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深交所提醒警惕终极风险 产业资本出手

? 创业板退市制度渐行渐近
  深交所提醒投资者警惕退市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深交所日前发布的投资者教育报告指出,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提醒那些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切实树立理性投资的正确理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理性投资新时代的到来。
  六方面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报告指出,深交所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采取了六个方面措施。
  一是在创业板现有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两个退市条件。
  二是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
  三是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
  四是设立"退市整理板",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在此期间,将其股票移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
  五是改进创业板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调整"ST"制度,通过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以及深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
  六是创业板公司退市后,一律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
  从长期来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六个方面有助于形成创业板市场吐故纳新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健全创业板优胜劣汰机制,以提升创业板公司的整体质量,从源头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创业板长期健康成长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认识退市风险"三个注意"
  深交所报告称,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创业板公司存在相对较大的退市风险。
  首先,要注意到创业板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大的特点,更容易触发退市条件。某些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单一产品的公司,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客户的需求变化、替代产品出现,公司订单将急剧减少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创业板运行两年多来,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应当关注个别创业板公司的市场风险可能向退市风险转化。
  其次,要注意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更加困难,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加大了恢复上市的难度。暂停上市的公司只能切实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恢复上市,以往通过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恢复上市的老路在创业板上再也行不通了。同时,创业板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退市公司"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在创业板上可能不会出现。投资者应当彻底放弃过去听消息、炒题材、炒垃圾股的投机理念,做理性投资人。
  第三,要注意创业板市场已经取消"ST"、"ST"预警制度,而采取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广大投资者已经熟悉的"ST"、"ST"股票不会在创业板上出现,投资者一定要适应创业板新的退市风险提示方式,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应对退市风险"三个意识"
  深交所强调,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在投资理念的层面上,要培养和坚持价值投资的意识。认真分析研究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治理以及经营情况,关注公司所在行业的运行情况,不听信谣言、不盲目跟风,杜绝炒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理性投资的股权文化氛围。
  应该在投资责任的层面上,真正树立起"买者自负"的意识。当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经营竞争能力等损害公司投资价值因素导致退市,投资者将承担投资判断失误的损失。退市风险这把高悬之剑,使投资者树立自我保护的先决意识。
  应该在利益损益面前,培养控制资产整体风险的止损意识。因为判断失误买入了退市公司的股票,要充分利用"退市整理板"提供的"退市整理期",积极、自觉、主动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关注退市风险提示公告,有效释放风险,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最终达到保护投资者自身利益的目的。


  深交所:创业板退市制度已如开弓之箭
  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昨日在投资者教育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并提醒那些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风险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要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理性投资时代的到来。
  深交所表示,长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绩差上市公司死而不僵、僵而不退,不断演绎"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吸引着无数投资者抱着赚快钱、赚大钱的梦想,卷入绩差公司、壳资源的炒作,大盘蓝筹股常被冷落,理性投资理念尚未建立。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不仅要看到创业板实施退市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净化证券市场方面的正面作用,还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板公司存在相对较大的退市风险。
  首先,创业板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大的特点,更容易触发退市条件。某些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单一产品的公司,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客户的需求变化、替代产品出现,公司订单将急剧减少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深交所尤其指出,创业板运行两年多来,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应当关注个别创业板公司的市场风险可能向退市风险转化。
  其次,要注意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更加困难,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高作为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加大了恢复上市的难度。暂停上市的公司只能切实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恢复上市,以往通过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恢复上市的老路在创业板上再也行不通了。同时,创业板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退市公司"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在创业板上可能不会出现。
  国泰君安预测,创业板上市企业2012年全年收入增速约为18%,而今年第一季度净利增速可能出现负增长。此外,分别统计2009年上市企业与2010-2011年上市企业,上市两年企业的业绩整体略微好于上市不足两年企业(2个百分点),而201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增速似乎还要差一些


  深交所:对资不抵债公司加速退市
  晚报讯 创业板退市制度即将制定发布。深交所提醒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风险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切实树立理性投资的正确理念。
  深交所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采取了六方面措施。一是在创业板现有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两个退市条件。二是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三是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四是设立"退市整理板",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在此期间,将其股票移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五是改进创业板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调整"*ST"制度,通过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以及深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六是创业板公司退市后,一律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


