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换手率、量比、放量、委比、委差、内盘外盘”的解释

换手率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

?

英文:?Turnover Rate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100% (在我国:成交量/流通总股数*100%)


换手率的高低往往意味着这样几种情况:

  (1)股票的换手率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属于热门股;反之,股票的换手率越低,则表明该只股票少人关注,属于冷门股。

  (2)换手率高一般意味着股票流通性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3)将换手率与股价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某只股票的换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 进,股价可能会随之上扬。如果某只股票持续上涨了一个时期后,换手率又迅速上升,则可能意味着一些获利者要套现,股价可能会下跌。

决定因素:一般而言,新兴市场的换手率要高于成熟市场的换手率。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兴市场规模扩张快,新上市股票较多,再加上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强,使新兴市场交投较活跃。换手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交易方式。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历了口头唱报、上板竞价、微机撮合、大型电脑集中撮合等从人工到电脑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技术功能的日益强大,市场容量、交易潜力得到日益拓展,换手率也随之有较大提高。

  (2)交收期。一般而言,交收期越短,换手率越高。

  (3)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往往较高;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相对较低

  一般 大多股票每日换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的股票的换手率基本在3%以下,3%就成为一种分界。

  那么大于3%又意味着什么?

  当一支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 该股进入相对活跃状态。

  7%——10%之间时,则为强势股的出现,股价处于高度活跃当中。(广为市场关注)

