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熔断机制失败是因羊群效应还是机构所为?

四年前的2016年1月,中国证券交易首次推出熔断机制,但第一天就触发“熔断值”。肖主席说,1月4日是新年首个交易日,也是A股熔断机制实施的第一天。早上一开盘,沪深两市各指数都小幅低开,受境内外多种利空因素影响,大盘从上午10点开始快速走低。到中午收盘,上证综合指数最大跌幅达4.04%,创业板指数跌幅达5.68%,熔断基准指数——沪深300跌幅达4.01%。午后一开盘,13时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第一档5%的熔断阈值,沪深两市及股指期货暂停交易15分钟。之后恢复交易,大盘呈现加速下跌态势,22分钟后,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第二档熔断阈值7%,交易暂停直至收盘。


记者说:很多股民说,熔断机制让人失去了反应的时间。


肖钢:对于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来说,很多人还来不及做出反应


肖刚:1.7日,沪深300指数开盘即大跌,开盘价相比前一日收盘价下跌了59个点,跌幅为1.67%。9点33分左右指数有所回升,升至3478点。此后自9点35分起出现断崖式下跌,到9点42分就触及下跌5%的第一级熔断。9点57分恢复交易后,沪深300指数继续瀑布式下跌,仅3分钟就触及下跌7%的第二级熔断,交易暂停直至收盘

1月7日A股触及5%熔断阈值后,由于担心交易受限,基金早盘集中卖出以保证流动性应付赎回,进一步加重市场抛压,形成恶性反馈。

我国中小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使熔断机制很难发挥作用。我国股市中小散户投资者数量占90%以上,“羊群效应”明显,当指数接近熔断阈值时更容易引起恐慌,形成一致预期,加剧股市暴涨或暴跌。


在肖主席与记者问答中,将熔断机制的失败归咎于散户,归咎于羊群效应。我认为有失偏颇


前面所引数据,我们发现,熔断机制实施第一个交易日,基本上是十多分钟时间就被熔断;而到了7日,熔断来得更快,盘中三分钟沪深300就被熔断。

1,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快的速度下跌,暴跌,散户的资金根本不可能做到,正如主席说的,散户也不可能有那么快的反应。

2,一般散户大多只有几十万甚至只有十万左右的资金在股市,特别是行情不好的时候,资金量更少。再加上散户姓散,根本没有凝聚力,没有一呼百应的效应,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一起抛出?3,瞬间暴跌一定是大资金在秒钟时刻内的共同行为导致,三分钟将沪深200打跌停,这只有程序化交易的机构才可能做到。

4,沪深300是大多数散户所不为的品种,散户大多喜欢中小创个股,特别是市场不好的时候,更不会操作大金融等沪深300内的权重品种。瞬间砸停沪深300,只有大资金才做得到。

5,散户是有羊群效应,但在股市,一般都是滞后的。也就是说,羊群效应在股市,都是滞后行为,追风行为,在十几分钟甚至三五分钟这么短时间,没有自动化程序化交易手段,散户根本不可能形成跟风行为。

6,而羊群效应滞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往往卖出在最后最低位。

7,也就是说,杀跌的主导恶因是机构行为,而不是散户。恰好相反,散户是受害者,因为信息迟滞,交易手段不足,交易行为滞后,所以跟风的交易结果就是追涨杀跌,追涨在最高位,卖出在最低位。他们是一个恶果的承受者而不是加害者。


不要将失败的市场总是归咎于散户,这是一种推责。

熔断机制的失败,一是源于交易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二是机构的所为,他们本身就是短期投机而不是价值投资,其实肖主席自己已经解释了,是“基金早盘集中卖出以保证流动性应付赎回,进一步加重市场抛压,形成恶性反馈。”三是我们的市场确实不成熟,四是趋势是任何制度都难以阻止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虽然熔断机制失败了,但制定这个机制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可为的,说明当时的监管层包括肖主席,都是积极思索,不安于现状,借鉴国内外交易市场的成熟制度和经验,积极探索,是改革进取行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