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国务院及证监会对股市调控方向发生变化,主要是两次发出风险警示教育,第二次主要教育投资者要“风险自负”。这种教育式调控比行政式调控效果温和,对市场各方都有利。从近期投资者开户数的变动趋势看,五月上旬A股开户数达到35万户之后,逐渐趋向顶峰稳定,B股和基金开户数也从高峰回落。市场理性投资理念开始加强。从市场投资者心态和基金及QFII的投资策略看,多空双方将进入新的战略平衡阶段。这种阶段特征是股价在目前指数位上下波动,相对平稳,个股活跃,股价难以出现美国前联邦银行行长格林斯潘所说的大幅度调整,但近期股价指数再次大幅度上涨也难。
首先,这次政府对股市的总体政策是坚持市场化调控,不强调行政打压股市泡沫措施。这就在总体上肯定了沪深股市近两年牛市运行的总体方向。虽然境外机构和国际投行界认定A股泡沫过大,但证监会主管部门对此并没有加以附合。证监会主席强调用扩大股票供给的方式来调控股市,普遍为市场所接受。由于香港红筹股的回归,A股在法律和环节上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大批红筹股马上迅速登陆A股。所以,近期市场调控主要以心理教育为主,供求关系难以短期内平衡。
其次,目前股市资金量足以维持目前的股价指数和股市规模。沪深股市目前场内的资金达到万亿元。仅认购新股的资金就达几千亿元。这些资金一旦遇到股市调整会随时补充到二级市场。同时,由于QFII和境内主要基金机构前段时间看空和做空。手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一旦大盘指数下跌,这些大机构资金会随时抄底。
还有,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股,今年以来涨幅并不高。如果大盘指数出现调整,这些权重股仍会相对稳定,指数也会相对稳定。
当然,目前沪深股价指数做空的因素也在逐步加重。由于大多数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翻番,平均市盈率达到40余倍。股民中新股民占比例较高,有些绩差股涨幅过大。这些都是管理层担忧的事。股价上涨幅度超过业绩增加速度就需要时间来消化。中国股市目前参与人数达到空前阶段,投资者在经济金融中的分量越来越大。政府在推出股市政策时会更稳重,兼听各方意见,这都有利于股价在目前点数位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