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钨的经营战略与资产重组方案的重大调整
自8月3日中钨公告以来, 市场对湖南有色所称的资产重组方案重大调整猜测纷纷. “整体上市” , “放弃重组”, ”象征资产注入”,“矿山一并注入”,等传言四起. 笔者认为, 理解此次重组方案重大调整, 离不开对湖南有色打造中钨的经营战略的深刻认识.
自去年以来,湖南有色开始采取大动作大投入实施其将中钨高新最终打造成为国内一体化的大型硬质合金企业的经营战略. 至今为止, 这一战略从公开消息来看,未见重大调整 .也不可想象,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和已做出如此之大投入的情况下, 突然做出重大调整. 人们应当知道, 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并非能如同儿戏般朝令夕改. 经营战略是企业高层经过深思熟虑的企业长远发展之大计.关系企业全局. 既然如此, 那么, 继续实施既定经营战略应为理所当然.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市场传言的可能性.
“整体上市”
境外国企上市企业的回归已是大势所趋. 在港上市的湖南有色在国内挂牌也是迟早的事.何时,以何方式上市,目前尚未见此事的方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 就湖南有色的实力,规模,名气,资本结构, 和资本运作的经验来看, “借壳上市”是不用考虑的选择. “借壳中钨”更是与如前所说的经营战略不相符合. 至于在湖南有色上市之后, 是否像中铝一样整合中钨, 则需等数年之后.
“放弃重组”
如笔者在”湖南有色打造中钨高新的经营战略”一贴中所说, 如果这样, 就等于公开承认打造中钨的经营战略的失败。这与湖南有色自去年以来的大投入极不相符,将长期对湖南有色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也为国内竞争者提供了可呈之机,同时不利于国际竞争。众所周知, 湖南有色去年一连串对中钨股权的收购动作, 其针对的竞争对手是厦门钨业. 夏钨虽在此轮竞争中失利, 但发展一体化大型硬质合金业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虽然在国内市场中, 自硬和株硬控制了国内硬质合金市场的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国际市场中, 夏钨则更具竟争优势. 如果放弃重组, 夏钨趁机后来居上的可能性大增. 另外,湖南有色曾承诺过07年前增发注资, 如放弃, 将失信与广大投资界,这将不利于今后的资本运作. “放弃重组”, 对原有经营战略做重大调整, 舍弃即将或者说已经到嘴的肥肉, 应决不会是精明的湖南有色之所为.
” 象征资产注入”
即市场传说的把部分钨冶炼资产注入中钨,使其免受“ST"之苦,待大盘以后调整之后,再择机增发. 决定这一选择的核心依据是中钨的股价. 的的确确, 中钨的股价是困扰湖南有色的重要因素. 湖南有色在实施对中钨的战略中, 从以往的积极主动变得目前的犹犹豫豫。从中钨高新的数次停牌复牌而无实质消息的作为中可见湖南有色期望较低股价的心情之迫切. 笔者认为, 如果湖南有色采取这一抉择, 将使其面临两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方面的风险是来自于股票市场. 且不说期待市场以后调整,取得中钨较低的股价是否能够实现. 将企业重大经营战略的实施建立在对未来一年或数年某个股票的价格高低之上的做法本身就不是企业经营者的明智之举. 湖南有色乃实业经营者, 其关注的焦点是其产品的顾客,即其市场. 如何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力是经营者的工作重点. 其经营战略, 包括对中钨高新的战略, 都是基于此工作的重点. 如果打造中钨高新能够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力, 就一定要尽快实施. 根据未来股价决定实施与否和实施时机. 不仅把市场的重大不确定性引入了企业的经营之中, 还转移了经营者应该关注的焦点. 企业战略决策决不应该建立在股票市场的重大不确定性之上. 再者, 也是笔者所坚信的是, 目前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牛市, 我们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离终点尚早. 期望大盘深度和较长时间的调整是空方的一相情愿. 君不见2500-3000 点做空者在何处补仓, 4000点做空者又在何点位杀入. 既便,未来股市调整( 是必然,也是正常的), 3000点也恐难以再见到. 期望再次见到近期调整时中钨股价, 甚至比其更低, 恐怕难度很大, 除非“放弃重组”. 如果湖南有色真的选择”象征资产注入”, 笔者认为, 中钨股价会应声而落, 但只要湖南有色不放弃打造中钨的经营战略, 中钨重组的题材尤在, 股价便难以深幅调整. 每次调整, 更多的股票会落在长线投资者手中, 短线流通的股票会愈来愈少, 投机者不时的冲动只会推动股价更高. 总之, 市场的牛市环境和中钨本身的题材都不可能使中钨股价低之又低. 只会相反. 选择”象征资产注入”, 很可能的结果是措失良机, 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二方面的风险, 也是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经营风险. ”象征资产注入”意味着湖南有色打造中钨高新的经营战略实施的放缓和延误. 湖南有色损失的是时间, 给竞争对手提供的是机会. 如前所述, 夏钨是湖南有色在钨产业方面的竞争对手, 发展一体化大型硬质合金业的进程在加速, 其钨矿福建宁化行洛坑钨矿将于07年8月建成投产. 国内力争新客户, 国际快速扩展市场. 可以预见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对湖南有色来说, 不进则退. 不尽快一体化中钨. 在未来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因与股市中所谓的”庄家斗法”, 而放缓和延误自己重要的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极为得不尚失的做法. 如果我们有朝一日看到湖南有色因资本运作的失误而导致其经营战略的失败, 那么, 我们现在正在看到的有关湖南有色的一幕将成为中国企业经营史上的生动的教材.
鉴于以上的风险, 湖南有色如果不因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那么, ”象征资产注入”就不是其最佳的选择.
“矿山一并注入”
将中钨高新打造成为国内一体化的大型硬质合金企业, 就离不开矿山资产的注入, 无论是”象征资产注入” 方案, 还是原资产重组方案, 矿山资产的注入都是迟早的事. 为加速打造中钨的经营战略的完成., 将原资产重组方案调整为除”两硬”之外, 有关矿山一并注入是明智之举. 也是最为节省成本的办法. 调整后的重组方案亦宜尽快实施. 在此事上, 湖南有色应发扬去年收购中钨的雷厉风行之作风.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 这的确是特大利好. 其实,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 要关注的只是湖南有色打造中钨高新的经营战略实施情况, 只要这一战略不变, 就应坚守中钨, 回报将远远超过对其的频繁操作. 近期的数据表明, 06年至今, 在投资回报上, 私募基金远不如开放基金, 原因除了选股之外, 还在于选时上. 牛市中, 波段操做的难度很大. 开放基金的有钱就买, 胜于某些私募基金过多的波段操做.
当然, “矿山一并注入”目前只是市场的猜测, 但笔者认为这却是对湖南有色最为符合逻辑的猜测. 精明的经营者总是视时间为金钱, 视长远利益胜于短期利益, 视战略高于战术与技巧, 视实业经营的相对确定性重于资本市场的相对不确定性.
游子,2007-08-07