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族激光如何面对这个厚积薄发的“对手”2013-12-03 00:04:00 文章来源:OFweek激光网
OFweek激光网讯:作为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从刚开始的小作坊发展至今一步步成长为全球激光设备制造业的中国领军力量,集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资质于一身。2012年年报显示,大族激光2012年销售额43。3亿元,净利润6。19亿元,这两项加上市值等三项指标,稳居亚洲第一,跃居全球第二。
然而,志存高远的团结激光财务总监万朝晖近日表示,团结激光有很明确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是1995--2010年,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已经走过去了;第二步我们是要争取在2010--2020年内做到亚洲第一,总销售收入实现100亿~500亿元;在第三阶段的2021~2045年,我们要实现总销售收入500亿元再到1000亿。在2045年,公司成立50周年时,集团总销售收入规模突破1000亿。集团员工从10000人增加到50000人以上,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激光企业。”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2006-2011年,中国激光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6%,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08-2009年,在全球激光市场出现24。8%的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激光市场仍然保持15。1%的增长,突破了100亿元规模,成为全球激光市场中的一股新兴力量。2010年以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复苏,2011年全国激光产业总产值约1100亿元。其中,激光设备销售收入约300亿元,产业链下游的激光加工服务业约350亿元,激光制品约450亿元。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眼下,激光产业是武汉市着力打造的四个“千亿”产业之一,其中汽车、船舶和钢铁三个产业均已实现目标,处于平稳发展期,而激光产业正蓄势而动,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团结激光如今已成为“中国光谷”产业规模最大的核心企业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地缘优势和雄厚的技术积累,在“顿悟”资本之后开启了全速前进模式。从销售额150万到3亿、再从500亿到1000亿,无不体现团结激光“开天辟地 气吞山河”之势。然而,想要做到亚洲第一,这让如今早已登顶亚洲,全球第二的大族激光“情何以堪”?
一、高云峰 / 陈海斌
1、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
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先生出生于196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学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闪达电子有限公司、香港远东电脑系统公司和华达电脑软件公司。1996创办深圳市大族实业有限公司,任该公司董事长。1999年至2003年1月任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1月辞去总经理职务。2005年11月再次兼任总经理职务,现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担任深圳市大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大族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香港)执行董事、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光学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委员会委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 1996年他创办了大族激光,2004年公司上市,是中小板“老八股”的领军者。
早前,很多投资者都表示最看不懂的是大族激光的多元化。为什么不专心把激光业务做大做强呢?当记者来到大族激光时则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董事长高云峰。
高云峰的坦诚有些让记者惊讶:“我们的确走了不少弯路”。这是他的开场白。他说,大族激光一度是深圳特区的标志性企业,甚至提出过打造成“华为第二”的远景,这让他面临很多的机会,以及诱惑。“例如,很多地方政府来拜访,谈合作。有机会拿到一些很好的地块,我们就拿了,因此也做过房地产”。高云峰接下来的表白让记者震撼,“现在都退出来了。现在回忆起来,2007年之前,我们走得太顺了,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什么都能做。经过2008年之后的挫折,现在我们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他还说,“我们接下来的战略很清晰,就是坚守三个产品线和三个行业线,做最专业的装备制造商。”
近几年来,大族激光确实在不断的剥离非相关主业产业,加大对激光产业的投入,调整公司结构,完善大族激光管理模式等,致力于打造全球顶尖的激光制造企业。
创办大族激光之前,高云峰是大学老师。创办企业之后,大族激光在高速发展的路上勇往直前,对那个阶段的他来说,有太多足以骄傲的资本。现在,他谦和,任何一个陌生来电都会接起。当再问起关于未来规划之类的问题,高云峰始终强调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强制。他更愿意带着公司在专业化的道路上稳步走下去。创办十六年,上市8年,大族激光走过了一个周期。上市初始,大族激光的高科技、高成长性被外界广泛追捧。那时候的高云峰,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与很多企业家一样,高云峰有让人感动而传奇的创业故事。刚开始,高云峰涉足的是贸易,1995年,他的一位客户要向德国订购激光打标机。他半路拦截了这个机会,主动请缨说自己能生产出这台机器。加班加点三个月,他终于交了货,并挣到8万元美金。公司初创,发不出工资,他卖了自己的车给员工发工资。大族激光很多员工至今仍然记着高云峰在2008年那年元旦晚宴上慷慨激昂的一段讲话:“在不违背大族企业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员工终身任职,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大家一口,毕竟我也是上过富豪榜的人!”(据今年初新财富杂志发布2013年500位富人榜中,高云峰入位列378名,财富值为25。7亿。)
高云峰很乐于谈论的就是产品线、行业线的战略。他鼓励销售部门的总经理直接出去和三个行业的主要公司交朋友,“客户紧密型策略,总经理对总经理直接签单”。大族激光主管不同行业的总经理们经常出没于相关行业协会。高云峰说:“我们有专门的销售员与行业协会常务以上职位的公司交朋友,而且要变成最好的朋友。”高云峰几乎总是最后一个下班,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他自己,他的员工,一致说“工作狂”。他现在合计持有大族激光30。13%的股权,个人身家约为39亿。可是他三个月还打不了一次高尔夫,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明令禁止亲朋好友进来工作。
2、团结激光董事长陈海斌
