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即特别处理,也是高风险的代名词,但市场中总有一些激进的投资者情愿冒着高风险去寻找高收益。对于那些非得一试的投资者,选用何种策略能够尽量规避风险而且又能尽可能的获得收益呢?
大盘上周五大跌1.10%,但是ST板块个股异常活跃,早盘涨停家数达到10多家,如ST宝利来在上周五大盘大跌的情形下,连续第七个交易日站上涨停板,今年涨幅已经超过了50%,其它如ST盛达与ST零七都是今年以来耀眼的ST明星,看起来处处充满风险的ST板块又总是散发出种种诱人的机会。
某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并不主张投资者去碰ST,但是由于每年ST股的正式年报往往集中于四月份,市场也总是在这个时间段兴起ST热潮,所以针对那些非得要去搏一把的投资者,提醒他们依然把ST公司的基本面放在首位,不要完全当题材去炒,只有主营盈利提高了,ST股票才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
据统计,按照最新年报盈利、最新一期续盈、且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的综合条件,总计有11只个股符合摘帽条件,ST罗顿、ST金叶、ST新材、ST鲁北、ST零七、ST北人、*ST福日、ST兰光、*ST盛工、*ST金马、ST高陶。这些个股中已有8只发布了2011年年报,乍一看去年净利润增长都不错,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仅有ST鲁北、ST金叶、*ST金马、*ST盛工4只个股去年的主营业务盈利增长。
寻找安全版的ST精选策略
有没有更安全的ST选股策略?华泰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曹力认为,“每年的4月30日和10月31日,定期查阅所有ST股票相邻两期的财务报表,可剔除在4月30日和10月31日停牌的ST股票。第一步,可以选择一个‘讨巧’的方法,利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给我们指出基本面和改善预期更优的ST股票,那就是看一个ST股是否有机构进驻。”
符合初次筛选要求的ST股票数量往往较多。如果经过初次筛选进入备选股票池的股票数量超过20只,则需再经过第二步的筛选程序,将最终投资的股票数量筛减至20只。如果第一步得出的股票数量小于20只,则直接进入最终投资组合。
曹力还认为,在初选结果后可以进一步借助指标按照综合考量并按重要性打分,涉及到的指标有换手率、价格、流通市值、机构持仓比例、户均持股、股东户数、该股票所在省份的ST股票个数等。如机构持仓比例越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该只ST股票未来发展的确定程度,户均持股高和股东人数少,可测试ST股票筹码集中度高的优化效果。
方正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潘益兵昨日向记者表示,“定量化打分模型可以更好的辅助这些激进的投资者判断未来ST股基本面的情况,降低风险,如价格越低与流通市值是从市场指标入手的,具体运用打分模型可以加上ST股票的毛利率、现金流、预收款等,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寻找到最安全的策略。”
-------------------------
年报大考 ST股命运大洗牌
用“几家欢喜几家愁”这句俗语来描述年报公布后上市公司的反应可谓再恰当不过了,业绩欣欣向荣的股票在饱受投资者的赞誉和追捧之后一路青云直上;而经营每况愈下的公司则在备受市场诟病唾弃的同时还要承担股价下滑的痛苦。特别是对于ST股而言,每年的年报披露无疑都是新一轮洗牌的开端,业绩“触底反弹”的公司有望迎来“脱帽摘星”之喜,连续亏损的公司则面临着“戴帽加星”之忧,而监管层近期频频对退市制度作出的表态更是让部分“老资格”ST股切实感受到了退市风险所带来的刺骨寒意。
喜 25公司有望“摘帽”
对于A股市场中的ST股而言,“摘帽”无疑是其最大的奋斗目标,而由此上演的“乌鸡变凤凰”的神话更是令投资者津津乐道,而一年一度“亮成绩”的年报披露期自然也就成了ST公司实现“摘帽”夙愿的最佳时机,仅仅在本月便先后有ST得亨、ST华源、ST化工等5家ST公司成功甩掉了ST股的“帽子”,而ST源发也即将在下周一摆脱“ST”的桎梏,投资者在艳羡之余,也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具有摘帽潜力的ST股。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有ST盛润A等51家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其中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的公司有34家。根据交易所规定,ST股摘帽的基本条件为,一是最近一年的年报必须扭亏为盈;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三是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按照以上标准甄别,目前已有*ST金马、ST精伦等14家已公布2011年年报的公司符合“摘帽”的条件,ST零七、*ST金马等公司已提出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除了以上14家“摘帽”形势比较明朗的ST公司外,ST金叶、ST兰光等11家公司虽然尚未公布2011年年报,但2011年三季报所显示的财务数据已基本符合“摘帽”条件,加之2011年业绩预告也表示盈利,因此其“摘帽”的前景也较为乐观。
