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纤维接棒石墨烯,双象股份、华峰超纤、禾欣股份三家相关概念股开盘直接涨停。超细纤维因良好的环保性能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将逐步替代真皮,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超细纤维概念
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国外已制出0.00009旦的超细丝,如果把这样一根丝从地球拉到月球,其重量也不会超过5克。我国目前已能生产0.13-0.3旦的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由于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作成织物手感极为柔软,纤维细还可增加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纤维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细腻,使之具有真丝般的高雅光泽,并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用超细纤维作成服装,舒适、美观、保暖、透气,有较好的悬垂性和丰满度,在疏水和防污性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利用比表面积大及松软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多地吸收阳光热能或更快散失体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超细纤维应用广泛
超细纤维用途广泛,用它作的织物,经砂洗、磨绒等高级整理后,表面形成一层类似桃皮茸毛的外观,并极为膨松、柔软、滑爽,用这种面料制造的高档时装、茄克、T恤衫、内衣、裙裤等凉爽舒适,吸汗不贴身,富有青春美;国外用超细纤维作成高级人造麂皮,既有酷似真皮的外观、手感、风格,又有低廉的价格;由于超绝纤维又细又软,用它作成洁净布除污效果极好,可擦拭各种眼镜、影视器材、精密仪器,对镜面毫无损伤;用超细纤维还可制成表面极为光滑的超高密织物,用来制作滑雪、滑冰、游泳等运动服可减少阻力,有利于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此外,超细纤维还可用于过滤、医疗卫生、劳动保护等多种领域。?
超细纤维室内装饰材料优于大部分市面上的产品,它并非属于起毛或仿麂皮织物而是与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有所不同。在这类应用上,杜邦公司将纤维细度自应用在裙裤类的0.7-0.8dpf降至0.35dpf。
日本东丽公司率先推出超极细纤维高科技擦眼镜布。使用普通纤维时一部分油污被擦去,另一部分油污被如同滚筒的纤维压成薄的同膜而留在玻璃上。使用超极细纤维高科技擦眼镜布时,纤维越细,与镜面接触的根数越多,接触的面积极越大,一根纤维未能刮去的油污,会被一根接着一根的其它纤维刮去。这犹如多枚刀刃的剃须刀,具有“多重刮取效果”。
最近几年,超极细纤维制品从当初的擦眼镜布开始,发展到厨房、浴室、汽车等各种用品的擦试用途。近年又开发出两种新产品,把超极细纤维和普通的合成纤维混在一起织成织物,有快速吸取脸部油脂和汗的效果,日本许多公司推出这种新型的女用手绢,另一个商品是电脑用鼠标垫。但是,高温的熨烫会使纤维之间的空隙消失,减低吸污效果。
●超细纤维成热点原料市场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后,复合超细纤维生产技术和产量有望出现较大的发展,增长速度最快的仍将为涤纶超细纤维,预计到2005年全球涤纶超细纤维产量将增至15万吨/年。因此,超细纤维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超纤合成革又被称为“超真皮”,强度、耐寒度、耐磨度、真皮感都很好,且最接近真皮,部分指标甚至优于真皮。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逐步深化,动物皮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超纤将直接替代动物皮进入各种领域,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正在逐年提高。2009年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约0.7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1.6%。根据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国内超细纤维需求量约1.07亿平方米,市场缺口3500万平方米,2012年市场需求将达到2亿平方米。
从消费结构来看,超细纤维的下游需求较为广泛,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是主要应用领域,预计今年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对于超细纤维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100万平方米、2100万平方米和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16%和22%。
事实上,随着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超纤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10%提高到2008年的18.9%,2009年超细纤维的进口依存度直接飙升至41.6%。
由于国内对于这种高端合成革的需求与日俱增,近两年来众多公司也在不断研发和生产,但因为该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龙头企业在生产。按目前的产量增长情况来看,即使龙头企业不断扩产,供不应求的情况仍无法缓解。
2010年我国超细纤维生产企业都没有新增产能,预计国内超纤产量不会大幅上升,依据历史上每年600万平方米的年增长速度来计算,2010年的生产量预计为4000万平方米左右,相对于1亿平方米的需求量,国内生产量