  10%——15%,大庄密切操作。

  超过15%换手率,持续多日的话,此股也许成为最大黑马。

  世界各国主要证券市场的换手率各不相同,相差甚远,相比之下,中国股市的换手率位于各国前列。

量比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指股市开市后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简化之则为: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一般来说:
  量比为0.8-1.5倍,则说明成交量处于正常水平;
  量比在1.5-2.5倍之间则为温和放量,如果股价也处于温和缓升状态,则升势相对健康,可继续持股,若股价下跌,则可认定跌势难以在短期内结束,从量的方面判断应可考虑停损退出;
  量比在2.5-5倍,则为明显放量,若股价相应地突破重要支撑或阻力位置,则突破有效的几率颇高,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量比达5-10倍,则为剧烈放量,如果是在个股处于长期低位出现剧烈放量突破,涨势的后续空间巨大,是“钱”途无量的象征,东方集团、乐山电力在5月份突然启动之时,量比之高令人讶异。但是,如果在个股已有巨大涨幅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剧烈的放量,则值得高度警惕。
  量比达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虑反向操作。在涨势中出现这种情形,说明见顶的可能性压倒一切,即使不是彻底反转,至少涨势会休整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处于绵绵阴跌的后期,突然出现的巨大量比,说明该股在目前位置彻底释放了下跌动能。
  量比达到20倍以上的情形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两单,是极端放量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的反转意义特别强烈,如果在连续的上涨之后,成交量极端放大,但股价出现“滞涨”现象,则是涨势行将死亡的强烈信号。当某只股票在跌势中出现极端放量,则是建仓的大好时机。
  量比在0.5倍以下的缩量情形也值得好好关注,其实严重缩量不仅显示了交易不活跃的表象,同时也暗藏着一定的市场机会。缩量创新高的股票多数是长庄股,缩量能创出新高,说明庄家控盘程度相当高,而且可以排除拉高出货的可能。缩量调整的股票,特别是放量突破某个重要阻力位之后缩量回调的个股,常常是不可多得的买入对象。
  涨停板时量比在1倍以下的股票,上涨空间无可限量,第二天开盘即封涨停的可能性极高。在跌停板的情况下,量比越小则说明杀跌动能未能得到有效宣泄,后市仍有巨大下跌空间。
  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当日成交量小于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累计跌幅超过50% 强劲反弹)量比与量比曲线
  量比是分时线上的即时量相对近段时期平均量的变化。把当日每分钟不同的量比数值不断用点描绘在一个坐标中,就形成了量比曲线。关于量比曲线,目前其他证券类实战操作书籍很少提到。而在笔者个人的看盘体会中,量比曲线是很有妙用的。
  一般地说,通过一夜市场信息及人们心理上的变化,新的一个交易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及开盘成交量的变化反差极大。反映在量比数值上,就是很多股票开盘时的量比数值高达数10倍甚至上百倍,随后量比数值又急速下跌。从量比曲线上看,就像我们提到的股价变化有时显得唐突和怪异一样。大多数股票在新一交易日开盘时都显得很不稳定,因此在通常行情背景下,我们应该静待量比曲线有所稳定后再采取行动。
  另外,一般证券书籍提到量比这一概念时,都指的是量比数值。并且认为短线个股应在涨幅榜及量比排行榜上去找。孰不知大多数股票等你在量比排行榜上(至少会大于1.5)发现它时,早已错过了笔者经常强调的第一买入时间点。比如潜江制药,在18.35元起涨时的量比数值是0.65,而当等到量比数值达到13时07分的1.5左右时,该股此波分时线已经上涨至18.65元,此时再去买入,笔者认为这种追涨不可取。虽然对于该股当日此时追涨买进后仍然有较大上涨空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时线上的惯性追涨行为,是买进后当日被套的主要原因之一。
  补充一点:还要关注整体的走势,如大多数个股或综指。量比这个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是当前盘口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值越大表明盘口成交越趋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讲,越能体现主力即时做盘,准备随时展开攻击前蠢蠢欲动的盘口特征。因此量比资料可以说是盘口语言的翻译器,它是超级短线临盘实战洞察主力短时间动向的秘密武器之一。
  量比反映出的主力行为
  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量比的数值越大,表明了当日该股当日流入的资金越多,市场活跃度越高;反之,量比值越小,说明了资金的流入越少,高市场活跃度越低。我们可以从量比曲线与数值与曲线上,可以看出主流资金的市场行为,如主力的突发性建仓,建仓完后的洗盘,洗盘结束后的拉升!这些行为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
  量比数值与换手率
  量比数值是一种比值,所以说起量比是以倍为单位的,而量比与换手率并没有直接关系,从量比的计算公式中也可以看出,所以量比与换手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如果近期换手率处于很低迷的状态地量状态时,即使量比达到几十倍或上百倍,全天收盘结束后当天的换手率也可能不是很高;若近期换手率很高时,即使几倍的量比也可能比较大,在全天收盘结束后,换手率也会很大。短线机会
  在实战操作中,如果过早买进底部个股,由于大机构没有吸好货之前并不会拉升,有时可能还要打压,搞得不好就会被套。至于刚突破整理平台的个股,若碰上大机构制造假突破现象,有时也会无功而返。因此,市场中的一些短线高手,如果在个股启动的第一波没有及时介入,他们宁可失去强势股连续上涨的机会,也不会一味地追涨,从而把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个股放量且有一定升幅后,机构就会清洗短线浮筹和获利盘,并让看好该股的投资者介入,以垫高市场的平均持股成本,减少再次上涨时的阻力。由于主力是看好后市的,是有计划的回落整理,因此下跌时成交量无法连续放大,在重要的支撑点位会缩量盘稳,盘面浮筹越来越少,表明筹码大部分已经锁定,这时候再次拉升股价的条件就具备了。如果成交量再次放大,并推动股价上涨,此时就是介入的好时机。由于介入缩量回调,再次放量上攻的个股短线收益颇高,而且风险比追涨要小很多,因此是短线客常用的操作手法。 那么,如何把握这种良机呢?在平时看盘中,投资者可通过股票软件中的量比排行榜,翻看近期量比小的个股,剔除冷门股和下降通道的个股,选择那些曾经持续放量上涨,近日缩量回调的个股进行跟踪。待股价企稳重新放量,且5日均线翘头和10日线形成金叉时,就可果断介入。通常,机构在股价连续放量上涨后,若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放弃既定战略方针,去破坏良好的均线和个股走势。若机构洗盘特别凶狠的话,投资者还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进筹码。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股票的30日平均线必须仍维持向上的趋势。?
  量比指标
   在即时盘口分析中,股民较多使用的是走势图和成交量,实际上量比及量比指标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工具。一般用户提到量比这一概念,往往想到量比排行榜,实际使用中当股票出现在量比排行榜上时,一般都已有相当大的涨幅,盘中的最早起涨点已经错过。因此,从盘口的动态分析角度讲,光考虑量比数值大小无疑有一定缺陷。因此进一步引进量比指标,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量比这一工具。
  下面介绍量比及量比指标曲线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量比反映的是分时线上的即时量相对近段时期平均量的变化,一般都默认为当日场内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显然,量比大于1表明目前场内交投活跃,成交较过去几日增加。
  2、把当日每分钟不同的量比数值描绘在一个坐标中,就形成了量比指标。通过量比指标可以得知当日量比如何变化,同时也能得知当日盘口成交量的变化,进而知道当日的量能相对近段时期量能的变化。 
  3、一般要注意,市场及人们的心理在经过一夜休整,新的一个交易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及开盘成交量的变化反差极大。反映在量比数值上就是新一交易日开盘时都显得很不稳定,因此我们应该静待量比指标有所稳定后再采取行动。
  4、使用中,当量比指标在分时图上沿着一种大趋势单边运行时突然出现量比急速翘头的迹象,我们认为不必急于采取行动,因为这仅仅是改变原来单一趋势的一种可能,我们可以等待量比曲线明显反向运行后的再一次走平,进一步修正后,再依据量价的更进一步变化采取行动。
  最后,在平时的使用中可多结合形态理论,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研判效果。
放量  放量,量是成交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成交明显放大。
  例如,昨天全天的成交量是1亿,今天忽然变成4亿了,就是放量。如果今天变成了1.1亿,就不算。放量是相对而言的,昨天1亿,今天变成1.5亿,你也可以说它放量了。
  放量分相对放量和持续放量。
  相对放量:今天与昨天比,本周与上周比;
  持续放量:最近几天和前一段时间的某天的量做比较。
  股市操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个股走势出现异动,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实现巨量换手,主力的意图则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判断,有时属于主力出货,有时属于主力换庄,投资者可根据放量出现的位置、K线形态等方面来判别: 
  1、“放量滞涨”,不祥之兆。若成交连放出大量,股价却在原地踏步,通常为主力对倒作量吸引跟风盘,表明主力去意已决,后市不容乐观。
  2、下跌途中放量连收小阳,需谨防主力构筑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后往往是新一轮跌势的开始。
  3、高位放量下挫,这是股价转弱的一种可靠信号,投资者宜及时止损。
委比委比是衡量某一时段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委比的取值自-100到 100, 100表示全部的委托均是买盘,涨停的股票的委比一般是100,而跌停是-100。委比为0,意思是买入(托单)和卖出(压单)的数量相等,即委买:委卖=5:5。