  创业板退市制度渐行渐近 你准备好了吗?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绩差上市公司死而不僵、僵而不退,不断演绎"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吸引着无数投资者抱着赚快钱、赚大钱的梦想,卷入绩差公司、壳资源的炒作,大盘蓝筹股常被冷落,理性投资理念尚未建立。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我们提醒那些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风险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切实树立理性投资的正确理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理性投资新时代的到来。
  吃透创业板
  退市制度"六项内容"
  深交所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采取了六个方面措施,一是在创业板现有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两个退市条件。二是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三是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四是设立"退市整理板",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在此期间,将其股票移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五是改进创业板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调整"*ST"制度,通过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以及深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六是创业板公司退市后,一律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
  从长期来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六个方面有助于形成创业板市场吐故纳新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健全创业板优胜劣汰机制,以提升创业板公司的整体质量,从源头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创业板长期健康成长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认识创业板
  退市风险的"三个注意"
  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不仅要看到创业板实施退市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净化证券市场方面的正面作用,还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板公司存在相对较大的退市风险。
  首先,要注意到创业板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大的特点,更容易触发退市条件。某些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单一产品的公司,当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客户的需求变化、替代产品出现,公司订单将急剧减少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创业板运行两年多来,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已经开始出现,投资者应当关注个别创业板公司的市场风险可能向退市风险转化。
  其次,要注意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更加困难,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加大了恢复上市的难度。以往通过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恢复上市的老路在创业板上再也行不通了。同时,创业板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退市公司"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在创业板上可能不会出现。投资者应当彻底放弃过去听消息、炒题材、炒垃圾股的投机理念,做一名真正的理性投资人。
  第三,要注意创业板市场已经取消"ST"、"*ST"预警制度,而采取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广大投资者已经熟悉的"ST"、"*ST"股票不会在创业板上出现,投资者一定要适应创业板新的退市风险提示方式,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应对创业板退市风险
  自觉培养"三个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应当在退市制度实施后更加积极、主动防范退市风险。
  首先,投资者应该在投资理念的层面上,培养和坚持价值投资的意识。认真分析研究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治理以及经营情况,关注公司所在行业的运行情况,不听信谣言、不盲目跟风,杜绝炒作,理性投资。
  其次,投资者应该在投资责任的层面上,真正树立起"买者自负"的意识。当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经营竞争能力等损害公司投资价值因素导致退市,投资者将承担投资判断失误的损失。
  第三,投资者应该在利益损益面前,培养控制资产整体风险的止损意识。因为判断失误买入了退市公司的股票,要充分利用"退市整理板"提供的"退市整理期",积极、自觉、主动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关注退市风险提示公告,有效释放风险,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最终达到保护投资者自身利益的目的。


 产业资本本月大手笔净减持
  本月,尽管大盘走势仍然相对稳健,但产业资本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行大手笔净减持。统计显示,2月1日至2月13日的9个交易日,沪深股市重要股东增持股票市值1.67亿元,减持股票市值7.54亿元,净减持额达到5.87亿元。
  净增持五周之后,产业资本从上周开始重现净减持。大宗交易平台近日出现明显放量,超过三分之一的交易以超过10%的折价率水平完成,显示出股东短期套现的强烈冲动。
  分析人士指出,2月以来,有23家公司股票遭到重要股东减持,其中天山股份(000877)、金螳螂以及中电环保(300172)被减持规模最大,市值分别达到5.12亿元、1.20亿元以及2000万元。
  从行业角度看,有五大行业被减持的公司数量最多,分别是机械设备(7家)、建筑建材(4家)、化工(2家)、信息服务(2家)、有色金属(2家)。其中,机械设备类公司占比为三分之一,成为近期大小非减持的重灾区。
  此外,中小板、创业板减持力度最大。在23家2月以来被重要股东减持的公司中,有6家为创业板公司,有10家为中小板公司,有3家为沪市主板公司,有4家为深市主板公司。由此可见,当前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仍然是产业资本重要的减持方向。
  产业资本趁股市的反弹行情在加速离场。中金公司分析员汪超表示,这说明在市场持续反弹之下,相对估值的回升导致股市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后市资金供给存在一定的压力,不利于维持指数反弹。


