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对易经预测死亡的一点认知

引导:广义上来说是指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

死亡:通常生物的死亡是指其一切生命特征的丧失且永久性的终止,而最终变成无生命特征的物体。另外人的死亡主要是狭义上的生物学上的死亡,人的精神存在一些超越生命的力量,普通人的精神一般被其周围的他个体所继承。以此精神并不会以此而消亡。

引导死亡:说是指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其一切生命特征的丧失且永久性的终止,而最终变成无生命特征的物体。而引导死亡从心理学潜意识形态来说是一种记忆的传送与暗示与牵引与引导。

而我国许多的谚语就存在这种心理性暗示,比如,“人过70古来稀”,“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等等。还有西方拔牙的故事等等。

而我这里主要讲述的是死亡预测的一点认知。

预测死亡真的可以吗,在关键的时间点和事件上来说是可以预测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和节律。西方也提出了一种理论叫不确定性原理-测不准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斯常数除于4(xp≥h/4),这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此外,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而这种理论又确定很多的预测也可能是不可能准确预测的,也只能说在特定的时间和事件有些事可能预测会准确的,但有时也有时效性。

有一个真实的预测案例就是如此,我一个同事的叔叔预测关于工作的事,但当时的预测是办不成,由于机缘不成熟果然没办成,但当时的预测是准确的,但2年后由于大气候与机缘成熟,同一件事确办成了,对预测来说又是不准确的,所以对于预测同一件事时间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

下面有两例都是亲人死亡的预测实例,由于影响和感受较深所以特别留存;

对于死亡的预测古人一直是避讳的,我也是非常避讳的,但我并不知道其古人避讳的真正原因,通过这两件事是我真正的才有所认知和感悟。

2017年6月岳父病,本认为无大碍,岳母也心急,也曾找民间师预测,岳母也曾叫我测测,由于是亲人我拒绝,几日后在医院病情也有些好转,由于好奇和对易的认知,也偷偷暗自起了一卦,但今天只记得是六爻动,有爻辞云:陨命于天。心中惊恐,就把当时的大概告知了妻子,要防范于未然,由于当时岳父也无异常,人精神也较好无异常,所以妻子和其姐姐并没有特别在意和防范,有过几日主治医生外出,病人另换医生,次日上午病情陡转之下,下午申时医生也已无力回天,医生宣告死亡,暗思,莫非命亦如此也。

2017年9月家老爷身体不适已经有疾,是脉管炎,脚趾已经溃烂,但已92岁医生建议以不宜治疗,如截肢也不理想,舅舅与母亲也只有保守医治了,但已经明显的行动不方便啦,古语云:“老怕卧”。因舅舅一家在外做生意,这几年姥姥姥爷一直在我家居住,舅舅在外母亲恐怕老爷年事已高发生意外,怕措手不及,有意让我看看,我看过其八字后,大概推算,农历9,10,11月有坎,如能过,就是百岁老人也。事后又其卦只大概记得上卦是坎,九五动变坤。当时一直担心,莫非在农历11月有坎,就这样担心的过了几个月,农历10月中旬老爷就仙游啦。

这两见事后深思是我对古人不预测死亡的避讳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一个是预测与当时的现状和情况很难理解和认知,即便预测准确也无实际性意义。一个是提前预测后会不会有对当事人有一种心里暗示性或错误性引导认知,或从而也给自己照成一种希望认知结果一致性精神性的心理暗示,或民间说的因果性心理暗示,就算预测准确,从而也自己恐惧害怕和某种未知的因果所牵绊,所以此类的预测无论如何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从而也是我大概认知到了古人不预测死亡和避讳的真正原因。(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