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大跌后的后势研判

自从上海股指自1月21日大跌以来,我就一直没有写什么东西。我跟别人的解释是,大跌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在我没有看清楚之前,盲目的写东西反而容易误导。我在最近一段时间给大家的建议也是,一切当反弹来做,不可轻易恋战。


春节前国家出台新基金的政策,一定程度是政府对目前点位的一种认可,政策底的判断不可下的太早,但4000点一带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支撑的。


前期虽然我提到这次可能会有10-15%左右的调整,但这次调整的力度让我始料未及。从指数的运行形态来看,从05年下半年开始的牛市,从来没有像这样的调整力度,半年线、年线的告破,让我听到了很多牛市结束的观点。


从现在的情况看,目前很多迹象表明,今年的行情已难以像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乐观。


就基本的判断,美国经济的衰退已成定局,对中国的影响虽然还不得而知,但连续40%以上的利润增长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实只是痴人说梦而已。看看熊市的时候,4,5年前那会,中国每年都有10%以上的经济增长,而上市公司呢?传说中的大央企?别说增长,保持平稳已属不易。


再往前推,98年,那场浩劫的金融危机,加上可怕的洪水,国家提出的保8,还是没有保住,只有7.8%,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他们的财务报表远没有咱们国家的GDP好看。


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只靠要素投入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增长,但在经济表现一般时,重要的经济增长源不是机制陈旧的大国企,而是小巧灵活的民营经济。也就是说,这样的增长,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里的年报是看不到的。


我从来不喜欢所谓的人口红利,或者城市化进程,我没有用罗素的算法算出中国只靠要素投入就能的经济增长有多少,只是直观的说,在经济处于衰退期,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是没有保证的。


不过反过来说,经济衰退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股市退潮也不会如很多老股民担心的那么迅猛。毕竟,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特别宝贵的经验财富,我总是喜欢依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思考的方式。


这轮牛市与以往有两个根本性的不同,一是大小非的解禁,也就是股权分置;二是基金主导的机构市场的形成。


大小非解禁,无疑是本次调整的元凶,当它们开始在市场上以一元的成本疯狂的抛售几十元的股票时,对所有股民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当然,法人股东们都是也是贪婪的人,他们知道那样卖股票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只要公司有业绩,它们手里有题材,他们一样可以像传说中的庄家一样,拉高打低,借势拉抬,编织无数美妙的童话让可爱的散户们高位接盘。


也就是说,这轮源自小非解禁的杀跌,与其说是他们看淡后市的离场,不如说是短期利空聚集的一种恐慌。看看中石油,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从各方面因素看,小非有套现离场的要求,但对这样一个公司而言,在现在的价位卖掉实属可惜。毕竟,它开盘在48,也有那么多人买,如果重新把它带回到35元以上,我想重新激发的人气也可以使这些小非们不必在24块钱的低点争先割肉。


当然,所谓的不破不立,用在中石油身上是相当合适的,24元的价格,我不敢说是低点,但低点到底在哪,我也不好乱猜,也许20,也许18。


再来看另一个因素,就是基金。基金现在对股市的影响已经十分深远,不然市场也不会把新基金的开闸理解为政策救市。基金的发展壮大,我想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基金资产占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天天都能看的到,现在动辄搬出美国香港40%的投资占比,无不鼓励着广大民众进行浩浩荡荡的储蓄搬家。


这样一轮大牛市,最不同以往的就是造就了很多富有的家庭。在西安这样一个中低收入的城市里,基金收益超过10万的家庭不在少数,10万这个数目有多大,顶一个一般工薪家庭的3年总收入吧。这样看来,不可谓不小。这种局面的产生,无疑是国家最想看到的,一方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也与国家鼓励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相吻合。


也就是说,基金的壮大,极大的扩大了股市的波及面。现在参与股市的总人数过亿,再加上基民,股市影响的人群应该已超过3亿,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城市人群,国家在出台一些与市场相悖的政策时,的确应当更加三思而后行。