陈海斌,1966年出生,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2年-198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1987年-1993年,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讲师。从1996年至今获得武汉市科技创业十杰青年、中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武汉市首届创名牌十大杰出人物、武汉市首届创名牌十大杰出人物等十多个个人荣誉及称号。现任武汉团结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武汉团结激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994年陈海斌带领6名科研人员和租来一间农舍创建团结,涉足激光行业。一开始,他们心想只要手握好的科研成果,还担心不能迅速产业化?然而,创业远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从1994年到2000年,最初的创业团队遭受三次裂变、四次面临解散的危机;公司也从刚开始的一间农舍到现在上百亩的激光工业园,七易其址。
当时,创业团队靠自筹的2万元资金起家,租用鲁巷附近一间不足50平米的农舍,大伙既当技术人员,又当一线生产工人,既当推销员,又当维修工。从事激光产业,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设备,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陈海兵跑广州、到上海,多方奔走,多次碰壁。善识英才的洪山区团结村将村里积攒的300万元资金交到陈海兵手中,带着5名伙伴踏上追光之旅。“我们该干什么?”他们瞄准了大功率激光。一只普通的内燃机缸套经过激光熔覆处理,耐磨寿命增加5倍;一台切割机可以提高工效20倍,精度可以提高数倍。可是,当时大功率激光成套设备被国外技术垄断,进口一套近乎天价。
该公司从1994--1999年连续5年亏本,2000年开始盈利。当年,公司与韩国COBA公司牵手,产品打入亚洲市场;2001年与德国SCANlAB公司合作,产品开始进入欧洲;2003年与美国普瑞玛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产品又打入美洲市场。
历经十载,数次裂变重组,团结激光由蛹化蝶。公司先后研发出5大品种19个型号的激光切割设备,居全球之最;在国内率先研发出3大系列14种型号的激光热处理和熔覆设备。目前团结激光公司已经形成了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热处理等一系列成套激光产品,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12家激光加工中心,并在泰国建立了海外激光加工中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公司所生产的二氧化碳激光成套设备销售量曾连续3年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公司由最初的资产300万元、年销售额仅15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资产6000万元、年销售额近3亿元的企业。近几年,团结激光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近2000万元,已开发出3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设备的技术,拥有专利80余项,创造了中国激光产业及应用的18个第一。
回顾创业近20年的历程,陈海斌说,“企业永远都是缺钱的。企业家的思路可以更开阔些。有了资本企业才能发展,而不要舍不得股份。”
“1994年6月,创业过程中遭遇第一次严重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公司面临解散,这使我们很快意识到,创业,除了科研实力,资金支持更重要。”次年7月,他们找到武汉市洪山区团结村入股,村里帮忙解决办公楼、厂房,并提供300万创业基金,公司才得以脱困。
2000年10月,集团决心进一步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引进各方国有及民营企业战略股东,共同发起组建武汉团结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两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使当时的团结激光资本构成(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知识资本)达到优化组合。至此,团结激光正式结束创业期的摸索阶段。
二、产业结构
1、大族激光低功率标刻设备占比较高
目前大族激光具备年产3000台激光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信息标记设备制造企业。2012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33亿元,营业利润6.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43%、7.62%、6.92%和40.41%,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激光微加工优势逐渐体现。通过与高端客户(苹果产业链)合作开发,全面切入客户所有产品线并形成规模销售,该公司小功率激光设备及产品销售大幅增长。2012年,激光信息标记设备销售收入12.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01%。其中紫外激光设备同比增长310%,实现年度销量世界第一的成绩;光纤激光设备同比增长131%,随着光纤激光器对传统灯泵浦和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逐步替代,光纤激光打标设备55%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传统行业。
激光焊接设备销售收入4.7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12%,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焊接设备更加智能化,节约人工的同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激光切割设备销售收入8.2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64%。量测设备从无到有,实现销售收入2.34亿元,为客户提供具有在线检测、自动送料分拣等功能的整套高精度自动测量设备。从产量及销量来看,2012年度,大族激光各类设备销售16368台,较上年同期增长26.18%;2012年度公司各类设备产量16564台,较上年同期增长15.40%。
2、团结激光首创激光加工连锁模式,高功率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
我国第一台陶瓷激光切割成套设备出口;我国第一台高功率激光切割成套设备出口;我国第一台大型激光热处理成套设备出口……自创立以来,团结激光曾拿到的“全国第一”不胜枚举。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自主创新研发的国内首台18米长大型高功率激光切割成套设备,首次用于中国桥梁制造业装备于武船重工,创造了中国激光加工应用的18个第一。
“企业求发展,创新是灵魂。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陈海斌说,“第一”的背后是团结激光对创新研发的巨额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广泛吸纳。他介绍,团结激光十分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占总销售收入的10%—20%以上。一直在坚持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标准的创新之路。
