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博客
逍遥掌门
逍遥掌门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权证背离正股走势的原因
权证是一种衍生产品,其价值是以正股价格为基础的.因此,理论上而言,正股价格的变动应导致权证价格的合理变动.例如,对认购证来说,如果正股价格上涨,权证价格也理应上涨,对认沽证来说则相反.然而,在我国权证市场,却时常出现认购证与正股走势背离,而认沽证与正股走势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正股市场与权证市场对正股未来价格的预期不完全一致.例如,正股虽有一定程度上涨,但权证市场的参与者看淡正股的未来走势,则有可能导致权证跑不赢正股,甚至出现下跌的情况.其实理论来说衍生品的定价符合风险中性,因此权证价格不应受到权证市场预期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做空机制的不完善,权证市场和正股市场相对较为独立,致使权证价格经常与理论价格相差甚远,于是难免出现权证与正股走势脱钩的现象.
其次,是引伸波幅的变化.所谓引伸波幅,就是把权证的市场价格代入权证定价公式(如Black-Scholes公式)当中,反推得到的波动率的数值,可以将其理解为市场对于权证未来存续期内正股价格波动率的预期.引伸波幅越大,无论是认购证或者认沽证,权证的价格均会越高.当引伸波幅回落时,即使正股的价格不发生变化,认购证的价格也会下跌;同样,当引伸波幅升高时,即使正股的价格不发生变化,认购证的价格也会上涨.因此,如果正股上涨,而认购证的引伸波幅大幅下降,则其反而有可能是下跌的,反之亦然.事实上,现实中权证和正股走势相背离多半是由引伸波幅的变化导致的.
引伸波幅受供求关系影响较为明显,权证越趋价外,绝对价格越低,越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对于新上市的认购证,特别是一些流通盘较小的品种,更容易受到资金的追捧,出现引伸波幅高企的情况.此时权证跑赢正股的概率居高,如青啤CWB1、赣粤CWB1等于上市初期均逆正股走势上扬.
另外,正股波动率对引伸波幅的走势也有一定影响.在我国,虽然二者的绝对大小相差很多,但长期来看,引伸波幅仍然受到正股波动率的制约.并且当引伸波幅大幅偏离正股波动率时,一旦权证的活跃程度下降,引伸波幅就容易出现迅速回调的情况,此时权证则极有可能跑输正股,如2008年7月,深高CWB1在正股大幅反弹的情况下反而呈现下跌走势,则源于其引伸波幅水平的回落.
何种情况下可考虑持有权证到期?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证的理论价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不断下降,这就是权证的时间价值损耗.投资者持有权证时间越长,时间价值损耗也就越大,投资者持有权证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一般而言,投资者不宜持有权证做长线投资.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投资者其实也可以考虑持有权证到期.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长期持有权证,甚至到期行权呢?
首先,若投资者在买入权证时,是计划为手上的股票做对冲之用,便可以考虑持有权证至到期并行权.举个例子,倘若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A公司正股,但却害怕短期市况波动会影响正股的表现.那么,他可以考虑通过买入一定数量的A公司认沽证,来为手上的正股做对冲.由于在这个投资组合中,投资者并不希望从认沽证上赚取一些短期利润,相反,他只希望在正股下跌时,能通过认沽证的利润弥补正股下跌的损失,如投资者希望维持投资组合一段时间,那么,可考虑在这段时间内一直持有认沽证.如这段时间比认沽证的到期日更长,那便可考虑持有组合至认沽证到期日并行权,在到期日转换到其他年期更长的认沽证.
其次,若投资者看好正股后市,也可考虑持有权证至到期.权证吸引投资者的一点是他具有杠杆放大效应,当正股上涨,权证上涨幅度通常更大.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权证可交易期间内直接卖出权证.如果投资者看好正股未来走势,也可考虑持有权证至到期行权.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尽量选择溢价率较低的权证,溢价率较高的权证长期持有可能并不划算.若该权证在到期日前已没有吸引力,投资者可考虑调仓到另一些条款更佳的权证.此外,如果权证临近到期的时候处于负溢价状态并且负溢价程度较高,投资者认为正股在权证存续期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也可以买入权证并持有权证到期.
由于权证的时间值损耗特性,持有时间越长,投资者需要付出的成本越大.所以,一般投资若想降低成本,可以尽量把持有期缩短.例如投资者看好正股未来两周内有不错表现,若想利用相关权证做杠杆投资,可把投资周期确定为两个星期,而不是更长的时间.若正股提早有所表现,那权证的投资周期也可相应缩短,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值损耗.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证的价值会不断受时间值损耗而下降,即使市场持续走好,权证已处价内,时间值损耗也会持续.因此,一般而言,投资者应该尽量缩短投资权证的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值损耗.这也是权证投资与股票投资的重要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