市场表现:尽管重组新规的出台使得今年ST板块的“摘帽”行情有所降温,但“摘帽=股价暴涨”这条在A股的历史上可谓屡试不爽的规律还是令不少具备“摘帽”潜力的个股得到投资者的积极关注。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符合“摘帽”条件的11只ST股在今年整体上涨了23.43%,已提出“摘帽”申请的ST零七的走势尤为“生猛”,其年内涨幅高达64%,此外,*ST华控、ST金叶等4只“摘帽”潜力股的年内涨幅也超过30%。
忧 18公司面临“戴帽”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股”,ST板块的“新陈代谢”永远不会停止,就在ST零七等个股即将平步青云之时,一批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却不得不在今年戴上了“ST”的帽子。随着罗平锌电在昨日“变身”*ST锌电,ST板块已在今年接纳了6位新成员。然而结合已公布的2011年年报以及2011年三季报来看,ST板块扩容的大门尚未关闭,在年报披露期间以及随后的一段时期,仍会有多只个股加入到ST股的阵容中。
在这其中,已公布2011年年报的渝三峡A面临的形势最为紧张,由于2010年、2011年连续亏损,加之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又在3月9日被否决,渝三峡A“戴帽”几乎没有悬念。除渝三峡外,川化股份、国兴地产等17家在2010年已经报亏的公司虽尚未公布2011年年报,但由于相关公司在2011年前三季度出现严重亏损,且2011年业绩预告显示“续亏”,因此如无大的意外,这17家公司也将步罗平锌电等股的后尘,在各自年报披露之后,相继“披星戴帽”,加入ST阵营。
市场表现:根据A股市场的传统炒作逻辑,上市公司一旦“戴帽”就会有“保壳”的需要,想要“保壳”重组无疑是最方便的途径,而重组几乎就是“爆炒”的同义词,因此A股市场向来不缺越是烂股越受欢迎的黑色幽默。虽然监管层自去年以来三令五申严打ST股的无序炒作,但市场似乎并不很买账,以昨日戴帽的罗平锌电为例,该股今年的累积涨幅达到124.1%,同样有“戴帽”之忧的索芙特、锌业股份、鑫富药业等股则取得了30%以上的年内涨幅。
愁 17公司退市压力大
自2007年12月*ST联谊因连续三年亏损而宣告退市之后,最近4年多的时间内再无上市公司因连续亏损的因素被A股市场强制“开除”,退市制度也几乎失去了实际的功效,亏而不退的“僵尸”公司也就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痼疾。不过随着近期监管层一再作出完善退市制度的表态,感到退市风险的ST股纷纷在近期加快了自保的步伐,仅3月5日一天便有*ST关铝、ST琼花、ST宝利来、S*ST聚友4家公司发布重组或恢复上市进展公告。
据了解,目前退市风险较大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仍在交易或暂时停牌的*ST股;另一类是已经暂停上市的*ST股。如果上述公司2011年的业绩亏损,前者将会暂停上市,后者将面临直接退市风险。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上述两类公司目前合计有60家,其中仍在交易或暂时停牌的*ST股有37家,已经暂停上市的*ST股有23家。比照创业板“资不抵债”的退市标准,结合2011年三季报、2011年年报业绩预告以及部分2011年年报对相关公司进行筛选,结果显示,目前有14家*ST股面临退市风险,其中*ST创智、S*ST聚友、S*ST恒立、*ST铜城、*ST丹化5家处于暂停上市状态的公司在2011年仍然难以扭亏,退市风险最大。
此外,ST股也存在“一步到位,直接退市”的可能,参照创业板的退市方案,“净资产为负”及倚仗“二一二”保牌模式的ST长信、ST力阳、ST黄海等股也很有可能成为首批退市的上市公司。
市场表现:也许是感到监管层在退市制度建设方面要“动真格”了,投资者在今年总算对那些退市风险较大的个股表现出警惕,*ST大成在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ST黄海、*ST广钢也成为今年ST板块中的“落后”品种。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资金心存侥幸,继续沉溺于“保壳”炒作之中,所以像*ST宝诚这样在退市边缘摇摇欲坠的个股也能在今年取得近40%的股价涨幅。(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