“全国的激光加工连锁,也是我们的一项重大创新。”2007年底,由团结激光及国内数家知名激光企业等股东发起建立了武汉光谷激光加工连锁有限公司,2008年该公司被国家发改委指定为国内唯一的“激光加工及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单位,目前其通过独资、控股、加盟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贵州等城市及海外地区建成了近50家激光加工中心。此外,公司还重金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做企业管家。2012年初以来,团结激光投入1000万元聘请了包括上市企业、大型国企的几十名中高级管理者,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才引进。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中国最大的高功率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生产及出口基地,以及中国最大的激光加工连锁企业,在2015年,销售产值达50亿元的规模。” 陈海斌说,创业近20年以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对“走中国自己的民族激光产业化道路”理想的坚持、执着和不懈的努力!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科研成果,通过产业化转化成生产力,走中国自己的民族激光产业化道路。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中国最大的高功率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生产及出口基地,以及中国最大的激光加工连锁企业,在2015年,销售产值达50亿元的规模。
三、受苹果订单影响激光标刻设备收入大幅下滑,大功率切割设备需求增长
大族激光10月21日晚间发布201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40。72%;营业收入为32。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49%;基本每股收益为0。3元,较上年同期减41。18%。该公司同时预计2013年净利润变动幅度为-45%至-25%,变动区间为34020。42至46391。48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1855。3万元。
大族激光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缩水,从收入上看,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9%,而第三季度则下滑18。91%,主要在于苹果新产品对于激光加工设备新增需求减弱,从而订单远非去年三季度时来得猛烈。
今年由于苹果订单削减、新增股权激励费用、非经常性收益大幅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大族激光业绩下滑已成定局。但是,大功率切割设备受益国内经济弱复苏和产业升级,需求旺盛,今年应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国内保有量低,而随着国内先进装备升级,渗透率必将大幅提高。
据大族激光钣金装备事业部市场部经理张雷日前在环渤海湾最具影响力的机床盛会上表示,本次展示的第三代激光切割机G3015F是目前国内切割效率最高的激光切割机,其运行成本最低,光路面维护。张经理还说:“大族激光非常重视研发,本次参展的展品已经是第三代的升级型,今后还要针对中高端市场进行新的升级。大族激光自2008年在国内首次引进光纤激光切割技术以来,至今已经在全国安装近600台,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
四、发展大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的重要意义
在高功率数控激光切割成套设备开发及制造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从无到有,已逐步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基本占领国内市场,并有部分产品出口。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激光切割设备仍然停留在低端产品阶段,而且高功率激光器、激光专用控制系统、激光光束传输控制、激光切割专有技术等绝大部分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目前,国际上德国通快TRUMPF公司、瑞士百超BYSTRONIC和意大利PRIMA等国际知名公司已经开发出大功率、大幅面、高速、飞行光路、多维立体、数控自动的激光切割机。在高端激光切割系统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每年不得不花费数十亿元从国外引进相关技术与设备。如船舶制造业中厚钢板的激光切割设备、三维立体激光切割设备、有色金属激光切割设备等,引进价格昂贵、订货周期长、售后服务无法及时保证,严重制约了我围困民经济的发展。并且由于国外在该领域出口对我国有明确的限制,采用许可证制度,严格规定该项技术不能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我国急需突破该项技术。
随着我国船舶、汽车、航空航天、钢铁、发电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向我国转移,我国数控激光切割成套设备市场需求年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数控激光切割技术更以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在薄板加工领域逐步取代了传统加工手段。针对汽车、船舶、航空、航天、钢铁、能源设备等行业急需的激光切割设备,攻克大幅面高精度数控激光切割的床身机械设计、基于高速切割的直线电机驱动及相关运动系统、基于5轴联动三维激光切割技术、高功率光束传输技术、数控切割软件、厚板激光切割技术等技术难题,解决高功率激光器、激光传输控制、精密机床、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开发高速高精度激光切割机、大幅面厚板激光切割机、三维立体数控激光切割机、航天航空用有色金属激光器切割机等高性能激光切割系统,对打破国外厂家在该领域的垄断,实现进口替代,节约外汇储备,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积极带动我国关键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可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大力推动大功率激光器、光学零部件、导光系统、数控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精密机械加工、精密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软件等上游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五、结 语
权威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球工业激光加工系统的销售额为47.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全球工业激光加工系统销售数量为 37525台,比2005年增长6%。而大族激光2006年销售各种激光设备3438台,约占世界销售量的9.1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根据其2007年年报,全年该公司营业收入接近15亿元,净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8亿。业务收入增长了4.3倍;净利润从上市前的几千万增长了3.6倍,从而一跃成为中国激光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团结激光厚积薄发,从1994年创办以来,通过19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中国高功率激光产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的产品还应用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改造及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飞机等军工国防领域。未来随着高功率激光切割、激光再制造等设备的需求放量,在该领域存在较大优势的团结激光将进一步实现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