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2008,中国经济大船能否继续高速前航?


2007年中国经济总体较好

奠定2008年发展之基

2007年,中国经济大船驶过风口浪尖。这一年,中国经济直面如影随形的流动性过剩、结构性问题突出的物价上涨、美元持续疲软、石油价格连连走高、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制造在海外所受到的冲击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冲击并没能减缓中国经济大船快速前航的步伐。

在以“多步骤、微调整”为特点的宏观调控下,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国际各种不利因素的双重大考,不仅避免了大起大落,而且总体上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增长较快较平稳。伴随2005 年和2006 年的宏观调控,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呈现加速态势,保持了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10%以上的较快增速,而且季度之间的波动也不是太大,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预计全年增长11.5%左右。这一增速有力表明,中国经济抵抗各种风险和不利因素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增长潜力巨大。

二是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前4年年均增长34%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2007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7.1%。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13.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加快了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增强。消费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是粮食连续4年增产。2007年粮食生产超过1万亿斤,连续4年实现稳定增产,粮食丰产将大大减轻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物价上涨而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压力。

五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检验经济增长质量重要指标的节能减排工作,据有关方面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同比下降1.81%和0.28%,其中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首次双双下降。
此外,就业状况继续改善,2007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预计全年将超过1200万人,突破了年初制订的不低于900万人的预期目标,将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好水平。一些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2007年我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中部地区小学生年减负180元;国家为4000多万名企业退休职工每月平均增加90元养老金;惠及2.4亿多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展开试点。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发展的成果正更多惠及百姓。

2007年取得的这些新成绩,为2008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双防”压力加大

国际环境趋紧

尽管2007年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如农民收入水平低、人均自然资源少、环境保护任务重、国际竞争力低,特别是需要防止出现经济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此外,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力量正在发生变化,面临的掣肘因素会越来越多。

物价涨幅攀升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是2007年表现突出的新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CPI同比涨幅从3月份的3.3%上扬到11月份的6.9%,不但突破了年初预定的控制在3%以内的调控目标,而且创下近10年来新高。虽然目前CPI上涨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扬,但其背后隐含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和近期新出现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了可能造成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物价涨幅过快无疑是2008年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物价涨幅持续攀升的同时,投资膨胀压力仍然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依然偏快,外贸顺差仍在扩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节能减排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就深层问题而言,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下岗失业压力大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些领域的发展有些过度、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中农业、服务业发展依然较慢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2008年,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强体将会不约而同地集体“瘦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出炉的《世界经济报告》中将美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调整为1.9%,比原先预测的下降了0.9个百分点。影响美国经济步伐的最大掣肘因素仍然是次贷危机。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果在2007年显露的还只是冰山上的一角,那么2008年的影响将更为明显。此外,国际市场油价2007年以来大幅上涨,甚至一度突破100美元大关。这两大不利因素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放慢。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欧元区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由2007年的2.6%降至2.2%。而据IMF预测,日本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为1.7%,比2007年减少0.3个百分点。

中国主要贸易对象经济萎缩或增长放缓,将使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2007年以来,从最初的宠物食品到药品、牙膏、儿童玩具、水产品、汽车轮胎等多种产品,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损害。2008年中国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各主要经济体在汇率、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对华政策的变化,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变数,增大发展外需的风险。

探寻中国经济大船

持续高速前航之道

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理性把握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目前来看,中国经济仍是“快”略有余,“ 好”嫌不足。

“快”略有余表现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均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07年前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6.9%和16.1%,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26.5%,贸易顺差达到212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超过2006年全年1775亿美元的总和。总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得总供求矛盾开始显现,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

“好”嫌不足主要体现在投资与消费失衡、内需与外需失衡、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需求失衡这三大结构性矛盾上。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总额达2622亿美元,比2006年又增加近1000亿美元,内需和外需失衡问题更加严重。低消费导致的高储蓄,巨大的贸易顺差,使得货币供给持续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存比持续下降,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严重。央行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12月末,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增幅比上年末高1.03个百分点。在投资消费失衡的情况下,过剩的流动性进入股市和房市,推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形成资产泡沫,影响经济稳定。

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大船持续高速安全航行,2008年要着力于以下两方面:一是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二是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认真执行环保、安全、节能的市场准入的标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信贷政策的引导,合理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进一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此外,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仍相对强劲,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延续2007年经济亢奋增长态势成为了支撑全球经济上扬的最重要发动机。资料表明,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60%以上是由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做的贡献。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放慢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

放眼2008年,支撑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快增的因素依然众多,如体制转型释放的增长动力,城市化、人口红利及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阶段性爆发力,以及与世界深度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等等,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仍存。而2008年还将新添“政府换届”、“奥运景气”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三大动力,因此,在“从紧”的调控政策下,坚持创新驱动、城乡统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内外协调和以人为本的政策和理念,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将不会低于近5年来的平均水平。


作者:燕雄  来源:中国信息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