?它的计算公式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的总数量。

  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的总数量。

  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到+100%,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卖盘而没有买盘,说明市场的抛盘非常大;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买盘而没有卖盘,说明市场的买盘非常有力。当委比值为负时,卖盘比买盘大;而委比值为正时,说明买盘比卖盘大。委比值从—100%到+100%的变化是卖盘逐渐减弱、买盘逐渐强劲的一个过程。如某一时刻,股票G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排序情况如下:

  序号 委托买入价 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

  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

  现在委托买入的下三档的数量为17手,卖出委托的上三档数量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17-15)/(17+15)100%

  =6.66%

  委比值为6.66%,说明买盘比卖盘大,但不是很强劲。

  需要注意的是,从2003年12月8日起,深沪证券交易所,调整了买卖盘揭示范围,投资者看到的行情数据,从原来的“三档行情”,变成“五档行情”。相应的委买手数、委卖手数调整为五档总数量即可。

如何应用委比指标  委比指标指的是在报价系统之上的所有买卖单之比,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力量的强弱。

  当委比值为正值并且委比数大,说明市场买盘强劲;当委比值为负值并且负值大,说明市场抛盘较强;委比值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增强,卖盘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相反,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减弱,卖盘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涨停板的股票,由于卖盘上没有挂单,因此其指标必定就是 100%;反之,跌停的股票其指标也必定是-100%。