就拿现在的市场来说,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超高的投资成本,使得印花税下调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者改单向,我想,如果股指一旦下破4000,那这个救市大利好的出台应该也是板上钉钉。


即使股指要转熊,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稳定股市,08年绝不是熊市的来临,6124点也绝不应成为几年内无法逾越的高点。


从技术面看看,前两天用黄金分割算了一下,998-6124,按0.618的比例,回调点位在4165,2月1日的低点在4195,略高,也就是基本还在正常的回调幅度内。所谓的年线告破,其实只是少数权重指标股的破位下行造成的。


翻开绝大多数股票的k线,80%以上的股票并没有比去年11月的低点低,最多也就是各双底而已。


股指的破位来源于中石油的杀跌,来源于平安事件后部分金融股的恐慌。但如果有心的人看看地产股近期的表现,不难发现其实金融股的恐慌也只是一种暂时的杀跌而已。


从目前银行的经营表现来说,大跌时绝大多数基金处于净申购状态,理财产品的销售环比不输去年底,较去年同期更是有大幅增长。手续费收入没有下降,各类贷款也在稳步增长,考虑利率升高的因素,目前看,今年银行的利润增长并不会比去年收窄,加上两税合一,今年的高增长依然时可期的。


再考虑准备金的因素,其实对国有银行而言,存贷比较低,头寸往往较高,准备金的上调对贷款发放没有任何影响,而法定准备金的利率较超额高,反而增加了部分上存资金的收益。同时,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银行的贷款基本属于窗口管制,每年的贷款增长幅度都是银※监※会提前定好的,准备金即使不调,贷款增长的幅度也是在可控之内。


当然,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经历了数次熊市的煎熬,中国股民已经越来越表现的成熟与睿智,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很多从去年530、10月及今年1月成功逃顶的案例。现在市场的确需要一个重大的契机来鼓舞人气,如果一旦4月份一季报出来后没有达到印象中的预期,哪怕只是幅度不超过10%的减少,都会引发市场对当前估值水平的重新思考,那样的重新洗牌过程,就又是一个痛苦煎熬。


结合我前期的一点思考,我把今年的行情定位在了股指期货上。历来在中国,任何一个品种的问世,总会给敢吃螃蟹的人掘一大桶金。期指肯定也不例外,毕竟518的前车之鉴每个老股民都历历在目,利益熏心的机构投资者们总是那么贪得无厌。在期指高门槛的背景下,注定了它将成为一部分资金雄厚机构的大赌场。个中残烈,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毕竟10倍的保证金比例,对于以小博大的赌徒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沪深300的权重们,中信证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万科、诸如此类,等等等等。无论是从08年的动态估值,还是当前股价较前期高点的回调幅度,不能说是诱惑很大,但如果重新拉起来的话,跟风人不会少数。


当然,他们的股价不是目标,带动期指,以小博大,才是真正的目的。


按我目前的思考,如果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增长低于预期,那么4800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半年内股指运动的一个中枢点位,3800也不是不能见到,5500上方也是艰险重重。


一切都要顺势而为,春节后,应当又是一轮上市公司调研的高峰,如果今年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08年的春天也应与往年相同,有一波暖的业绩浪行情。也许等一季报出来的时候,6000点也已悄然越过。


所以,顺势而为还是重要的前提,一句话就是不要恋战,有30%的收益先出来再说,都说08年是振荡年,最近的大跌一方面给我们警示,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着我们,其实这样的大跌,也不啻是市场赐给我们一个抢反弹的良好机遇。这几天功夫,20,30%的反弹也都做出来了。


最后,结合我掌握的时间点,只要国民经济不出现重大的拐点,8月股指期货的推出,应当是08年最大的机遇。奥运后卖股票似乎早已成为共识,那么我们只好再来一次逆向思维,迎接08年夏秋这场波澜壮阔的沪深300行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