  三公司遭股东减持(附股)
  青龙管业(002457)等三公司今日分别披露股东减持情况。
  青龙管业(002457)称,2012年2月15日,青龙管业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中水汇金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2012年2月14日中水汇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8%。
  天山股份(000877)称,2012年2月14-15日,股东宏源证券(000562)通过深交所的集中竞价系统减持公司2.12%的股份(计10371612股),本次减持后宏源证券拥有公司总股本的4.50%。
  广电电气(601616)(601616)称,股东上海佰孚控股有限公司自2月1日至2月1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500万股;2月14日通过场内竞价交易系统卖出384.8万股,以上合计188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38%。


  本是无奈之举,孰料意外获利。宏源证券(000562)再次减持天山股份(000877)公开增发中包销的股份,粗略计算,宏源证券通过减持已累计获利近3000万元。
  根据公告,2月14-15日,宏源证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继续减持在天山股份公开增发中包销的股份1037.16万股,占天山股份总股本的2.12%,减持价格区间为22.00元/股-23.29元/股。减持后,宏源证券仍持有天山股份22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4.5%,此次减持后宏源证券仍为天山股份二股东。
  据了解,由于天山股份增发遇冷,主承销商宏源证券无奈自掏腰包11.72亿元包销5681.89万股发行余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56.82%,宏源证券也因此一跃成为天山股份二股东。
  天山股份此次增发部分股份上市日期为2月3日,2月3日-6日,宏源证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减持天山股份,累计减持2444.73万股,达到天山股份总股本的5%,减持价格区间为20.69元/股-21.29元/股。按照当初的增发价20.64元/股和两次减持区间均价计算,宏源证券减持天山股份已累计获利近3000万元。


