有完全的控制力,食品安全体系可测、可控、有效。4)公司便于采用现代化养殖设备,生产效率高,但因资金需求大,规模扩大较慢。


“公司+农户”和公司自养的最大区别是生猪养殖环节是由外部农户完成还是由公司自己完成。两者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公司+农户”模式,资金占用相对较小、规模易扩大;公司自养模式,在生猪品质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疾病防控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实事求是的说,在我的心里,在不考虑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公司自养的模式其规模扩张速度更快。


有行家告诉我,未来五年十年300-5000头规模的家庭养猪场将成为市场主流,那么意味着温氏股份的模式更有发展前途。美国似乎也是如此。


五,行业波动周期及因素

就历史生猪价格看,生猪出栏价格具有4年左右为一个波动周期的特征。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使得养猪业的盈利水平周期性波动,对行业发展或者说养殖户心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散养模式下(目前来说在我国,散户养殖是主力), 养殖户一般根据当时商品猪的市场价格来安排生产,商品猪价格高时,大家养猪积极性提高,开始选留母猪补栏,增加商品猪饲养量。但由于母猪从出生选留为后备母猪到其能繁殖商品猪,并最终育肥出栏,这中间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因此,当一年半之后新一轮商品猪大量出栏,造成供过于求,商品猪市场价格开始下跌。当商品猪市场价格跌至行业平均成本以下时,大量养猪户出现亏损,开始杀掉种猪、退出商品猪饲养行业,在一年半后,商品猪供给大量减少,价格从低位开始上涨。行业特点和生猪固有生长周期共同作用,形成了商品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说起来,这个养猪业与股市波动原理差不多的,股市涨了,进入的人就多,然后就开始跌了。股市跌的差不多了,炒股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意味着股市快要上涨了。养猪业由于养殖周期的客观固定性,股市没有固定的前置周期,所以,养猪业的周期比较有规律,股市则相对没什么周期规律。


目前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缓冲了商品猪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降低商品猪价格的波动幅度,降低养猪业的利润波动幅度,对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存在一定的帮助。这个养猪业政府的干预也与政府对股市的干预差不多,美其名是为了你(老百姓)好,实际结果谁知道呢。


小资料:繁殖、饲养周期(牧原股份)

1,配种,1)初产母猪约在230 日龄(指出生日开始计算,下同)可配种。2)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7天左右可再次配种。3)种公猪约240日龄可采精。

2,妊娠期,114日。

3,哺乳期,16-18日断奶。

4,保育期,保育至70日龄。很遗憾,这里没有重量指标。

5,育肥期,1)外销商品猪即出栏生猪:至110千克,约180日龄;2)外销种猪:测定后,至40-120千克,约90-200日龄; 4)自用种猪:100日龄测定后,母猪转入后备舍,公猪转入公猪舍。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见

1,生猪全周期,从母猪出生到商品猪出栏大概需要530天,约一年半。

2,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大概需要140天,约0.39年,理论上母猪繁殖每年2.57次。当然,实际上是做不到如此高周转的,经验之谈母猪繁殖每年约2.2-2.4次。

3,养猪周期大概需要110天,理论上每年养猪周转3.27次,经验之谈实际养猪年周转约3次。


六,生猪与仔猪出栏单价及其他

附图2:牧原股份生猪价格趋势图


在这里我选择了牧原股份2010年1月至今七年时间的月平均价,整7年共84个月,这84个月的生猪出栏平均价为14.93元,生猪波动的中间价也恰恰在15元左右。在这七年时间内,最低价两次触及10元左右,分别是10年4月份与14年4月份;最高价也是两次,差不多也是触及20元左右,分别是11年8月份与16年4月份。期间一轮周期的时间跨度大概在四年左右。与生猪的繁殖、饲养周期基本吻合。


相对来说,12元以下与18元以上的时间不长,也差不多时间段,12元-14元与16元-18元的时间也差不多,时间段稍许比最高最低长一点;14元-16元的时间段最长一点,也印证了中间价、平均价15元左右的可靠性。


相对来说,按我国生猪成本毛估估13元(未来假如饲料价格上涨,那么这个成本还会提高,就未来长期来说,养殖成本的上涨是刚性的,所以,未来生猪价格的上涨也是必然)左右来看,这个趋势图显示出亏损与暴利的时间段不长,更多的时间段在微利与合理利润区间。只要公司的出栏生猪成本在12元左右,就可以高枕无忧,意味着每头猪的平均利润可达300元左右,高于全社会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只要你买入的价格合理,就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对于股市投资,这一点很重要。

附图3:历史生猪价格趋势图


说句题外话,就本世纪以来的生猪价格来看,2003年以前一直在5元-7元之间波动,03年以后开始上涨并不断创新高,2004年9月份达到10元左右的历史最高价,随后一路下跌至2006年6月份的6元左右,然后长时间波动上涨,不断创新高,直至2008年4月份达到17元左右的历史最高价,然后又是一路波动下跌,下跌至2009年5月份9元的历史低点。当然,这个现在看起来9元的历史最低价,在那时候看来,还是大大高于06年6月份的6元左右。然后就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走向上一个台阶。这个阶段的价格波动周期依然在四年左右。现在的我不知道那时候06年6月份开始从6元上涨至08年4月份的17元的原因,是供求关系还是饲料成本导致的大幅上涨近三倍呢?那时候的物价上涨率应该不太高。请注意,这一轮生猪价格的上涨近三倍。


仔猪价格,附图4:仔猪价格趋势图


仔猪重量一般在15公斤左右。一般来说,仔猪价格的上涨,预示着几个月后生猪价格的下跌,意味着这是个反向指标。另外,目前母猪价格也在高位,有人说母猪价格也是未来生猪价格的反向指标。

全国养猪场平均利润,附图5:养猪业头均利润

假如这个统计是正确的,那么看起来2013年以来,养猪业亏损的时间不多。可惜没找到早期数据。2013年八月份至2015年五月份,是微利与亏损的时间段,2015年六月份至今是暴利的时间段,这时间段中间竟然没有头均合理利润300元的时间。


销售模式,养猪业依然维持古老的交易模式,大部分销售通过中间商即猪贩子,没有长期价,没有合同价,前一天预约定价或当天定价,每天随行就市,每头(单或车)猪过磅秤重给钱两不误,假如生猪供不应求,出价高的有出价低的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生猪出门概不认账,运输途中生猪生死猪贩子承担结果。只要你出价高,哪怕你只要一头养猪场也照样给你。


你一定想不到吧,养猪业的销售模式就是如此古老传统。


另:在这里咨询一下业内人士,关于养猪业,还有什么方面需要重点关注?谢谢!

两公司行业地位

两公司远期规划

两公司投资成本

两公司饲料成本

两公司养殖成本

两公司综合成本

两公司盈利能力

两公司核心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