仍然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最近两年由于相关龙头企业在不断扩产,预计新增产能约为2000万平方米,但是相对于1.2亿平方米的消费需要,产能仍供不应求。因此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行业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A股生产超细纤维三家龙头公司
国内对于超纤的生产研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的。而在A股市场中,仅有双象股份、华峰超纤、禾欣股份三家公司涉足该领域,一旦市场逐渐认可了该领域的成长性,这三家公司的投资机会将完全展现。在这三家公司中,双象股份优势在于基础低,上市后增长明显,产能集中释放将为公司带来良好前景;禾欣股份在细分领域,特别是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好;规模优势最为明显的企业则属华峰超纤。
1、双象股份(002395):?2011年产能将进入释放期,公司IPO募投项目总共为600万平方米聚氨酯超细旦短纤维,其中一期300万平方米2010年底已经投产,第二条300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8月投入生产,公司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的生产量约为20万平方米、345万平方米和570万平方米。乔丹(中国)、匹克等企业试用过样品后,认为其产品符合高档运动鞋的选材标准。双象股份生产出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日本高端超细纤维的性能,但价格却是日本同类高端超纤产品的70%,预计平均价格在70元/平方米(不含税),毛利率预计在35%~4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实现“进口替代”。预计双象股份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16元、1.64元,近四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50%。
2、禾欣股份(002343):
规模优势显著,且在车用革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公司有480万平方米超纤,超募资金建设的300万平方米超纤将在今年5月、6月投产。公司在汽车用革方面具有领先地位,长城证券研报指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车内装饰用PU合成革和超纤皮革是大趋势,而PU合成革和超纤皮革必须通过ISO/TS14969认证才能用于该领域,禾欣股份作为国内唯一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达产,公司2011年、2012年的每股收益预计为1.21元、1.48元。
3、华峰超纤(300180):?目前超细纤维基布产能达到1260万平方米/年,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900万平方米/年。公司产业链完整,超纤用原材料树脂都是自产自用,避免了原材料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公司募投项目年产300万平方米定岛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项目预计将在2012年投产。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程鸣向记者表示,现在是公司销售旺季,已陆续接到不少客户的订单,生产线一直处于全开工饱和状态,产能利用率在100%以上。国信证券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的每股收益为0.75元、1.03元。
●A股中纤维新材料主要上市公司
1、吉林化纤(000420):
受棉花减产的影响,预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棉花、粘胶仍将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棉短绒本来就供给不足,2010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发展木浆、竹浆等棉浆替代产品势在必行。吉林化纤是国内最大的竹纤维供应商,市场占有率90%以上,公司拟扩张产能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竹纤维成本稳定,价格紧盯粘胶短纤,在粘胶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竹纤维受益最大。
2、安诺其(300067):?公司募投项目包括5500吨滤饼项目、6000吨分散染料项目。目前5500吨滤饼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三季度产生经济效益83万元。这两个项目分别于明年3月、12月正式投产。
3、新民科技(002127):
涤纶长丝供不应求,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国内市场对差别化涤纶的需求占全部涤纶产量的30%以上,预计2013将超过40%。而现有的国内生产并不能满足市场对FDY的需求,涤纶长丝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此外,国内生产设备进入淘汰周期,同时全球卷绕设备的制造能力有限,限制涤纶长丝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张。公司在此背景下,运用现有的资本平台大力发展超细旦FDY,未来业绩将快速增长。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公司正逐步由传统
劳动密集型丝绸制造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涤纶化纤行业。
4、江南高纤(600527):
卫生巾、纸尿裤等产品的需求,发现未来五年纸尿裤、成人失禁品将是ES 纤维需求拉动的关键,我们预计未来五年ES 纤维需求将增加20万吨。公司涤纶毛条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产品毛利率2007年以来维持在30%以上。目前正积极进行空心球涤纶毛条技改。4080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硬质棉等领域,毛利率可达到30%以上,公司目前正处于技术积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