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深港通有望点燃年底吃饭行情 关注四条投资主线

深港通有望点燃年底吃饭行情 关注四条投资主线

2016-08-15 中金在线/股票编辑部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所涉及个股,不构成操作建议。
  近期,深港通即将开通被市场炒得沸沸扬扬,市场热点也开始逐步向“深港通”板块倾斜。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公开表示,深港通今年将择机开通。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深港通”行情蓄势待发,可能引爆年底吃饭行情,相关板块将被市场充分挖掘。
  深港通何时通?10月前可能正式宣布
  深港通何时开通,各方翘首以盼。
  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目前,两地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深交所与港交所之间正在密切合作。同时,证监会成立了深港通专项工作小组,积极推进深港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待相关监管规则与技术准备就绪后,今年将择机开通。
  10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深港通即将开通。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曾发文指出,根据沪港通经验,正式宣布后至少仍需3个月时间作技术准备;若年内开通,则10月份之前应会正式宣布,目前深港通已渐行渐近。
  光大证券分析师周明也表示,有了沪港通的成功经验,深港通准备时间目前来看只需要3个月,最大可能性是在9月中旬公布启动,12月中旬实施,留下今年最后半个月时间进行缓冲。
  A股能量怎么变?不能改变存量博弈格局
  市场翘首以盼的深港通开通后,究竟能给A股注入多少能量?
  沪股通数据显示,截至12日,沪股通总额度使用不足1500亿元,占3000亿元总额度的比例不到一半,而沪市目前的流通市值接近23万亿元。
  日前,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即便深港通北向额度累计使用达到3000亿元,对深市约15万亿元的自由流通市值来说,也仅占2%,不能改变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
  华泰证券研报称,相比之下,由于港股的价值洼地效应明显,A股资金南下的热情似乎更高。目前,港股通2500亿元的南下额度中,截至12日收盘,仅剩下470亿元,使用率已超过八成。
  估值差会否收窄?低估值股票不一定受益
  除了资金的流动,在深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的估值差距会否收窄?
  华泰证券研报称,深港通的开通不代表AH股溢价会收窄。华泰证券认为,由于投资者结构、退市机制、交易制度、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原因,AH股价长期存在偏差,但在沪港通开通之前,溢价水平一直在合理区间。反而是在沪港通开通后,AH溢价水平才慢慢拉开。
  同时,深港通开通后低估值股票并不一定受益。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沪港通开通以来,估值在50-60倍之间的沪股通标的股价表现最好,而低估值标的 (0-10倍)整体表现并不算太理想。
  向上空间有多大?未来4月或有10%上涨
  借鉴沪港通的经验,深港通的开通对市场量能、估值差异带来的改变或许不如预期。深港通开通后,对A股指数究竟有多大拉动?“从沪港通开通情况看,当时A股长期在2000点附近徘徊筑底,开通前4个月A股涨幅最大,从当年7月10日到11月17日,沪指从2034点上涨到2508点,期间涨幅23.30%。当然,当时涨幅包括了对降息降准的流动性预期。”周明认为,从今年8月15日到12月15日,也刚好4个月,应该是指数表现最好的一段时间。当然,这次涨幅不一定能够达到当年的23%,在经济调整以及降杠杆的影响下,期间涨幅应该在10%以内。如果从3000点起涨,也应该达到3300点附近。因此,在深港通影响下,今年最大一波吃饭行情即将来临,但板块之间差别比较大。
  投资机会在哪里?四主线挖掘深港通机会
  尽管深港通开通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不如预期,但一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并不缺乏。华泰证券指出,深港通宣布前蓝筹股有结构性机会。此前,沪港通在宣布之前,代表大蓝筹的沪股通标的上证180指数就有明显的超额收益,随着沪港通正式落地,上证180指数阶段见顶,后又逆势上涨。“参考沪港通,深成指%2BAH股和恒生小型股有望成为深港通标的。”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相比港股,深市估值整体偏高,工业、电信服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明显偏高,金融、日常消费等则偏低。而有望受益的板块包括低估值、高股息的海外投资热门股,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或板块。
  华龙证券分析师李小刚则认为,当前主要关注四条主线,如A股独有且属于深市品种的白酒、中药、军工等;受益于深港通开通的券商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率白马股,如家电;QFII重仓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