 一向低调隐秘的四川富豪阙文彬再次引起资本市场关注!他动作频频,一边收进医药资产,一边又在套现资金,他还在私人飞机市场现身!神秘富豪阙文彬剑指何方?请看成都商报记者的独家调查---
  故事A
  四川民营资本掀起"圈空运动"
  阙文彬身影浮现
  阙文彬连续套现,手握巨资投向何方?公告说是"因其他项目需要",这个项目究竟是什么项目呢?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几经打探了解到,目前四川地区正在筹建的通航企业包括四川纵横航空公司、四川星耀航空公司等。"目前这些企业大多是老板先是玩飞机后,觉得每年要交这么多托管费,还不如自己注册成立个公司去赚钱。"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独家获悉,在四川的通用航空市场出现了阙文彬的身影,阙文彬套现的钱投进了航空业吗?
  纵横航空
  现阙文彬身影
  屯兵西南重镇、狂扫西北药市,沉寂多时的双流亿万富豪阙文彬再度"出山",不过这一次,他剑走偏锋,瞄准的却是高端的通用航空领域。
  成都商报记者独家发现,一家名为四川纵横航空公司的企业早在去年11月就开始招兵买马,进行大规模的人员招聘,包括会计、飞行员、乘务员、维修控制员等共23个岗位,拟在四川地区做公务机"租赁"业务,而这家公司背后居然也有阙文彬---这位福布斯富豪的影子。
  据公开消息显示,四川纵横航空有限公司是一家拟从事公务飞行、公务机代管、公务包机及相关业务的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公司于2011年5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注册成立并获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的筹建批准,主营基地设立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目前纵横航空正按照民航法规CCAR135部的要求推进各项筹建工作。
  公司正筹备
  欲购豪机
  "目前公司依然处于筹备期。"昨日,据该公司一位高管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一般通航企业民航局规定最长有2年的筹建期,而目前公司还需要取得经营许可证以及通过运行合格审定之后,方能正常运营。
  据她透露,公司去年和目前世界上生产豪华、大型公务机的著名厂商---湾流公司签署了意向性协议,订购了两架高端湾流公务机,并交纳了"订金",不过对于具体金额,她并没有透露。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两架湾流公务机含税金额大概是1亿美元。
  有关订购飞机一说,记者昨日向湾流公司了解情况未果。
  "公司今后主要还是运营包机,做出租业务。"上述人士表示,而关于经营业务,在公开信息上记者看到"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甲类通用航空公司,纵横航空志在打造以公务航空运营为主业,集公务机出租、代管、维修、销售、地面服务以及航空博览为一体的高端公务航空产业公司"的字样。
  女掌门人
  出自"恒康系"
  成都商报记者掌握的确切材料显示,四川纵横航空公司注册地点在成都市双流县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新地物流大厦,法定代表人为丁佶赟,注册资本是10000万元,是法人独资企业。
  上述人士给出的信息显示,四川纵横航空公司的股东是出自"恒康系"的公司。据悉,"恒康系"的实际控制人是阙文彬。昨日记者希望就该信息向恒康方面了解情况未果。
  记者调查发现,丁佶赟也与阙文彬及其旗下上市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西部资源2010年报显示,阙文彬通过其控制的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恒康")达到对公司的实际控制。阙文彬持有四川恒康98.78%的股权,阙文彬的配偶何晓兰现持有四川恒康1.22%的股权,四川恒康持有公司50.50%的股权。
  在西部资源一系列高管目录中也发现了丁佶赟的身影,现年34岁的她,有着航空背景,曾任鹰联航空公司财务部财务主管,现任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四川西部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另外,在2010年5月,阙文彬染指国内偏转线圈行业唯一上市公司-----*ST偏转时的公告显示,"恒康系"的重要成员---四川恒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透露,当时丁佶赟在这家公司还出任监事一职。
  故事B
  独一味收购奇力制药、购买进口单抗体独家许可
  阙文彬闪电出手
  欲整合医药资源
  上周五(2月10日),神秘川商富豪阙文彬控股的独一味于午后紧急停牌。前晚,该公司发布公告揭开了谜底:其全资子公司上海独一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和美国Apexigen公司签署协议,以不超过1400万美元的价格,从后者获得一种单抗体"APX004"在中国的独家许可。
  此外,独一味已于前日与四川融力河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转让意见书,拟收购后者持有的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80%股权。
  昨日,独一味复牌开盘即涨停!让人十分不解的是,就在上述利好消息曝出前,根据独一味公告,在过去三个月中,阙文彬先后4次减持股份,累计卖出4500万股,套现数亿元。
  进军生物制药
  阙文彬在资本市场广受关注,此次独一味的最新动作更吸引众人目光。
  据业内人士分析,独一味目前的产品以中成药为主,如上述交易成功,则该公司将借助"APX004"进军生物医药领域,并借助奇力制药扩充80余个药品。昨日,独一味恢复交易后,股价大涨10.01%。
  在独一味近日公布的投资计划中,扩展产品线的意图十分明显。
  独一味称,拟收购融力河所持的奇力制药80%股权,获得后者的产品资源和市场渠道。
  根据公告资料显示,奇力制药成立于2001年,目前,该公司拥有80余个药品批准生产文号。
  在另一项投资计划中,独一味试图涉足生物制药领域。根据独一味和Apexigen公司的协议,上海独一味将从后者获得"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人源化兔单克隆抗体'APX004'"在国内的独家许可,进行该产品的开发、使用、要约出售、制造、营销、进口、分销和促销。独一味将为此支付不超过1400万美元的费用。
  据了解,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免疫机制的研究,为人类恶性肿瘤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开辟了广阔前景。2010年,全球治疗用单抗药物的销售总额达到440亿美元。但目前在单抗药物的市场中,欧美医药企业的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独一味董秘郭凯昨日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如果和Apexigen公司合作顺利,独一味将获得"APX004"在中国的独家许可,为公司推出相关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运作打下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独一味现有产品以中成药为主,同时拥有化学原料药和植物化学药的许可,此次若获得独家许可标志着其正式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一个月内套现数亿元
  在独一味宣布上述利好消息之前,该公司控股股东阙文彬在三个月内连续四次大规模减持,套现数亿元,引发投资者关注。
  在开始一系列抛售动作之前,阙文彬持有独一味65.95%的股份。
  2011年11月4日,独一味公告了阙文彬将于未来6个月减持5%~10%股份的计划。对减持原因,阙文彬仅通过公告表示为"因其他项目需要"。
  2011年11月9日,阙文彬即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出售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1000万股,成交价为每股12.98元,减持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68%。阙文彬此次套现约1.298亿元。2011年11月22日,阙文彬再次减持500万股,成交价为每股12.58元,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4%。2011年12月5日,阙文彬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18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2011年12月9日,阙文彬减持11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5%。至此,阙文彬在一个月内,累计减持独一味股份4500万股。
  通过上述四次减持,阙文彬总共套现将数亿元。
  四川民资争"空"
  去年有12家申请筹建
  经常被比喻为"印满了钞票"的中国天空,逐步开放低空的政策信号不断打出后,也让各方资本从去年开始前去"掘金"。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对媒体披露,2011年,全国共有约70家通航企业申请筹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此前10年的总和。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通用航空处获悉,目前四川共有6家通航企业,但仅去年一年西南地区申请筹建的通航企业就多达18家,而四川地区就有12家申请。四川通航产业出现了投资热潮,民营资本不断掀起"圈空运动"。在四川,预计到2015年末,将建设大型通用航空机场两个,小型通用航空机场19个。
  新闻人物
  "隐居"双流的富豪
  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动作让本已充满传奇色彩的阙文彬再添神秘感。
  常住成都双流、曾在恩威制药打工、推动独一味上市身价暴增、砸1.3亿重组*ST偏转、三度蝉联"甘肃首富"……关于阙文彬的资本和财富故事总是不缺乏新的题材。然而,多年这名富豪刻意保持着低调。不过,在独一味上市前夕,一份阙文彬与投资者对话的记录显示,阙文彬为人极为客气,说话言简意赅。
  据了解,阙文彬早年曾在成都恩威化工、成都药业任职。
  1996年,33岁的阙文彬担任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之后在西藏考察时发现了独一味---一种治疗扭伤、挫伤、骨折疼痛的传统藏药。次年4月份,恒康发展就出资256万元,占比80%,成立了甘肃独一味药业有限公司。
  2001年9月,独一味的前身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四川恒康再次出资500万元,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200万元。
  随后,阙文彬经过多次资本运作,控股独一味,并使该公司于2008年上市。同年,他通过四川恒康成功控股*ST绵高(后更名为"西部资源"),规模庞大的"恒康系"就此成型。据西部资源资料显示,该公司50.5%的股份控制为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而后者则是一家由阙文彬在1996年成立的公司,阙文彬持有四川恒康98.78%股份,其余1.22%股权为阙文彬的妻子何晓兰所持有。