  一般来说,委比指标说明了买入和卖出意愿的不平衡程度,同时需注意,委比数值是时时都在变化的。

注意事项 

1.涨停板的股票,由于卖盘上没有挂单,因此其指标必然是 100%;反之,跌停的股票其指标也必然是-100%。

  2.委比数值是时时都在变化的。

几种典型的委比

  委买:委卖 委比

  5 : 5 0%

  6 : 4 20%

  7 : 3 40%

  8 : 2 60%

  9 : 1 80%

委差  什么是委比,委差
  委比--是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之手数相加之总和。
  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之手数相加之总和。
  委比值变化范围为+100%至-100%。
  当委比值为正值并且委比数大,说明市场买盘强劲;当委比值为负值并且负值大,说明市场抛盘较强;委比值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增强,卖盘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相反, 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减弱,卖盘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
  我们知道,交易报价中委买委卖是最优的买卖盘的提示,现在大家能够看到的是队列的前三位,即买1-3,卖1-3。它是未成交的价和量,某种程度上讲,委买委卖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资者意愿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格的发展方向。委差为正,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还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比如主力制造的假象等。
  但是,对于市场中所有股票的委买委卖值的差值之总和,却是一个不容易被任何人干扰的数值。它是一个相对真实的数据。因为任何一个单独的主力都不能影响它,散户更加不能。它是所有主力和散户的综合反映,确实能够反映市场真实的买卖意愿。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可以判断大盘的短期方向以及大盘的是否转折了。数值为正,表明买盘踊跃,大盘上升的可能性大,反之,说明卖盘较多,下跌的可能性则较大。
  道理清楚了,根据具体的情况,需要作具体的分析。比如,有的时候,指数的委差居高不下,但是指数却下滑。这种情况说明,接盘的量很大,且是有计划的。而卖盘的力量,是主动的抛出。有可能是散户的行为。这种情况并不很危险,相反,到是一种较危险的情况,那就是,在指数上升而委差却总是大大的负数,这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怀疑主力在有计划出货?
  在投资家的单品种报价的窗口调入指数,其委差就是我们上面讨论的委买委卖之差,大家在使用中请多留意和研究。?内盘外盘内盘外盘,股市术语。内盘常用S表示,外盘用B表示。内盘:在成交量中以主动性叫卖价格成交的数量,所谓主动性叫卖,即是在实盘买卖中,卖方主动以低于或等于当前买一的价格挂单卖出股票时成交的数量,显示空方的总体实力。 外盘:在成交量中以主动性叫买价格成交的数量,所谓主动性叫买,即是在实盘买卖中,买方主动以高于或等于当前卖一的价格挂单买入股票时成交的数量,显示多方的总体实力。详解内盘外盘的含义  委托以卖方价格成交的纳入“外盘”;委托以买方价格成交的纳入“内盘”。
  “外盘”和“内盘”相加成为成交量,分析时由于卖方成交的委托纳入“外盘”,如“外盘”很大意味着多数卖的价位都有人来接,显示买势强劲;而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如“内盘”过大,则意味着大多数的买入价都有人愿意卖,显示卖方力量较大;如内外盘大体相当,则买卖方力量相当。 但事实上内外盘之比真的能准确地反映股票走势的强弱吗?庄家既然能做出虚假的日 线和成交量,难道就做不出虚假的内外盘?所以关于内外盘的细节,我们还有仔细研究的必要。 经常看盘的朋友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某只股票在低位横盘,庄家处于吸筹阶段时,往往是内盘大于外盘的,具体的情形就是庄家用较大的单子托住股价,而在若干个价位上面用更大的单子压住股价,许多人被上面的大卖单所迷惑,同时也经不起长期的横盘,就一点点地卖出,3000股5000股地卖,市道特别低迷的时候还见到一两百股的卖单,此时庄家并不急于抬高价位买入,只是耐心地一点点承接,散户里只有少数人看到股价已无深跌可能,偶尔比庄家打高一点少量买入,才形成一点点外盘,这样一来就造成主动性卖盘远大于主动性买盘,也即内外盘比较大,这样的股当时看起来可能比较弱,但日后很可能走出大行情,尤其是长期出现类似情况的股值得密切关注。 但如果股价经过充分炒作之后已经高高在上了,情形就恰恰相反,盘中买单要较卖单大,庄家用大买单赶着散户望上冲,他一点点地出,出掉一些后把价位再抬上去,其实是原来的大买单撤了又高挂了,看起来像是大家奋勇向前,其实是散户被人当过河卒用了。偶尔有跟庄的大户一下子把底下的托盘给砸漏了,我们才会看到原来下面的承接盘如此弱不禁风,原因就是大家都被赶到前面去了,个别没买上的恐怕还赶紧撤单高挂,大有不买到誓不罢休的架势,底下其实并没几个单子了,庄家只好尽快补个大单子顶住。这个时候的外盘就远大于内盘了,你说是好事吗?短线跟进,快进快出可能还行,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套进去,让你半年不得翻身。上面提到的是庄家吸筹和出货时的两种典型情况,当时内外盘提供的信号就与我们通常的认识相反,所以看待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股价处于什么位置,在没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来单纯地分析根本就得不出有意义的结论。
