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二股东减持猜测纷纷,有二股东投资码头,房地产需要资金,有二股东认为中天股价已经脱离基本面的支持,过高而兑现,有二股东参与市场主力炒作上市公司,与市场主力协议兑现筹码等等。个人认为如东投资减持的目的是中天集团上马的重大项目有关。理由如下。
1.? 先了解如东中天的背景,股改前MBO自削兵权,将控股地位让位于中天集团(原中天丝绸),让薛董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在08年报显示如东中天为集团和股分公司提供人币和外币的担保,如东的股东薛如根是集团的付总,股东姜伯平系中天宽带(这是一家有前途企业)的总经理。这证明如东中天和集团是一家人。
2.? 如东中天的股东系中天系的原始股东,中天的子弟兵,关系人。其结构类似平安的新豪时公司,为工会,员工持股而设立。这点在薛的谈话中有透露过,(大意,这几年一些高管随着全流通,个人取得不少的收益)。而在上市公司并无高管持股记录。
3.? 中天目前的发展趋势良好,成长性正在体现,业绩的高峰还未到来,如东中天肯定是知道的,而且大股东中天集团于2009年6月20日公开承诺二年内不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如果我作为二股东,在不缺资金的前提下,是不会急于减持的。再者,如减持后获得的资金在二级市场找不到可靠稳妥的投资对象的。
4.? 联系到,目前中天集团资金缺口最大的是:重大项目预制棒制造(立项方是中天集团下的精密材料公司),公开信息是投资5个亿,合资(作)形式。(估计外方提供技术,中天出资,这也是符合09/10中国预制棒产业全面突破的预期)。项目负责人是冯一春博士也是中天光纤的总经理,地址就在中天光纤公司边上,工期为一年,项目规模为:芯棒沉积设备20台(估计产能在三甲内。)
5.? 中天在09年头的专家战略会上提出中天将在资本市场寻求发展,如东减持的资金作为孵化器,也是符合这一意思的。如果在精密公司能够如期达产并盈利,一是可寻求上市(中小板或创业板),二也可注入上市公司(同时避嫌关联交易,投入的资金再次增值,收益大大超过持有,收益最大化。)
6.? 做为中天这条船的上一员,如东中天的减持是大股东同意,减持的资金是应用在中天精密上。是符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