 距离原始股股东限售股解禁两个月,永辉超市股东已经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抛售1880万股,套现合计5.67亿元。
  据上交所数据显示,永辉超市最新的一笔大宗交易发生于2月14日,成交量180万股,成交金额5432.4万元,交易价格为30.18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6%。卖出营业部为华福证券广发华福总部,买入营业部为申银万国经纪总部。不过,按照昨日公司全天31.06元/股的均价计算,接盘方似乎收获不大,收益率不足3%。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显示,在上述原始股开闸解禁以来的短短两个月内,永辉超市共发生9笔大宗交易,卖出方均为华福证券广发华福总部,9笔交易合计1880万股,期间交易均价为30.14元/股,累计套现金额达5.67亿元。不难发现,对成本颇低的原始股东而言,能够在30元/股以上的相对高位"落袋为安",显然是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2011年12月10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提示其合计3.84亿股股份将于2011年12月15日起上市流通。除民生超市与汇银投资解禁股数分别为1.58亿股与4355.78万股以外,其余8名自然人股东的解禁股数均为2282.21万股。


?


我的评论: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而是整个市场完善的退市制度,将那些垃圾公司清理出证券市场,让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而不是把重组全部推给二级市场增发圈钱来重组上市公司!连续亏损3年以上打着重组的旗号疯狂圈钱!即便重组也必须在重组后连续3年盈利才能配股募集资本!


?? 全面禁止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打着重组的旗号圈钱,如此把大量的优质资本全部想劣质上市公司配置,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失去资源配置能力!大量优质公司股价低迷严重低估!高成长的公司也严重低估!而大量垃圾股股价高企是中国证券市场失去价值发现能力的最大弊端!而中国证监会主席是这一恶习的罪魁祸首!看看每一届证监会主席上台就大力鼓动重组,鼓励这些打着重组的旗号内幕交易大量存在!使得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曲!???


??? 应该禁止连续亏损2年的上市公司增发和配股!


??? 禁止以重组名义增发!必须重组后连续3年盈利才能再次募集资本!


??? 禁止一起st类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银行禁止给st公司提供任何股权质押贷款!


??? 让st上市公司股价全部回归1元一下!让连续亏损没有成长空间没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股价回归1元以下!为正在要重组的降低重组收购成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