  当然很多时候股价既非高高在上也不是躺在地板上不动,而是在那上窜下跳走上升通道,或走下降通道,或做箱形振荡,或窄幅横盘,这些时候又如何来判断内外盘的意义呢? 当股票沿着一定斜率波浪上升时,在每一波的高点之前,多是外盘强于内盘,盘中常见大买单层层推进或不停地有主动买盘介入,股价在冲刺过程中,价量齐升,此时应注意逐步逢高减磅,而当股价见顶回落时,内盘就强于外盘了,此时更应及时离场,因为即使以后还有高点,必要的回档也会有的,我们大可等低点再买回来,何况我们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说还会有新高出现。后来股价有一定跌幅,受到某一均线的支持,虽然内盘仍强于外盘,但股价已不再下跌,盘中常见大买单横在那,虽然不往上抬,但有多少接多少,这就是所谓逢低吸纳了,此时我们也不妨少量参与,即使万一上升通道被打破,前一高点成了最高点,我们起码也可寄希望于双头或头肩顶,那样我们也还是有逃命的机会。上面是指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中的情况,而股价运行在下降通道中的情况恰恰相反,只有在较短的反弹过程中才会出现外盘大于内盘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内盘大于外盘,对于这样的股,我们不参与也罢。至于箱形振荡股,由于成交量往往呈有规 律的放大和缩小,因此介入和退出的时机较好把握,借助内外盘做判断的特征大致和走上升通道的股差不多。窄幅盘整的股,则往往伴随成交量的大幅萎缩,内外盘的参考意义就更小了。因为看待内外盘的大小必须结合成交量的大小来看,当成交量极小或极大的时候往往是纯粹的散户行情或庄家大量对倒,内外盘已经失了本身的意义,虚假的成分太多了。
  另外有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涨停和跌停时的内外盘。当股价涨停时,所有成交都是内盘,但上涨的决心相当坚决,并不能因内盘远大于外盘就判断走势欠佳,而跌停时所有成交都是外盘,但下跌动力十足,因此也不能因外盘远大于内盘而说走势强劲。
  总而言之,内盘和外盘的大小对判断股票的走势有一定帮助,但一定要同时结合股价所处的位置和成交量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而且更要注意的是股票走势的大形态,千万不能过分注重细节而忽略了大局。
  技术分析系统中经常有“外盘”、“内盘”出现。以卖方委托成交的纳入“外盘”,是主动性买入,显示买势强劲,用红色显示,是人们常说的抢盘;以买方委托成交的纳入“内盘”是主动性卖出,显示卖方力量强劲,用绿色显示,是人们常说的抛盘。
  “外盘”和“内盘”相加为成交量。人们常用“外盘”和“内盘”来分析买卖力量那方占优势,来判断市势。但有时主力利用对冲盘来放烟幕。内盘外盘应用举例  内盘和外盘这两个统计指标是由软件自己计算的,并不是交易所计算后传出来的。当软件收到一笔新数据时就会将成交价与上一次显示的买①和卖①进行比较,如果成交价小于或等于买①,那么相应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内盘指标上去,如果大于或等于卖①,那么对应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外盘指标上去。如果在两者之间则内外盘各分一半,这样内盘加上外盘就等于总的成交量。由于各个通讯站点接受讯号有差异,所以不同的软件所计算出来的内盘和外盘是不一样的。
  根据计算方法我们似乎应该相信,内盘大股价要跌而外盘大则股价要涨。不过这样理解还是比较片面,对于一个成交量较小的小盘股来说下面的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假设①:当天大盘跌幅超过一个百分点。
  假设②:当天股价上涨超过一个百分点。
  假设③:内盘明显大于外盘。
  满足这些假设的场景经常会在盘中出现。由于内盘明显大于外盘,所以我们往往会以为主动性抛盘很多,股价将下跌。很多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我们还是应该再仔细观察一下挂单的变化情况,这是我们看盘的重点。
  由于盘小量小,所以挂单的价差比较大。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内盘在不断增加但股价却并没有明显下跌,我们必须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比如某股现在买①和卖①的价位是10.46元和10.50元。有抛盘陆续砸出,买①变成10.43元而卖①没有变,这些抛盘自然被计入内盘中。接着有一笔较大的买单挂在10.44元,买①变为10.44元。接着又是几笔抛盘砸出,买①成为10.43元,这些量自然继续被加到内盘上。后来再出现一笔大买单挂在10.45元上面,买①和卖①恢复为10.45元和10.50元。
  以上的挂单变化在当天的交易中经常出现,它已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有大单在吸纳随大盘下跌而抛出来的散单,而且是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所以本案例的结论正好相反,股价很有可能在最近上涨,尽管内盘明显大于外盘。
  对于成交量较小的小盘股来说只要满足以上三个假设,那么大单吸筹的结论可以成立,不过据此还不能断定是否立刻上涨。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三个假设全部颠倒过来则结论正好相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